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王爷的笔记披露,清朝中前期作战依仗的不是骑兵而是坚固车阵

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中原军队在作战中从来都特别重视阵法的运用,历代军事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各种奇妙的阵法层出不穷。战国时代的兵学大家孙膑在其《孙膑兵法》中,将春秋以前的各个时期曾经出现过的阵法总结为“十阵”。这“十阵”分别是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

中原古代的作战模式主要是步兵或战车兵之间的对抗,双方都把阵形和队列的编排以及变换作为重要的致胜手段,而步兵与骑兵对抗时,由于机动性和冲击力处于弱势,结阵则显得尤为重要。三国时期,蜀汉军队的主要作战对象是曹魏的步骑兵联合部队,作战地域主要为山地,由于蜀国缺乏马匹,于是诸葛亮设计著名的诸葛八阵来与之抗衡,留下了闻名天下的“八阵图”。

与中原军队相比,游牧民族在作战中似乎是不太讲究阵法的,因为他们的军队完全由骑兵编成,忽散忽聚,来去如风,可以主动选择攻击的地点和时机,进攻时如狂飙突进,形成泰山压顶之势,撤退时如天边云散,可以迅速脱离,他们依仗的是速度和机动性。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兵优势压制了中原数千年,逼迫中原王朝一代又一代地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蒙古骑兵更是以这种战法横扫了欧亚大陆。

中原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动缓慢,人数众多,在茫茫大漠中与游牧骑兵作战时,毫无地形可以依托,如果不结成严密的军阵,保持完整的队形,那将处于完全无助的境地,一旦队形被冲散,那么被屠杀的命运便不可避免,所以阵法的合理编排和灵活运用是攸关全军生死胜败的关键战术。

戚继光守蓟州时,就设计了一套独特的偏厢车阵法,就是以车阵为依托,结合步骑兵来对付蒙古骑兵。1573年,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三万蒙古铁骑叩关,戚继光仅以8000人出战,他先以车营抵挡住蒙古骑兵的冲击,然后亲自率领八千铳骑兵突袭董狐狸牙帐,歼灭朵颜三万铁骑,俘董狐狸侄子长昂,几乎生擒董狐狸。万历三年,董狐狸的儿子长秃率五万兀良哈铁骑入侵大明,戚继光又亲自率领铳骑兵以同样的阵法出塞破敌,击败五万蒙古骑兵,活捉长秃。戚继光镇守蓟州前线前后长达16年,使明朝的北部边境得到了少有的安宁。

满洲崛起后,也是以骑兵优势击败明军和李自成的大顺军入主了中原。早期的满洲骑兵作战时也是没有阵法的。在决定明清鼎革的一片石战役中,西方传教士看到的满洲骑兵就是没有严整队列的,“他们队形散乱,手中挥舞着马刀,嘴里发出'呵呵’的呼啸声。”

然而随着清朝实现了对中国的统治,需要守卫比原来大的多的疆域,军队不得不大肆扩充军队规模,尤其是随着绿营的成立,军中的骑兵比例大幅度下降,虽然骑兵仍是清军精锐,清军却不再是一支以骑兵为主的游牧军队,而是一支满汉混编的步骑协同部队了。

清朝建立后的主要战略任务是经略西北,其主要作战对象就是那些草原上的游牧骑兵。以骑射起家的清军当然熟知骑兵的优势和战法,然而化身为中原统治者的清朝,因条件和形势的变化,也陷入了历代中原王朝的困境,无法再用游牧骑兵的战法去对付那些草原游牧部落了,于是也开始研究阵法。

清朝对中原阵法并不陌生,在与明军的直接对抗中,他们对中原阵法威力是有着亲身体验的。孙承宗在镇守关锦防线时,也像戚继光一样用车阵对付满洲骑兵,令他们吃够了苦头。所以清朝在设计阵法时充分借鉴了这种经验。

雍正时,因为大举对西北用兵,雍正皇帝就特别重视阵法,督令朝廷九卿着力对阵法的研究,奋威大将军岳钟琪根据他在西北征战多年的经验,设计出了一套车阵,即用战车结成兵阵。这种战车宽二尺,长五尺,由一个士兵负责推车,四个士兵负责护卫,五辆车为一伍,二十五辆车为一乘,一百辆车为一队,一千辆车为一营。白天行军时,用战车运载军粮物资,夜里扎营时,将战车围成车阵,用以防御袭击。作战时,派出两队前出,作为突击力量,三队随后,另外五队护卫中军,以防敌人劫营,然后围成阵形向前推进。

昭梿绘制的车阵图

雍正对这种阵法非常满意,命令满洲护军加以操练,并依此编组,成为车骑营。后来在征伐西北时,清军用这套阵法与和硕特、准格尔等部落作战,有效地克制了他们的骑兵,屡战屡胜,雍正大喜,将这种阵法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从流传下来的阵图来看,清朝的车阵是一个依托战车的混成队列,其中满汉混编,步骑交错,冷热兵器交替掩护。阵中汉军和绿营已经占了大多数编制,满洲八旗兵已是少数,出人意料的是汉军和绿营不仅有步兵,也有骑兵,而且数量不少。可见在雍正时期,也就是清朝入关八十多年后,清军已经不再是以游牧骑兵模式作战的八旗劲旅了,其编成已经接近传统中原军队,后勤保障方式也与中原军队相同,需要携带大量粮草缁重,而不是靠就地劫掠。所以此时清军的机动性已经与入关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了,作战思维也必然向中原靠拢,日益注重阵法了。

然而这种阵法也有其弱点,就是过于笨重,由人力驱动时,无法长时间连续机动。在征讨准格尔的和通泊战役中,这种缺陷被对手抓住,成为此战大败的原因之一。

昭梿手绘车阵图

满洲崛起后,女真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和通泊战役的失败,是清朝中前期唯一次真正的失败。美国中亚史学家斯塔尔认为,此战是19世纪以前清军最大的一次败仗。事实上,和通泊之战是八旗军从1593与蒙古作战以来,138年中,首次真正意义上的败仗。

和通泊战役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清军统帅中了准格尔的诱敌深入之计,导致清军在地形、气候、兵力、后勤都不利的情况下陷入对方包围;其次是清军主战装备技术落后,准格尔军大量装备了先进的赞巴拉克火枪,射程和威力远胜于清军的鸟枪,这种优势使准格尔军可以在外围对清军集中攒射,而清军无法对应回击,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清军唯一能威胁准格尔军的武器只有弗朗机炮,但太笨重,数量也不如对方的赞巴拉克火枪多,而且射程上仍然不如对方远。岳钟琪对于双方火器差距曾说:“对敌之际,我军若用子母炮击贼,而贼用此大鸟枪, 则击远更过于子母炮。况贼中之大鸟枪甚多,且行走便捷,是我子母炮击远轻便不及贼之大鸟枪。”

被围清军在苦苦支撑却援兵无望的情况下,主将傅尔丹率残余的4000名八旗兵列成车阵突围。由于这些清兵都是单兵作战能力极为强悍的索伦兵,因此准噶尔骑兵就远远围着清军的铁桶车阵用赞巴拉克火枪追射,清军想靠上去近战,准格尔军却依靠骑兵的机动性和火枪射程优势始终保持距离,迟缓的清军车阵根本不能接近。而为了防止准格尔骑兵的冲击,车阵内的清军只能不停地用弓箭和鸟枪疯狂射击,清军撤至哈尔哈纳河时,箭矢、弹药全部耗尽。此时车阵已经失去了意义,队列也无法保持了,彪悍的索伦兵只能脱离车阵各自突围,而分散的步兵在草原上遭到集团骑兵的追杀,结果可想而知,最终仅两千人侥幸逃脱。这个过程和结局,与两千年前汉朝李陵的步军遭遇大队匈奴骑兵包围时几乎完全一样。汉军结阵严密时,依靠密集的箭雨且战且退,匈奴骑兵无法逼近,一旦箭枝耗尽,阵形崩溃,则遭灭顶之灾。

和通泊大败使清军威望大损,百年来用一场场胜利积累起来的信心也遭到严重打击。战后清朝进行了总结,但他们没有重点检讨战役计划和装备问题,而是将失败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车阵的笨重迟缓,认为是车辆堵塞了道路,导致士兵行动不便,“辙乱旌靡,道路拥塞,士卒多有伤损”。此后,车阵被废,车骑营也被撤销了。

嘉道时期的礼亲王昭梿曾研究过这场战役,他在自己的著作《啸亭杂录》中认为,和通泊战役失败的原因不在于车阵,他说:“此役乃将帅骄慢,误堕贼计,未必车骑营之咎也。”由于他是宗亲,可以接触朝廷档案,因此他在书中抄录了当年清军车阵的阵形图,使我们如今仍能一睹二百多年前清军的作战模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