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执念和对中医药的不了情
有了执着,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着,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着,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园的鲜花。
---题记---
父亲离开我们己经四个春秋了,可是每次回到老家,推开老宅房门的一瞬间,驻立在屋内的旧药柜总会印入眼前,浅蓝色的柜体虽己陈旧,但每个抽屉上黑色的正楷药品字体却熠熠生辉、苍劲有力,看着面前的药柜,抚摸着被岁月浸蚀的痕迹,想着己离我们远去的父亲,心里百般滋味涌上心头。泪水情不自禁得迷失了双眼……
在自己的记忆深处,父亲一生酷爱中医。1944年参加工作,年青时在村合作社的药房打零活,开始接触中医药,日常的工作就是炒药、抓药、碾药……,父亲是个非常有心计的人,干什么就会钻研什么,摸出个门门道道。也得益于药房老师傅的指点和传授,日积月累中父亲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后期由于工作变动,父亲从村合作社调入县城所在的百货公司上班,其间父亲对中医的学习依然笔耕不辍,当时上小学的我还记忆犹新,父亲曾师承县医院老中医康先生的门下,专研精方、背汤头、总结临床医案……,期间也临诊下方颇有疗效,记忆力好又善于累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常得老先生的赏识和鼓励。
1990年父亲退休后离职返乡,一方面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因为热衷于中医学的研究和爱好,再对中医中药的系统钻研下,经过多方筹备,在老家开办了兴华诊所,开始了一名“赤脚医生”的职业生涯。
诊所步入正规时值我上初中阶段,为了存放上百种的中草药,药柜便应用而生,细心的父亲,多方参考研究脑海中终于有了药柜最初的雏形,于是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是开始着手备料,接着还请了本村颇有手艺的木工师傅画图、预算,毕竟当时的条件没有现在先进。现在只要做好顶算直接订制就好了,款式颜色任意选择真是方便,现在想起当时父亲请师傅现场制作,不仅费心思,而且花销很大。真是不容易!
大约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药柜终于成型,那个年代木工师傅也没有太先进的加工工具,唯有的也就是一个电刨的家活事了,慢工细活匠心独具。打造过程中父亲还要不断修订预案、调整材料、当着东家确是干着小工的活气,木工活告落一段后,后期药柜上漆、装裱又历时一个多月,在此期间,父亲总是起早摸黑、废寝忘食的……。
成型后的“药柜”由大小两组合并而成,从上到下分三个层次,单组高3.4米,宽3.2米。上层是顶柜,可以存放一些生僻的中药,中层为台型层进结构,主要放中成药和西药药片剂以及针剂等,下层与中层为联体结构,分布着48个独立的抽拉式草药柜,每个抽屉拉开后又有个四个独立空间。分别能存放四种中草药,抽屉外面安装的是当时请村里的铁匠师傅纯手工打造的红铜圆型盖帽拉手,抽屉表面还排列着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用毛笔书写的草药的品名。当时也是请本村的一名老师代笔的,标准的楷体,书法气息浓郁,黑色的字体在清漆的映衬下,格外醒目。
药柜的落成,意味着药房的开诊己初步就绪,接下来的日子里,父亲就要忙活着到周边有点名气的药材市场采购草药、配置成药,记忆中父亲每次采购都要精挑细选,看成色选良品。那时没有物流快递的便捷,更没有厂家的配送服务,选好采购好药品只能搭乘当时县内的客车,到点后全靠人力搬运,一箱箱一袋袋都需要父亲亲力亲为,到家归整后父亲还要折合算价、名码标价、把采购好的中成药品整整齐齐摆好,药柜中的中草药也装的满满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亲为了经营好自己的诊所,总是起的早睡的晚,在琐碎的工作中乐此不疲,也许是为了生命中的那份热爱和那份执念。在记忆中父亲出行采购药品风餐露宿的不知度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为了成就药房的事情付出了多少艰辛。这所有的一切也只有父亲清楚不过了。
初中时每次放假回家,都能看见父亲在药房忙活的身影,慕名而来问诊看病的乡里乡亲也倒是不少,看着父亲不停的为病人号脉、听诊、询问病情、开处方、抓药、结账,动作熟练老道,问诊的话语温暖人心。有时看到病愈后回诊的人,父亲总会叮嘱吩咐注意事项,在患者面前总是饱满的工作状态。现在回想起来,父亲手提药秤,戴着老花镜低头核对处方药的样子还是那样清晰可见,记忆犹新。那不仅是一份专注,更是对患者的高度负责。同时也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使然所在。
也许是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的缘故,少年时的我,也多少对药房的一些业务熟记于心,只要在药房就会帮助父亲整理药品、填充药柜内空置的草药、补充装药的包装袋,人多的时侯也会拿起药秤学习父亲抓药,并去认真的核对,最后还要父亲再次确认方可让患者带走,遇到自己好奇的问题总会不停的向父亲讨教和询问,此时父亲总会极具耐心的解答和示范。
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以至于自己在抓药的过程中知道了药柜草药的排列有章可循,因为它们是按汤头的格局排列的。只要记住汤头方名,抓药时就能熟练自如。同时也知道了哪些草药是清热解毒的,哪些是祛风除湿的,哪些是活血化淤的,哪些是大寒的,哪些是大热的,哪些又是相克的……,时至今日,父亲对自己的教诲依然铭记在心。更多了一份对中医药学的热爱和追捧。尽管自己没有从事这份职业,没有把父亲对中医药的热爱和执念传承下耒,心里总会有点遗憾,但生活中工作中每每谈起中医,就会滔滔不绝……,这一切大抵源于父亲对自己的教诲和影响罢了。
父亲离休后,从医一方面出于热爱,另一面也出于养家。经过几十年从医生涯,尝尽了生命中的艰辛与苦难,同时也感受着生命的脆弱和无能为力,多年累积的娴熟的医术不仅解除了邻村乡里的病痛,挽救了成百上千人的性命。而且解读了一名医者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神圣天职,无愧于医者本色,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执着追求,为儿女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父亲自从成为一名赤脚医生起,走进了千家万户,济世扶贫、服务乡里、照顾邻里,彰显了他一生对中医知识的追求和理念。生命不息,行医不止。是对父亲最好的诠释,同时更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体现。
现今父亲随已离开我们,药柜中的药也己经清空,静静的存放在原位的药柜是父亲毕生心血的体现,每逢看到药柜就会想起父亲,睹物思人,这也许是对父亲唯一的念想了。
曾记得一位哲人的话“只有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这难道不就是父亲一生真实的写照吗?我想父亲就是这样的人。
文/一界书生 【原创作品】 图/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