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玲 | 笸 篮

笸 篮

文/刘媛玲

今天翻到孙儿看过的一本书,其中有个故事一一一《周总理的睡衣》。里面讲到" 邓奶奶" 为周总理补睡衣的情景。"她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 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

不知怎么,我突然想起了母亲那个针线笸箩,不过我们不叫笸箩,叫"笸篮",都是盛针线的物件,叫法上大同小异而已。

那年月,几乎每家的炕头上都有一个做女红用的笸篮,里面有大小型号不同的缝衣针,有五颜六色的棉线,还有顶针、剪刀等。要做针线活了,随手在笸篮里一翻就可找到,非常方便。

母亲的笸篮是枣红色的,只是在长年的使用中边沿上刷的油漆已经被磨损得斑斑点点,算得上有点年纪的老古董。里边除了做女红必备的针针线线,还有顶针、剪刀、袜板、量衣的尺子、纳鞋底用的锥子和线绳、纽扣、裁衣服剩下的小布片、还有缝棉衣用来打线的装着黄土的"土线包”……简直就像一个小杂货店。凡是做针线活要用的在里面都可以找得到。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些年,母亲除了洗衣做饭,手里就离不开针线活。她心灵手巧,对针线活样样精通。只要一闲下来,就拿出她的针线笸篮,不是纳鞋底,就是补衣袜。邻居们也常来找她裁衣服,母亲一点也不怕麻烦,一边和她们说着话,一边把布料在炕上铺开,用尺子量量划划,一会儿一件衣服的雏形就出现在她的手下。

晚上,有时我一觉醒来,时常看见母亲还在昏黄的灯光下,不是纳鞋底就是补袜子,她的身影映在墙壁上,影影绰绰,显得那么高大。是呀,一家大小七口人的穿戴都在母亲的手上,夏天单,冬天棉,我们只知道要吃要穿,她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呢?现在想起来,母亲在夜里缝补的哪里是衣服,分明是她对家庭的责任,对家人们深深的爱。

秋风吹落了黄叶,大雁一队队南飞。母亲又开始为我们做过冬的棉衣。她身边放着笸篮,一会儿剪个补丁给旧衣补上,一会儿又拿出土线包伏身给棉衣打上一条条笔直的线条,手下飞针走线。时间长了,直起腰,用拳头捶一捶,伏下身子又继续做。几十年了,每到秋天,母亲缝棉衣的样子还时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小小的笸篮是母亲勤劳的象征,也是母爱的象征。它凝结着母亲的汗水,我们是穿着母亲做的衣服和布鞋长大的。别的不说,就一双布鞋,要先打好浆糊,接着在一块平板上,先铺上一层报纸,将平时积攒的破布条、破布块,铺满整张纸,上面刷上一层浆糊,再铺一层破布,如此反复,大概有五六层的时候,拿到太阳底下去晒。晒干了,然后按照家人每个人脚的大小,剪出“鞋样”。这其中要做鞋帮子、再纳鞋底,工序非常麻烦。母亲总是在她的笸篮旁不厌其烦地剪呀、裁呀、缝呀、粘呀,精心准备好都放在笸篮里边。特别是母亲纳鞋底的情形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炎炎夏日家人都在午休的时候,母亲就会拿出她的笸篮,戴上顶针,从里边找出纳鞋底用的大针,穿上自捻自搓的麻绳,坐在炕沿开始了她的"工作”。母亲先用锥子在僵硬的鞋底上钻个眼儿,用针牵引着麻绳扎在眼里,用手使劲将针头拽出(拽不出时有时也用牙咬住往出拽,我有时真担心那针会被咬断在口里),再往手上飞快地一缠,使劲地勒一勒,紧接着用尖尖的锥子在头上划一下,进行下一个锥眼穿线的动作。一天又一天,母亲忙完家务,一针一线重复着同样娴熟的动作,保障着全家人的穿戴。人们常用“千层底”来形容老布鞋的坚硬耐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母亲当年纳就的那一双双密密麻麻的鞋底,凝聚着母亲多少心血,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有时候,我们要做个毽子什么的,也离不了母亲的笸篮。剪子、布块、针线一阵乱翻,有时线和线也缠在了一起。母亲看着被我们翻得乱成一团的笸篮,无奈的叹口气说我们哪是像要做针线,简直是"狼刨窝"。我们则嘿嘿一笑,匆匆地拿了找到的东西跑了出去。

据说有些地方凡是出嫁的女孩子,娘家人都要准备一个针线笸篮作为嫁妆,红红的笸篮代表着日子的红红火火,也是娘家人对女儿的一种期望,希望女儿出嫁后辛勤劳作,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我不知道母亲那紫红色的笸篮是不是外婆给她的陪嫁,但母亲的确用她勤劳的双手,虽说日子不富裕,却让我们从小没有挨过饿,受过冻。虽说衣服上也打着补丁,但却让我们一个个穿戴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们有了孩子后,母亲还是闲不下来,时常给这个孙儿做一件棉袄,给那个做一件棉裤。有了母亲这个"坚强后盾”,我们也不愁孩子的穿戴,安心上班工作,至今我们的衣柜里还保存着母亲为我们及孩子们做的棉衣。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母亲那一代人使用过的针线笸篮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几次搬家,伴随母亲一生的笸篮也不见了踪影。但是母亲勤劳能干的精神却给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用她的一针一线连起了我们的昨天和今天,也连着我们及我们的孩子。笸篮里没有珍宝,却如同珍宝,它盛着我们全家的幸福,盛着母亲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作者简介:刘媛玲,西安市灞桥区退休教师。喜爱文学创作,多年来勤耕不辍,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师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八小时以外》《家庭生活指南》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七百余篇(首)。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0)

相关推荐

  • 沈渭清:【母亲的针线笸箩】

    母亲的针线笸箩 ◎沈渭清 [作者简介]:沈渭清,1970年生人,陕西汉阴人,职业经理人,喜好文学艺术,九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有小说<我土我民>等,诗歌<追求>曾获长江中下游五 ...

  • 【往事】儿时琐忆(9) 婆媳俩的针线匾 ||章永海

    从我孩童时开始记事的时候,就记得家里有一个专属于妈妈的物件--针线匾.是一个直径大约50公分左右深10公分左右的浅钵形状的柳条编制品.是专门用来盛放针线类物品的.我记得妈妈的针线匾里的物品有:剪刀,针 ...

  • 顶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顶针这个物件,有多少年没见了?

    顶针记忆 小时候,每当自己的衣服破了,就脱了扔到奶奶家,因为奶奶总会拿出自己的手工盒,不一会就给我补好了.奶奶的手工盒里面什么都有,有剪刀,有针线,还有鞋垫子,还有顶针.以前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总以为是 ...

  • 母亲的针线笸箩 作者 / 王力光

    [总第345] 入驻作家 王力光  张利杰  黑马  崔盈  曲素梅 王莹  千之叶  刘俊瑾  晴耕雨读  李月华  谢凤钰  华妇微  阿敬  高维恩  陈华  称心如意  秋菊  季阳  黑土 ...

  • %针线小妙招 %针线活每天更新 %针线活 %缝

    哈喽,大家好,我是服装小技巧,今天教大家一个呃衣服脱线掉线如何修补的小方法,大家仔细看我们把这块面料翻过来,然后用针鞋子穿过去,从上面然后平行给他穿一针啊!把这个均匀往上推一下,然后绕起来坐起来之后呢 ...

  • 【原创首发】李小平《母亲的针线笸箩》

    母亲的针线笸箩 ◎李小平 又是晴好的周末,该给父亲理发了.准备好理发的家什,直奔镇南父母的小院. 见到我来,父母很高兴,很快给父亲理好了,寒暄了一阵,我有事忙,正要离开,母亲叫住我,递给我一个她用了多 ...

  • 嫂子的针线活

    嫂子的针线活 说起嫂子,自然就想起她的针线活. 不过,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作为独生女的她,怎么就练就了一手那么好的针线活呢? 嫂子的父亲是有名的木匠,母亲信佛行好,虽说不上家境富裕,却也算是衣食无忧 ...

  • 李端芹丨母亲的针线筐(散文)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再次把我拉进对母亲的深深回忆中. 记忆中,家里一直有一只针线筐,里面放满了针头线脑,那是母亲做活 ...

  • 张 娜丨母亲的针线活

    近几年来,母亲爱上做针线活,而且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我由当初对母亲的不解到现在也渐渐地理解了母亲. 母亲年近七十岁,一路走来,见证了太多的风风雨雨.苦辣酸甜,我记忆中母亲年轻时漂亮.坚强,很少言生活的苦 ...

  • 五月吟咏 /刘媛玲

    五 月 吟 咏          刘媛玲 1.惜花 易安恨浓绿满枝, 花落污淖几人知. 隔帘愁飞红万点, 双眉紧蹙难成诗. 2.清晨江边 春风柔软荡轻纱, 云彩推出万里霞. 海日徐徐升残夜, 不遗余力 ...

  • 【节日抒怀】/ 刘媛玲

    节日抒怀 作者/刘媛玲 1.九曲溪漂游 九曲乘筏画中游, 玉带绕峰水抱流. 绵亘蜿蜒观千仞, 武夷风光放眼收. 2.境由心造 人到老年智升华, 半醒半醉为最佳. 功名利禄随他去, 过眼烟云一刹那. 3 ...

  • 春天的诗|爱的春天​ 文/刘媛玲

    爱的春天 虽然你们在一起时间很短 她的一生却已被甜蜜填满 你用爱的承诺 给了她整个春天 有人把爱稀释成云烟 诺言化为乌有,随风飘散 尽管时过境迁 你们却在这薄情的世界相互取暖 漂泊的两颗心聚拢靠岸 满 ...

  • 刘媛玲 | 童年的槐花麦饭

    童年的槐花麦饭 文/刘媛玲 雪白的花串撩起故乡记忆的暖 老槐树下飘起原生态的童年 似乎又看见 巷子里那些挂着鼻涕的小伙伴 南门外的水渠水流潺潺 清亮亮的流过我的脚边 悄悄离开洗衣的妈妈 槐花的香味儿随 ...

  • 【夏日絮语】/ ​刘媛玲

    夏日絮语 作者 / 刘媛玲 1.飞鸟 脚踩阳光翱蓝天, 自由自在无负担. 展翅开创幸福路, 简单真实天地宽. 2.河水 河水潋滟流天边, 夕阳晚照披暮岚. 待到明朝日升起, 不甘沉寂扬风帆. 3.思念 ...

  • 暮春随笔 /刘媛玲

    2 暮 春 随 笔 刘媛玲 1.清平乐·贫居 一介草民,贫居贵客少. 陈设简陋好清扫,更喜无人打扰. 闲了组合文字,再赏音曲梁绕. 兴来仿腔拿调,风景这边独好. 2.无名小花 繁星点点缀山川, 不以此 ...

  • 人文情怀|读书的女子(外五首)文/刘媛玲

    人文情怀|读书的女子(外五首)文/刘媛玲

  • 初夏偶感 /​刘媛玲

    初 夏 偶 感 刘媛玲 1.风中蔷薇 春风吹过惊蔷薇, 红浪层层架上飞. 叶叶柔情朵朵艳, 此花最懂佳人心. 2.乐度晚年 远避尘嚣欲念空, 游山玩水觅真经. 吟诗作画练歌舞, 乐享余年效放翁. 3. ...

  • 【不敢别离】/ 刘媛玲

    不敢别离 作者 / 刘媛玲 既然,已荒凉到没有音律 既然,已不愿在心头栖居 那就用一杯辛辣的酒 祭奠那首深情的曲 过去的已经过去 那就让我再写一首 我最不愿写的 别离 心渐渐地沉入谷底 想一想都需要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