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观察】电视广告大幅下滑,购剧预算提升35%为哪般?

电视剧和综艺是电视台渠道收视占比最高、广告资源吸纳能力最强的两种内容类型。从2010年以来,连续两年电视硬广下滑,2016年全国电视广告晚间刊例投放量跌破5000亿元,同比缩减3.8个百分点,并且90%的卫视广告创收大幅下滑,第3、4季度几乎呈现雪崩式的下滑态势。

经测算,2017年Top5卫视电视剧采购预算合计约为68.5亿元,相较2016年的50.5亿同比提升35%。不同于之前综艺广告高涨,电视剧播出量和预算走低的情况,两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原因在哪呢?

原因1、综艺节目到达天花板,电视剧性价比更高

随着《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爆款节目的上映,综艺节目在过去几年彰显强大的广告招商能力,从而吸引大量人才和资本涌入,红火了一段时间。然而, 2016年综艺节目的播出效果却不达预期,全年共有400多档综艺节目上映,在数量上较去年翻了一番,但收视破1的仅有46档,收视破2、破3的更是寥寥无几,收视率表现整体不佳,对收视比重的提升并不显著,触达天花板。

综艺收视遇冷还受广电总局政策影响对综艺的监管趋严,以及内容缺乏创意、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影响。在广电总局一系列限制性政策出台后,许多曾经的爆款综艺节目被迫改为网络视频视频播出,有的甚至再播无望。

随着收视率的下降,综艺节目的广告投放性价也逐渐下滑。综艺节目普遍在周五或周末黄金档播出,观众基数比电视剧更大,因此各卫视对各综艺时段插播广告价格收费较高,价格经常是电视剧的2倍左右,其辐射时间通常在3-4个月左右,而电视剧场的冠名通常是全年的冠名。相比看来,广告主将更倾向于将广告投入到性价比更高的精品剧中,以硬广宣传和软广植入的方式播出。

原因2、竞争加剧,电视剧更具优势

在针对“用户最喜欢的视频内容类型”的调查中,数据显示,78%的受访者选择了电视剧作为其最爱。电视剧一向是免费产品,它的故事性、连续性保证了用户的粘性,超四成用户养成几乎每天看剧的习惯。

而随着观众的口味变挑剔,电视剧题材也趋于多样性,这也引来它的采购价格随之不同。玄幻、仙侠、古装类精品剧通常由大IP改编,制作方前期采购IP、中期拍摄及后期制作的投资成本较高,单集价格约为300-500万元普通的古装剧、由知名IP改编或由大卡司坐阵的都市情感类电视剧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单集采购价格大约为100-300万元普通都市剧单集平均采购价格约为100万元;此外,卫视应国家政策要求需要每年播出3-5部军旅等题材电视剧,单集采购价格在100万元以下。如今的电视剧的体量大多在40集以上,更有80集往上的古装大剧,从整体看来,电视剧的回报十分稳定。

而从2016年前三季度电视台各节目类型的收视占比可见,电视剧的成功率远远高于综艺节目以及其他类型,在电视台的投放上优势十分突出。

再加上,随着周播剧的成功,五家一线电视台在今年都有周播剧的计划,再度扩容了电视剧市场的容量,2017年电视剧收益可观。

原因3、电视剧更有利于产业链的打造

电视剧的类型多样,周边开发的可能性很大,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而在头部影视公司的探索下,电视剧呈现了全新的发展模式。

1、花式广告植入网罗双平台

慈文传媒与爱奇艺合作的《老九门》率先开创了“原创贴”(原生、创意、贴片)广告,如今已经成为热播电视剧的准标配,正式打开了电视剧植入的新篇章。当下的观众口味越来越刁,对广告十分敏感,花式的广告植入,将商业与艺术巧妙结合极大地给予观众权利。

2、电视台+影视公司将成为趋势

2017年各大卫视和制作公司之间联系更紧密,旨在以相互合作的方式达成双赢。慈文传媒的电视剧集中在湖南卫视播出;欢瑞世纪则北京卫视、腾讯视频达成深度合作,开辟“欢瑞剧场”;正午阳光的电视剧几乎绑定东方卫视

3、IP的开发成产业链

电视剧圈由开发IP的影视权,逐渐向整条产业链延伸。它完全摆脱了如综艺节目一样,单纯依靠明星影响力支撑整个节目效应的模式,开始向知名IP的四周辐射,因此催生了许多新的创造思路和行业活力,推动电视剧产业蓬勃发展。

2016年卫视格局进入“一超多强”,第一梯队规模基本稳定,广告招商和内容资源持续向一线卫视集中,竞争只会愈加激烈。而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在各自的领域交错发力,也侧面看出旺盛的市场活力,2017期待更加精彩的电视荧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