聊斋志异:鸽异(二)讨好别人,将神鸽送人,却被当做食物炖着吃
(书接上回)
0
少年曰:“尚有两种未献,今不敢复请观矣。”方竞论间,家人燎麻炬入寻主人。回视少年,化白鸽,大如鸡,冲霄而去。
少年一看张幼量这样,说:我这还有两个好的,你这个样子,我是不敢拿出来给你看了。
两个人正在这说着,忽然远处有人过来了。原来是张幼量的家人举着火把找来了。
是啊,自己家的熊孩子,大半夜的走丢了,家里能不着急吗?
张幼量往人声音那边看了一眼,再一回头看这个少年,变成一只大白鸽子,跟鸡那么大,冲霄而去,飞走了。
这要是之前他就知道这少年是鸽子,准能一开始就拿筐把这少年扣起来。
又目前院宇都渺,盖一小墓,树二柏焉。与家人把鸽,骇叹而归。试使飞,驯异如初,虽非其尤,人世亦绝少矣。
家里的下人找来,那边少年变成鸽子飞走了。张幼量再看他在的这个小院子,哪有什么院子啊,是一个小坟圈子。两边有两棵树。
人多了,张幼量看到这些,心里也就不那么害怕了,拿着鸽子,跟着家人们就回去了。一边走一边想刚才的经历,既惊讶,又感慨。
是啊,谁经历这种时空切换的画面都会感慨一番,也算这辈子没白活。
回到家,弄这两只拿回来的异种,一试,果然跟当时看表演时一样,那么听话。
动物能听懂人话,这个不容易。虽然这两只跟他后来看到的那两只不能比,可在人世间,这样的也是没有的。
这就是人们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于是爱惜臻至。积二年,育雌雄各三。虽戚好求之,不得也。
有了好东西,自己特别爱惜。因为别人没有啊,就这样养了二年,这两只鸽子生孩子了。
也不知道这种快成精的鸽子怀孕几个月,这一胎还真没少生。生了三只公的三只母的。
估计外行是分不清鸟的公母的,就像刚生出来的小鸡一样,看不出公母。
当地跟他一起玩的鸽子协会的那些人,看到他有了这么好的鸽子,都很羡慕,这回好不容易下小鸽子的,都来要,想着也能弄一只养养。可是都没成功。
可见张幼量这人,护食,只许自己要别人的,别人要自己的就不行。
有父执某公,为贵官。一日,见公子,问:“畜鸽几许?”公子唯唯以退。疑某意爱好之也,思所以报而割爱良难。
说完了鸽子,就该说下面发生的事情了。
张幼量他爸爸有个不错的朋友,是个当官的。这一天,来他家串门。长辈看见孩子总要说几句话,打个招呼。
这个某公也知道他朋友的这个儿子爱玩鸽子,就顺口一问:养了多少鸽子啊。
因为对方是他大官,张幼量心里就先存着敬畏,不敢大声回答,小声的回答完了就出去了。
本来是个随口的问候,结果被张幼量理解成了别的意思。他想着,是不是这个大官长辈也喜欢养鸽子啊。
心里就想着,怎么去拍拍马屁,给送点什么礼好,可人家是贵官,家里有的是钱,送一般的东西人家看不上,送贵重的东西,自己家又承受不了。
又念长者之求,不可重拂。且不敢以常鸽应,选二白鸽,笼送之,自以千金之赠不啻也。
而且人家长辈说话了,也不好回绝人家,万一得罪了大官,将来就有小鞋穿了。
那就送鸽子吧,自己就这么点拿的出手的东西。而且不敢送一般平常的鸽子。
前面说了,那两只鸽子下了六只小鸽子。他精心挑选出两只来,弄了个好笼子装好了,给大官送去了。
他自己心里觉得,就是送一千两黄金也没有这两只鸽子贵重。张幼量这人啊,这么多朋友来求不给,留着拍马屁用了,而且见了大官不敢说话,可见是个趋颜附势的人。
他日见某公,颇有德色;而其殊无一申谢语。心不能忍,问:“前禽佳否?”答云:“亦肥美。”张惊曰:“烹之乎?”曰:“然。”
又过了好多天,偶然一次机会,又见到这个大官某公,张幼量自己觉得很得意,送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某公肯定会另眼看待他。
可他自己心里正美,看着某公并没有感谢的意思,别说一句话,神情上也没有一点说谢谢的意思。
他心里忍不住,就问:前些天送给您的鸽子,您感觉怎么样啊。这意思就是说:感觉出我送的鸽子不一样的地方了吗?
要是真朋友,肯定会客气几句,说声谢谢。可某公是大官,平时对下人说话也习惯了,而且也没拿这个孩子当回事。
顺口回答说:还行,吃着挺香的。挺好吃。
张幼量听了这话,一下呆住了,说:您把那两只鸽子吃了?某公回答说:是啊。
张大惊曰:“此非常鸽,乃俗所言'靼鞑’者也!”某回思曰:“味亦殊无异处。”张叹恨而返。
张幼量听完,大惊,说:那不是一般的鸽子啊,是传说中的'靼鞑’。
咱也不知道这靼鞑是什么,跟吃的那个蛋挞有什么关系。大概就类似于汗血宝马吧。
某公听他这么说,自己想了想说:吃着也没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啊。某公这个说的倒是没错,下蛋公鸡和普通公鸡,吃了感觉都是一样的。
张幼量听了这话,又是恨,又是叹息,就回来了。估计是叹息自己鸽子的命运吧。
至夜,梦白衣少年至,责之曰:“我以君能爱之,故遂托以子孙。何以明珠暗投,致残鼎镬!今率儿辈去矣。”
当天晚上,张幼量睡觉,做了个梦,梦里之前那个陌生少年又来了,跟他说:我以为你是爱鸽子的人,所以把自己的后代托付给你。
没想到你明珠暗投,把他们送给不懂的人,以至于他们让人给吃了,做了菜。今天我就带着我的后代们走了。
这话说的没错,朋友看你喜欢,托付给你的,养不好还养不坏嘛,就算自然死亡了也能接受,可让你送给人给吃了,这肯定接受不了,这鸽子估计是念在他是无心之过,没找他麻烦就算不错了。
言已,化为鸽,所养白鸽皆从之,飞鸣径去。天明视之,果俱亡矣。心甚恨之,遂以所畜,分赠知交,数日而尽。
说完这话,少年又变成大的鸽子,带着他养的那些鸽子。当然就是之前给他的那两只,还有下的四只。本来下了六只,送人两只。
少年带着自己的孩子们,一边叫着一边飞走了。估计就是咕咕咕咕的叫吧。也没准这高级的鸽子会说外语也说不定。
这是张幼量半夜做了这么个梦,等他天亮,赶紧跑到自己鸽子窝那去看,果然,那几只传说中的鸽子都没了。
心里这个懊悔啊,自己也没心气儿养鸽子了,草草地把自己以前养的那些鸽子,就都送给鸽友们了。没几天就分完了。
人干什么,不能泄气,一泄气就干不成了。
异史氏曰:“物莫不聚于所好,故叶公之好龙,则真龙入室;而况学士之于良友,贤君之于良臣乎?
蒲松龄说:什么东西都是汇聚到喜欢的人手里。爱好书的,家里很多藏书,爱好养花的,家里就好多花。所以过去有叶公好龙,真龙听说了,就去他家了。
何况是有学问的人,喜欢三观一致的朋友,过去的好皇帝喜欢忠良之臣呢?
而独阿堵之物,好者更多,而聚者特少,亦以见鬼神之怒贪,而不怒痴也。”
唯独钱这个东西,大家都喜欢,可有钱的人只是少数。可见鬼神也不喜欢贪婪的人,看见贪婪的人就生气,可看见痴心的人不生气。
其实后面这两句话放到现在就不太合理了。钱是靠努力勤奋挣来的,你天天在家躺着,神仙再喜欢你也没用。
所以,一切的美好生活,还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去创造。
向有友人馈朱鲫于孙公子禹年,家无慧仆,以老佣往。及门,倾水出鱼,索盘而进之。及达主所,鱼已枯毙。公子笑而不言,以酒犒佣,即烹鱼以飨。
从前,有个朋友,给公子孙禹年送红鲫鱼,家里没有聪明伶俐的下人,就派一个老佣人去送。
老佣人拿着鱼就去了,到了孙公子家门口,既然是公子,家里肯定有钱,住的房子也大。
这个老佣人到人家门口,把鱼的水倒出来,找孙公子家的门房要了个盘子,把鱼都码在里面,放的特别整齐。这样好看啊。
就这样端着,送到了孙公子面前,从门口到孙公子那,得一层一层的通报,也好大一阵时间呢。
等到老佣人见到孙公子的时候,鱼早就死了。公子看着朋友送来的礼物,光笑,也没说话。让下人把鱼拿去做熟了,赏给这个老佣人吃了。
既归,主人问:“公子得鱼颇欢慰否?”答曰:“欢甚。”问:“何以知?”曰:“公子见鱼便欣然有笑容,立命赐酒,且烹数尾以犒小人。”
吃饱了,回到家里来,家主人肯定要问:你把鱼送去,孙公子喜欢不喜欢啊?
老佣人回答说:特别喜欢。主人又问:你怎么知道他特别喜欢啊?
老佣人说:公子看见鱼,当时就乐了,马上把鱼做熟了给我吃,还给我酒喝。
其实这老佣人也不想想,真要是高兴,自己不吃给你吃?
主人骇甚,自念所赠,颇不粗劣,何至烹赐下人。因责之曰:“必汝蠢顽无礼,故公子迁怒耳。”
主人听完了很惊讶,想着自己送的鱼虽然不是好品种,也不是乱七八糟的鱼,怎么会做熟了给下人吃呢?
合着送的鱼是观赏鱼,根本就不是菜市场上卖的做饭吃的鱼。你想啊,红颜色的鲫鱼啊,咱们平时去庙里的放生池,经常能看到这样的鱼。
主人听着不对劲,就生气责备老佣人:肯定是你不讲礼貌,所以公子生你气了。
佣扬手力辩曰:“我固陋拙,遂以为非人也。登公子门,小心如许,犹恐宵斗不文,敬索盘出,一一匀排而后进之,有何不周详也?”主人骂而遣之。
老佣人也生气了,连说带比划的:我没见识,是因为您不把我当人看。
我去公子家,第一次去,小心翼翼的,还生怕漏水不好看,我找人家门房要了个盘子,把鱼弄出来,一条一条的放整齐了端进去的,这还不周到吗?
主人听他这么说,差点没气疯了,也没法说他什么,直接就把这个下人解雇了。
看来找下人也得找个懂事的,找这样的下人,倒贴钱也不能用,容易被气死。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
灵隐寺里有个和尚,特别有名,他出名,是因为他的茶道特别好,不光茶好,连泡茶的器具都特别好。
他把自己的茶分几等,去拜访他的人,根据来人的贵贱,给人泡什么茶,要不是特别尊贵的客人,是尝不到他最好的茶的。
这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不过也对,相声里说的: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废舌尖。
不喜欢茶的,给他好茶喝,也尝不出好来。
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贪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这一天,寺里来了一个大官。这和尚亲处上手,用好茶具,做出好茶来给大官喝。
他想着,这个大官喝完了,肯定会夸几句,毕竟自己的茶不是一般的茶。
可大官喝完了,没什么反应。和尚一看这样,又把自己最好的茶拿出来给大官喝。
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此两事,可与张公子之赠鸽同一笑也。
这回喝完了,还是没反应,这和尚觉得,这是碰上高人了,赶紧起来鞠躬请教,问:您喝着这茶,感觉怎么样啊。
大官把茶杯放下,说:茶太热了。
合着两人说的是两码事,这个故事跟咱前面说的赠鸽子那事有一拼了。
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个笑话,过去去面试一个地方,对方问什么学历,这边说自己什么什么学历,出过几本书,考过什么证书,得过什么奖。
对方听完了,在那一栏里写上两个字:识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