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高淳老街​II赵建业(江苏省)

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高淳老街

☆赵建业(江苏省)

高淳地势,东面高,西面低,有江苏南大门之称;东面丘陵与溧水接壤,南有固城湖,北有石臼湖,西有水阳江,分别与安徽的宣州、当涂水天相接。“日进斗金”的高淳享有“国际慢城”的美誉。
如今的高淳人真是有福气。轻轨S9号线自高淳出发穿过石臼湖,与南京机场地铁S1号线连接,100公里的行程,只要一个多小时就到达南京;以前乘坐客车,135公里,要两个半小时呢。
一大清早,从高淳驶来的橘黄色轻轨,抵达翔宇路南下了客,然后换轨变道,缓缓靠站。站台人流涌动,打工背包的中年汉子也许起了个大早,胡须峥嵘略显疲惫,他在橘黄色空座位坐定,左手挪了挪背包,右手掏出手机,“叽里咕噜”报平安:我已经坐上S9号线,再等个把小时就到家了。他也许来自南京的哪个建筑工地,看样子是回家小聚。满口浓重的高淳乡音。
轻轨“咔嚓、咔嚓”行进,过了“石湫影视基地”,碧蓝的石臼湖,湖波荡漾。轻轨穿越一眼望不到边的石臼湖,左面水岸望不到尽头的是溧水,右面朦胧隐约处是安徽的当涂。过了湖就是高淳“团结圩站”。“团结圩”内万亩螃蟹养殖基地,一方方鱼塘连绵不绝。高淳“水乡”名不虚传,土地自然十分金贵。民居多骑河而建,枕河而眠,豪华洋气十足的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小楼鳞次栉比,彰显高淳人的腰包富足。
如家宾馆对面公交站台上一个六七岁文静甜美的小姑娘,上穿紫色秋衫,下穿黑色裤子,依偎在她奶奶身边。我弯腰询问:“请问去高淳老街,坐哪路公交,在哪个站台下啊?”奶奶嘴里嘟哝了几遍,我也没听懂。小姑娘眼睛盯着站台的指示板,也不答话,过了几十秒,她指着站牌--高淳老街。我点头:“谢谢你啊!”106路公交进站,小姑娘牵着奶奶的手,欢快地蹦上公交车。
公交向南再右拐向西南,过了四站,语音提示:“高淳老街”到了。我下了公交,前面有个导游挥着手里的小黄旗,旅行团的队伍跟在后面,我也赶紧跟上前去。
“高淳老街”严格意义上应叫“淳溪老街”,当地人称“老街”、“一字街”。
古色古香的高大牌坊“高淳老街”就在眼前。坐落于高淳西南部的“高淳老街”,明清的县衙设于此。老街紧挨官溪河。官溪河东连固城湖、胥溪河;西连运粮河、石臼湖和丹阳湖,既是沟通太湖和长江水系的重要水道,又是苏南与皖南物资贸易集散地。
在“高淳老街”牌坊对面的河岸,有“渡船口”的牌坊,水运发达,市井便利,烟火生息,才是老街诞生繁忙绵延不息的原因所在吧。河岸上,一位黑罩衣的老者从容淡定,国字脸,须长髯,宽阔额头,安闲眼神,吧嗒旱烟,身边是两筐蹦跳的鱼儿。也许昨夜大汛,他夜里起网逮鱼,一大清早赶到“老街”,悠闲歇息,不愁没有尝鲜的主顾光临。我蹲下,与这尊雕塑对望很久。   
高淳人对“老街”的情感,就像老街的石板一样厚重。走进老街市井,街宽四、五米,街长不过800多米。空中鸟瞰,“老街”像粗粗的隶书“一字”。再由河滨街、当铺巷、陈家巷、傅家巷、徐家巷、井巷、王家巷、小巷、江南圣地、官溪路等11条街巷组成“非”字型。老街在明清时称作“正仪街”。民国改称“中山大街”。街道两边用青灰石纵向铺设,中间用胭脂石横向排列。漫步光亮溜滑的青石板,我仿佛走进了历史,期许能遇见一位清朝的书生。有店家为了防滑,在石板上打凿出凹凸不平的印痕。踩踏清亮光鲜的青石板,便知晓这条老街的繁华烟火袅袅一日也不曾寂寞。
“高淳老街”挤满了寻古探幽的八方来客。绵延成片的明清建筑群,粉墙青瓦、飞檐翘角,砖木石雕,牌匾古朴典雅,高高的马头墙仿佛在与彩云绵绵对话。吴家祠堂、杨厅、关王庙镶嵌在市井中的建筑传承徽派的衣钵。关王庙前的一对石狮子威武高大,目送擦肩而过的行人。一位卖棉花糖的大姐静坐巷口。一朵洁白的棉花糖,慰藉童年的记忆。
从东到西800多米长的“一字街”,两边街铺林立。有独立的街面,看上去只有两米五的门面,砖木结构,典型徽派建筑的前店后场;也有两三间相连的店铺。酿酒的作坊,酒香弥漫;卖糕点的门面,现做现卖,麦芽糖、牛皮糖,特色糕点招徕宾客。油炸豆腐干油滚沸腾,阵阵臭香飘散街巷,吸引游客,驻脚光顾。残次的毛螃蟹裹上面浆油炸,穿上一层金黄的外衣,呵呵,毛螃蟹还有这样的吃法。卖杂货的孔明扇、筛子、圆匾、鱼篓吸引我的目光。一米多长的大扫帚上编织囍字,尺把长的小刷锅把挂着中国结。五颜六色的虎头鞋挤挤挨挨。吃活穿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彰显浓郁的地方特色。
南京夫子庙与“高淳老街”相比,一个是端庄的大家闺秀,一个是灵秀的小家碧玉。据说,“高淳老街”在平面布局上体现了聚敛财富的思想。其平面形状近似于钱兜状,寓示滚滚财源不断入兜。在11条街巷中,老街、河滨街、当铺巷和官溪路是基本平行于官溪河的街巷,也是较为主要的街道;房屋布局大体纵向以五进延伸,横向也以五组排成,五五之间,即为宽1.4-2.2米左右的纵深小巷。在青砖斑驳的巷口探首凝望,别有一番“合面店房两人沾,纵深小巷一线天”的古韵情趣。
与“高淳老街”一样古典的当属“高淳话”了。“高淳话”属于吴越语系,也是中国最难懂的地方语言。如果家乡淮安话是喷香的米饭,那么高淳话就是黏糯的糍粑。
边走边看,一条老街从东到西,十几分钟就逛完了。我从西门又回头,仔细地在每一个店铺端详逗留细看,不想错过老街古朴的美。走出“高淳老街”的牌楼,心中念叨“一江肩挑平湖月,一字街头担古风。国际慢城今昔比,吴侬软语轨交融。”
抚摸青砖斑驳的碎屑,触摸“一字街”古朴的美,行走在古老油亮的石板巷,我更想逢着一位羽扇纶巾的书生。我知道“高淳老街”,属于永远流淌的淳溪河,属于缠绵的吴侬软语,属于逼仄街巷的烟火气。
固城湖、石臼湖一南一北,牵手,为“高淳老街”腾挪出足够的历史向度。古老淳朴的“一字街”,像一位慈祥的老者,悠闲从容巴塔旱烟,端坐在淳溪河边,看日出,送日落。顽皮孩童头顶发髻,手提大红灯笼,推开三尺逼仄小巷,满口软醇土语,牵着淳溪流淌衣袂,扯住明清风华日月,从深邃的巷口,向我蹦跳而来。

作者简介

赵建业、男、江苏洪泽人,洪泽作协会员,现定居南京。撰写的作品被《扬子晚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淮海晚报》《淮安文艺》等10多家报刊采用。“双肩挑起腾飞路”荣获淮安市“改革开放四十年之交通故事”征文三等奖。“建一座桥 爱一座城”荣获淮安市“圆梦高架 通衢淮安”征文三等奖。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侵权告之删除)

国际诗词协会 |中国旅游文学 | 国际诗歌网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冰耘    易传宝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张   艺    丁红梅    何兰青    林从龙

蒲公英    黄会容    陈立琛    陈锦绵

韩   江    陈典锋    买   超    曹   平

龚明仁    周嘉琪    涂作武    侰丽恰母(泰国)

王中海    马梦瑶(美国)   陈湃(法国)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国际诗词协会赋主任:东方武鸣


国际诗词协会美国分会会长 马梦瑶

国际诗词协会泰国曼谷分会会长 侰丽恰母

国际诗词协会桂林分会会长 何兰青

国际诗词协会九江分会会长 柳守猛


执行编辑:丁红梅   何兰青    胡耀辉   周已雄   马梦瑶(美国)

  法律顾问:戴    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