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心性情】穿越历史看清人心、人性、人情、心性、心情、性情 2024-08-07 14:24:03 【心性情】:人心,人性,人情,心性,心情,性情。。。。。。唯有这些东西能够穿越历史。心统性情,性即心之静,而情即心之动。结合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未发之心便是性;已发之心便是情,“发而皆中节”是我们人世走一遭要持续修炼的,活到老学到老,学的不是知识,学到老讲的便是【心性情】层面的东西。人体有了偏性且超过自身可调节范围,人便得病了。偏性怎么带来的呢?除了机械性外伤或虫叮兽咬,人体偏性无非三类:一、 吃出来的偏性 ;二、 外感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 ;三、 内伤: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所发。中庸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和黄帝内经七情致病的道理是相通的。情绪未发,情绪在平衡点上或平衡位置上,谓之中;情绪发了,但保持在可调节范围内,没有过,也没有不及,在动态平衡范围内,谓之和。过与不及(过犹不及),都是不“和”的状态,也就是说身体有了偏性,且气机的自我运行回不到可调节范围,这便呈现出病的状态。很多时候,人有了病情,是身体给人发出的警报,让人该注意,可别再胡造了。。。人体要是没这一层警报系统,人的那些个胡造、自毁能力会超乎你的想象,会大幅度缩短寿命。做人做事也一样。我们形容小孩子干架下手【没轻没重】,小孩说话做事也一样【没轻没重】。当今社会,没轻没重的岂止是小孩子呢,把握不好度,掌握不好节奏,拿捏不好情绪,都是有待人生进一步修炼。人活一辈子,是一个不断消除偏见的过程。修炼到能够真正【善待自我】,也即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基本就修炼成了。人的认知、人的思维,很强大,很天马行空,很不可确定,很容易跑偏,还容易一条路跑到黑。在没触碰到极限、底线,没有过深刻教训之前,人的胡造、自毁能力远超你的想象(像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这种有自知,自觉,自修的人除外)。所以你看除了身体偏性,同样的还有,思维偏性,人性偏性,认知偏性。解读【心性情】,要以【常情之人】去体会【人之常情】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一些认知;从文化思维的心理映射角度,重新审视一些历史、重新审视一些文化。往往同一份材料可以被解读出完全不同的版本故事来,而找到最合乎情理,又最符合当时生存状态的解读角度,才是开启【心性情】,开启历史的钥匙。人生在世活一遭,有如“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小船之于险恶江湖(江河湖海),之于波涛风浪是很容易出事的,如果再没有压舱石,翻船是分分钟的事儿。什么是人生的压舱石呢?生活阅历,人生历练,更重要的是从自我修炼出发,从历史从他人那学来的生活智慧。任何事,任何行为,只要不“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都会有后遗症,当前没事,只是还在蓄积力量,时候到了,就会爆发。【圣人畏因,凡人畏果】—— 一般人总是畏惧、担心这个那个爆发出来的“果”,而另一些人在一些行为、一些现象,一些习惯等出现不“和”的时候,就有所畏惧,有所警惕,及时调整,不让那些状况在不“和”的道上策马扬鞭、越跑越远,以至在不”和“的方向上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其实,圣人也并非有多神,或多神圣,圣人也只是在没酿成恶果前,就尽最大程度把可能酿成恶果成因扼杀在摇篮中,这就是圣人、凡人的区别。 赞 (0) 相关推荐 一切之未发谓之中 一切之未发谓之中,厚积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中庸之道,大哉圣人之道,待其人而后行...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 ... 《中庸》注释(四) [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之情未发时,浑然在中,心无一物,称之为中.随其所发,皆合乎 ... 赵法生:先秦儒家性情论视域下的《中庸》人性论 摘要:钱穆先生早就指出,理学以"性即理也"解读<中庸>的"天命之谓性",进而"分割性情为对立之两橛",并非<中庸>原 ... 朱熹哲学研究的批判与反思:“心统性情”的意象诠释 李煌明 于朱熹哲学,"心统性情"是其"纲领"与"规模","总脑"与"枢要".但是,究竟当如何理解这一 ... 《中庸》讲了什么? <中庸>讲了什么? <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二程极力推崇,南宋朱熹将其独立成书,并与 ... 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系统 作者简介: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原发信息:<中国哲学史>第20201期 内容提要:在儒家哲学中,价值非仅哲学的一个部门,而是贯通所有哲学问题并规定了其本质的一 ... 时间,看清了人性,验证了人心 时间,看清了人性,验证了人心 人在落魄时,才能看清人心,愿你懂得断舍离 漫漫人生路,每做一个决定就会影响到今后的路,随着年纪的增长,你我都会面对世间风雨. 学业.工作.赚钱.事业,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生活中,不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着一些数不出的小挫折,来考验着你的生活 ... 人这辈子只有真正落魄的时候,才能看清人心的真面目 人这辈子只有真正落魄的时候,才能看清人心的真面目 人在低谷时,更能看清人心 人一旦矫情起来,就会觉得所有的歌都是在说自己的故事.人在低谷时,更能看清一个人的人心.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遇到一些事和一些人,才能彻底的醒悟,所以后来的你我都带着生活的假面,看透从来不说透,只是 ... 看清人心的一句话(精辟) 有些事看透了,也就算了,没必要争论不休: 有些人看清了,也就轻了,没必要视作仇敌. 人前不揭穿,不是懦弱,是成熟: 看透不翻脸,不是怕事,是懂事. 不当回事,他就没有伤害你的本事: 一笑而过,才能减少 ... 千古奇文《心相篇》,让你看清人心,看透人性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g ... 《心相篇》,让你看清人心,看透人性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g ... 千古奇文《心相篇》:20句话,看清人心,看透人性 <心相篇>是北宋的陈抟老祖所作. 所谓"心相",意思是相由心生,但这本书并不是相面之术,而是指点人们认清人性人心,劝人去恶扬善,读之耐人寻味. 1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 ... 总有一天,你会看清人心是会变的 文/夏莫 01 四季荣枯有自然的规律和法则,而一个人的成长,与其渐渐发生变化的心境,却是没有规律可以探寻的. 人心有好坏,有真诚就有虚伪.藏在每一张面孔之下的究竟是什么,只能通过时日方能探究一二.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