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中年危机

和朋友聊起中年危机,我说没啥感觉啊,要说也是感觉自己还年轻,距离危机还远。朋友比我小个七八岁吧,她说,感觉已在危机之中,主题是迷茫,辅以各种焦虑。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的年轻人连中年危机都比我们积极。不过,听她举了几个例子,发觉她这些类似的、关于焦虑的想法,我也有啊!而且不是近期才有,也不是什么人到中年才冒出来的,是一直以来就有,嗯,差不多是小时候就有吧。我这算是“习惯性中年危机”了吧。

至于迷茫,不好说。毕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所以你看,人生在世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也是可以的,啥都清楚、半点不迷茫的人也许有,但更大的可能是他假装明白或者自以为明白。所以,存在迷茫情绪,处在迷茫状态,在我看来也不是个问题呀。把迷茫当成问题的想法,才有问题呢。

还是说焦虑吧。焦虑大概可以说是过度担心而产生的烦躁情绪,划重点的是“过度”和“烦躁”。有很多事,都会忍不住脑洞大开,产生一些过度的担心,但是一般情况下我知道是“过度”的,而且并未觉得烦躁。

比如小时候考试之前,会担心自己因为各种意外而成绩极差;比如参加环城跑之前,梦到自己回到终点,却找不到折返标记而白跑一回;比如工作上有了不完美,想象这个瑕疵是否可能变成那个导致千里长堤瞬间崩溃的蚁穴;爬楼梯搞得心跳加速,琢磨这要是越跳越快、停不下来怎么办。还有牙疼时怕第二天早上起来满口牙掉光、咳嗽时怕把自己憋得喘不过气、下山时怕一脚踏空从山顶滚到山底、月信晚来几天怕是已经意外提前绝经、进入更年期……

我的解决办法,就是继续脑洞大开,顺着担心的、或者相似的方向想下去。未知才可怕,想到了明确的后果,仿佛就没那么可怕了,不会变得烦躁,也就没问题。

比如考砸了怎么办?好像也不会有什么可怕的后果,一次考试而已。满口牙掉光了怎么办?只好装上假牙充门面,可能嘴里会一直有异物感,也许挺痛苦,不过想来不至于不承受。月信不来怎么办?只要不是“弄出人命”来,该就医就去挂号呗。退一万步,真的是弄出人命了,也只好想办法生下来、养下去,或者还会找个合伙人一起努力。

记忆力放在人生的时间轴上,是一条抛物线。在短暂的波峰之后,是一路下滑的。身体状况其实也是。死亡不可避免,生命走向下坡也不可避免。有的人培养各种有利于减缓衰老的习惯,使下坡平缓些、慢些;大部分人随波逐流,放任生命力流出,逐渐靠近生命的终点。

发现生命走下坡路,是会让人心生恐惧的。如果执着于盯着过去的“好时光”,会尤其难过吧。一味憧憬未来的美好,似乎过于乐观。自认悲观主义者的我,还是多留意现在吧,现在,既是过去与未来的分界点,也是连接点。

作者简介

文火,意淡息微,火力小而缓,即将成为波动影响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中心影响力,可能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这些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