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禁止出境文物 · 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先说一句古语名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庄子在《胠箧》篇中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序》中精简为了八个字,“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一个带钩就要判死刑,看来古代的带钩还是很贵重的。
再讲一个成语,一箭之仇,这也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姜小白同学急匆匆地坐着马车往齐国跑,管仲远远地向他射了一箭,正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然后趁管仲去向公子纠报功的时间差,抢先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然后在鲍叔牙的劝解推荐下,大度地释放了管仲,还拜他为相,成就了自己的春秋霸业。能把锋利快速的箭矢挡住,看来那时的带钩还应该是挺大的,绝不会像现在唐装上的带扣。
春秋战国时人写东西比较夸张,所以看先秦文献经常要打着折扣看,不过看看国博里的这件禁止出境国宝,就会知道古书中这些近于传奇的记载应该都是真的。
第十七件,战国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A2MDkvMjI1NzEwMzA5XzFfMjAyMTA3MDYwOTQ3MjYxNjE=.jpg)
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固围村,长18.7厘米,宽4.9厘米,由白银制造,通体鎏金,应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服饰品,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文物名录。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A2MDkvMjI1NzEwMzA5XzJfMjAyMTA3MDYwOTQ3Mjc4MDE=.jpg)
先秦人穿衣服,不仅没裤子,而且衣服上也没扣子,要既保暖又保持形象,就得在腰上系根带子,把衣服束缚住。贫民和普通人就用丝带或革带,贵族要用玉带,但无论哪种材质的带子,都需要用带钩来连接,就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带钩一般由钩首、钩身、钩纽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勾连,钩纽则起固定作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周礼的时代,以及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不同的带钩也代表不同的等级和身份,一般人用铜带钩,贵族和有身份的人,要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作带钩,还要采用包金、贴金、错金银、嵌玉和绿松石等复杂的工艺,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件魏国的带钩,由白银制成,通体鎏金,带钩的前后两端都浮雕有兽首形象,左右两侧还浮雕有盘曲逶迤的长尾鸟作为装饰。钩身正面镶嵌有白玉玦3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玉玦中心还各镶有一粒半球形琉璃彩珠。先秦时代中国的玻璃工艺水平不高,制作精美的琉璃器很难,不过战国以后,各诸侯国已经通过各自的通道,与西方有了交流,这件衣钩上的琉璃珠可能就是从西方传入中国,再被镶嵌到这枚衣钩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钩身前端镶入用白玉琢成的大雁头形弯钩,作为钩首以连接衣带,从侧面看犹如一只曲颈高歌的鸿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带钩制造精湛,纹饰繁复,玲珑剔透,包金镶玉,极为奢华,堪称最华美的带钩,反映了当时金银工艺的最高水平,因此入选顶级国宝行列。
没看过如此宝贵的带钩,真觉得万恶的奴隶主阶级把窃钩的人诛了是太过分了,看过之后,觉得还是应该判死罪了,虽然窃钩贼的罪行仍远远赶不上那些大奸似忠的窃国大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件带钩采用粗细、扁圆等不同的造型线,互相穿插盘绕,造成一种繁缛精细的风格,而且巧妙地配合使用不同色泽的材料,表面还以黑漆勾线点晴,显得色彩丰富。
难怪无论我怎么拍,照片都呈现出冷色调的效果,原来用了黑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玉带钩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定型,不过一般只有4到8厘米长,像这件有18.7厘米长的带钩非常罕见,更别提制作得如此精美了。想来这件带钩应该是王者之物,与玉带相配,用来系住王者宽大厚实的长袍。
事实上,带钩出土于固围村五号墓,考古工作者在附近还发现了车马坑,因此可能就是战国中期魏国的王族墓地,这件包金镶玉嵌琉璃银带钩也就非常可能是魏王或王室所用的服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年,小白作为齐国王族,也应该系着这样一块大大的带钩,才侥幸地挡住了箭矢,再用自己的机智蒙骗过关,才有了后来的尊王攘夷和春秋霸主。
改写了历史的一个带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