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玲 | 笸 篮
文/刘媛玲
今天翻到孙儿看过的一本书,其中有个故事一一一《周总理的睡衣》。里面讲到" 邓奶奶" 为周总理补睡衣的情景。"她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 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
不知怎么,我突然想起了母亲那个针线笸箩,不过我们不叫笸箩,叫"笸篮",都是盛针线的物件,叫法上大同小异而已。
那年月,几乎每家的炕头上都有一个做女红用的笸篮,里面有大小型号不同的缝衣针,有五颜六色的棉线,还有顶针、剪刀等。要做针线活了,随手在笸篮里一翻就可找到,非常方便。
母亲的笸篮是枣红色的,只是在长年的使用中边沿上刷的油漆已经被磨损得斑斑点点,算得上有点年纪的老古董。里边除了做女红必备的针针线线,还有顶针、剪刀、袜板、量衣的尺子、纳鞋底用的锥子和线绳、纽扣、裁衣服剩下的小布片、还有缝棉衣用来打线的装着黄土的"土线包”……简直就像一个小杂货店。凡是做针线活要用的在里面都可以找得到。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些年,母亲除了洗衣做饭,手里就离不开针线活。她心灵手巧,对针线活样样精通。只要一闲下来,就拿出她的针线笸篮,不是纳鞋底,就是补衣袜。邻居们也常来找她裁衣服,母亲一点也不怕麻烦,一边和她们说着话,一边把布料在炕上铺开,用尺子量量划划,一会儿一件衣服的雏形就出现在她的手下。
晚上,有时我一觉醒来,时常看见母亲还在昏黄的灯光下,不是纳鞋底就是补袜子,她的身影映在墙壁上,影影绰绰,显得那么高大。是呀,一家大小七口人的穿戴都在母亲的手上,夏天单,冬天棉,我们只知道要吃要穿,她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呢?现在想起来,母亲在夜里缝补的哪里是衣服,分明是她对家庭的责任,对家人们深深的爱。
秋风吹落了黄叶,大雁一队队南飞。母亲又开始为我们做过冬的棉衣。她身边放着笸篮,一会儿剪个补丁给旧衣补上,一会儿又拿出土线包伏身给棉衣打上一条条笔直的线条,手下飞针走线。时间长了,直起腰,用拳头捶一捶,伏下身子又继续做。几十年了,每到秋天,母亲缝棉衣的样子还时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小小的笸篮是母亲勤劳的象征,也是母爱的象征。它凝结着母亲的汗水,我们是穿着母亲做的衣服和布鞋长大的。别的不说,就一双布鞋,要先打好浆糊,接着在一块平板上,先铺上一层报纸,将平时积攒的破布条、破布块,铺满整张纸,上面刷上一层浆糊,再铺一层破布,如此反复,大概有五六层的时候,拿到太阳底下去晒。晒干了,然后按照家人每个人脚的大小,剪出“鞋样”。这其中要做鞋帮子、再纳鞋底,工序非常麻烦。母亲总是在她的笸篮旁不厌其烦地剪呀、裁呀、缝呀、粘呀,精心准备好都放在笸篮里边。特别是母亲纳鞋底的情形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炎炎夏日家人都在午休的时候,母亲就会拿出她的笸篮,戴上顶针,从里边找出纳鞋底用的大针,穿上自捻自搓的麻绳,坐在炕沿开始了她的"工作”。母亲先用锥子在僵硬的鞋底上钻个眼儿,用针牵引着麻绳扎在眼里,用手使劲将针头拽出(拽不出时有时也用牙咬住往出拽,我有时真担心那针会被咬断在口里),再往手上飞快地一缠,使劲地勒一勒,紧接着用尖尖的锥子在头上划一下,进行下一个锥眼穿线的动作。一天又一天,母亲忙完家务,一针一线重复着同样娴熟的动作,保障着全家人的穿戴。人们常用“千层底”来形容老布鞋的坚硬耐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母亲当年纳就的那一双双密密麻麻的鞋底,凝聚着母亲多少心血,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有时候,我们要做个毽子什么的,也离不了母亲的笸篮。剪子、布块、针线一阵乱翻,有时线和线也缠在了一起。母亲看着被我们翻得乱成一团的笸篮,无奈的叹口气说我们哪是像要做针线,简直是"狼刨窝"。我们则嘿嘿一笑,匆匆地拿了找到的东西跑了出去。
据说有些地方凡是出嫁的女孩子,娘家人都要准备一个针线笸篮作为嫁妆,红红的笸篮代表着日子的红红火火,也是娘家人对女儿的一种期望,希望女儿出嫁后辛勤劳作,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我不知道母亲那紫红色的笸篮是不是外婆给她的陪嫁,但母亲的确用她勤劳的双手,虽说日子不富裕,却让我们从小没有挨过饿,受过冻。虽说衣服上也打着补丁,但却让我们一个个穿戴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们有了孩子后,母亲还是闲不下来,时常给这个孙儿做一件棉袄,给那个做一件棉裤。有了母亲这个"坚强后盾”,我们也不愁孩子的穿戴,安心上班工作,至今我们的衣柜里还保存着母亲为我们及孩子们做的棉衣。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母亲那一代人使用过的针线笸篮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几次搬家,伴随母亲一生的笸篮也不见了踪影。但是母亲勤劳能干的精神却给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用她的一针一线连起了我们的昨天和今天,也连着我们及我们的孩子。笸篮里没有珍宝,却如同珍宝,它盛着我们全家的幸福,盛着母亲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作者简介:刘媛玲,西安市灞桥区退休教师。喜爱文学创作,多年来勤耕不辍,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师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八小时以外》《家庭生活指南》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七百余篇(首)。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