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奖花园组《038号》sunday的田园清梦
坐标:江苏南京
园龄:3年
面积:南90平+北110平
作者:Sunday
这几年,花园成了一种能量的来源
2014年,怀着一个花园梦和考虑到孩子们的就学方便搬到了这处住所,无奈当时孩子们还小,加上手上的项目迟迟无法完结,庭院里只是寥寥种了几棵果树。放手给阿姨打理的几年,体验的主要是村野乡趣,追求的主要是有机蔬果,离心目中的“花园”虽然远了点,但来自土地的感动从未缺失过。
2019年,手上的项目终于告一段落,就好像一块长期放置在草地上的石头突然被搬走了,留下的那片荒芜立刻又会窜出新的生命,那颗做园丁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同年,也是机缘巧合,一向被孩子羁绊难以独自走太远的我被朋友以“当天来回”为诱惑跑去参加了杭州的一个花园展,说实话,因为不是开展当天,展览并未留下太多波澜,老母亲们组团放飞才是重点。但是,当天受朋友推荐随手定了一本颜老师主编的杂志《花也》,又在主委会的推送里第一次看到了笑起来爽直得有点“铁憨憨”的海妈介绍她的白色主题花园视频,开始发现原来身边有那么多的园艺爱好者,因为喜欢,所以追逐,那份纯粹的热情在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几乎是一刻也不能等了,我要开始做园子……
认真对待一个园子,从有一个名字开始
北园入口
南园各区
南园日暮,是想象中家该有的模样了
当年天气一转凉,便开始将自己原先勉强加在科研工作上的精力悄悄转移到了园艺上,查资料、做方案、绘表格、看案例,又是看书又是请教,还请了园丁师傅把园里的土都改了一遍,总之,满满一通操作,结合原先的几棵果树为园子的基本骨架,最大限度地保留之前的硬质铺装,将植栽的搭配和组合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调整,从此开始了与花花草草对话的日常。
植栽配置手绘图
南园鸟瞰
日照并不充裕的位置,月季还是给了面子
草坪是一个花园的灵魂
初夏,北园开始茂盛起来
要说在这轮操作中最费心力的,那还是对各种花草自身属性的研究学习,与一个工作团队里的岗位安排一样,给花花草草们安置合适的位置胜过一切。每一处园子因为受到小区环境和建筑方位的限制,一年里不同的季节,一天里不同的时辰,光照的时长和强度都在发生变化;又因为花镜组团的微环境影响,植物之间本身也形成了光照和通风的相互约制;另外,还要考虑植物成株以后的高低搭配,色彩之间的相互协调,花期开放的承前启后,以及冬夏在本地区的耐受表现等等。最难的是,能找到的资料大部分都是泛泛而谈,毕竟植栽的具体地域表现太过于多样化,何况植物本身经过一定的炼苗期,耐受度也会逐渐改变,所以更多还是要依靠不断尝试,在这一点上,颜老师和海妈的个人推送着实给与了很大帮助,各种种植经验娓娓道来,字里行间都是发自内心对生命的尊重和园艺的热爱。但时至今日,园里的整改也不能说已经到位了,这条不断积累经验,不断优化改进的路依然在持续。
早春的木香开满了藤架
一丛伴随十几年的朱顶红
旱溪旁的瑞香度过了零下十度的寒冬
三年的约瑟芬铁线莲开始爆花
五月的鲜花,是一年里园子最美的时刻
刚入住时埋的芍如今年年
三年前,这株新幻紫还是棵牙签苗
照顾一个园子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呢?其实我也没仔细算过,只知道有时候深陷其中,修修枝、拔拔草、喂喂鱼,竟全然忘了时间为何物。猛然发现开会或上课的时间点快到了,丢下工具就跑的我常常觉得自己像极了那个从舞会上仓惶逃窜的灰姑娘,那悠闲的生活表象呵,再过一秒只怕就要露馅。既然这样忙乱,为何还要坚持?我想,大概是因为花园其实给予我们的更多吧。
园子,给了我们一起动手的乐趣
动手后的成果也已经伴随了好几个春秋
北园的铜仙鹤,来自一份“依然时时惦念你”的礼物
花园给予我们生命的启示
一个内卷的时代,那无处安放的莫名焦虑常常被花园悄悄抚平,伴随着那些绽放和衰落,看见生命的过程即意义,一切皆可放下。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生命个体的自我成长,就像对待园子里的花花草草,园丁费尽心力也不过是为其觅得一处适宜的环境好任其自在生长。百合终究开不出玫瑰花,她们也只会长成她们本该成为的样子,修枝剪叶、施肥打药确能助她们更好成长,但不能改变她们独一无二的天性,像对待植物一样对待孩子,尊重生命本该拥有的形态,高度关注,低度干预。一个花园对于生命的启示大概就是:做好一个园丁该做的工作,成长就交给生命的自觉过程去完成吧。
冬天,是新一轮的开始
生命萌发的感动
窗外的樱桃树一夜之间变了样
春来,郁金香总是最先耀眼了庭院
没吃完的菜也可以留着开花呢
百子莲让我们看见了养一大家的过程之不易😄
时光流转,夏至的园子又成了百合花的舞台
花园给予孩子自然的乐趣
看见孩子在园子里嬉戏玩闹,大概就是最心安的一件事了,比起我们自己的童年时光,我们的孩子既少了成群的伙伴,也缺失闹腾的场地,有一处自然空间,孩子们得以随时开门而入,看见花开,听见鸟叫,花香鸟语为伴,自然一切都是静谧安详的,有时候小姑娘们会问问花名,帮着浇一浇水,喂一喂鱼,逗一逗狗,在作业培训充斥的时间里,也是难得的闲暇。园子自然成了孩子们接触自然的窗口,放松自我的乐园。
疫情期间,居家的孩子又回归了我们的童年
花园,让她们成为精灵🧚♀️
庭院提供了一个闪亮✨的节日氛围
花园给予动物聚集的场地
因为有了场地,圈养小动物慢慢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前院有狗有猫,后院有鱼有乌龟,那些不请自来的客人也多的很,常常来水池边喝水的猫咪有时还会跟池里的鱼招呼一会儿;更有猫妈妈们几次三番在园子里生下一窝窝猫宝宝;常年盘踞在院墙的几只懒猫几乎成了活体庭院雕塑。每年春天,乌鸫鸟一家总在书房外的紫藤架或石榴树上织一只新鸟窝,运气好的话,能看到小乌鸫鸟扑棱着翅膀练习起飞,它们也真是没把自个儿当外人,经常把刚下的种子翻出来当零食吃掉。院墙的角落有一对癞蛤蟆夫妇,偶尔翻地碰上,总是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转身蹦跶着走了。门廊上支撑星星灯的竹竿里应该藏着竹蜂一家,每每从这里经过,那孜孜不倦的“嘎滋”声从未间断过。蝴蝶、蜜蜂那都是匆匆的过客,来过又离去。也不知道从何时起,不知不觉,这里就成了它们的家园,看见它们的故事,有的温暖,有的心酸,不参与,不干扰。庭院大概就是这样吧,展开生命的画卷,提供一个旁观的视角,且观且悟吧。
那些草丛里又有多少小小的生命在活动
一只总是误以为自己是小可爱的大狗辛巴
新晋萌宠露易莎
乌鸫鸟每年春天都会筑一个新巢
庭院也是各种小昆虫的家园
北园的鱼儿怡然自得
花园给予朋友交往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