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之脾肾阳虚水泛——真武汤

《伤寒论》第82条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第316条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组成】茯苓 芍药 白术 生姜 炮附子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临床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临证加减】若寒饮凌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阴盛阳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药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水寒犯胃而呕者,重用生姜以和胃降逆,加吴茱萸、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刘渡舟医案】李某,男,32岁。患者为汽车司机,夏日开车时,因天气炎热,常在休息时畅饮冰镇啤酒或汽水,每日无度。至秋即觉头痛,每每在夜晚发作,疼痛剧烈,必须以拳击其头部,或服止痛药片始能缓解。

伴有视物昏花,病程已一月多。望其人面色黧黑,舌质淡嫩,苔水滑,脉沉弦而缓。此属阳虚水泛,浊阴上窜,清阳被蒙之证。

附子12克 茯苓18克白术9克 生姜12克白芍9克 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服药六剂后,头痛明显减缓,改服苓桂术甘汤四剂而愈。

【解说】真武汤,又称玄武汤。玄武为北方镇水之神,因本方有扶阳祛寒镇水之功,所以名为真武汤,用于少阴阳虚有寒,水气不化等证。《伤寒论》说:“腹痛,小便不利....此为有水气”,指出了本证的病机关键所在。阴虚阳亢者多动风,而阳衰阴盛者每多动水,这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阳虚动水,一般用苓桂剂进行治疗,如果病及于肾,阳气虚衰,心悸头眩,站立不稳,振振欲擗地,则必须用真武汤治疗。服用真武汤后,肾阳得温,而水气犹未能尽化,则又可用苓桂剂温药和之。

注: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肾主水,脾主运化,脾阳虚则湿难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而致水湿内停。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则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四肢,则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水湿流于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水气凌心,则心悸;水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若由太阳病发汗太过,耗阴伤阳,阳失温煦,加之水渍筋肉,则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其证因于阳虚水泛,故治疗当以温阳利水为基本治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