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许许|不谙世故不懂人性,仕途进步就是白日做梦

一位老兄推送过来人民日报的一篇荐文《不要欺负单位中的老实人》。此文引发包括躬耕机关一辈子的他在内的不少人共鸣,许多人感同身受、心扉刺痛。人们认为,自己正是文中界定的老实人,并缘于这样的老实人做派而仕途不顺、半生潦倒。

像列举的不和领导套近乎但积极配合领导工作、不和领导多走动但能体谅领导良苦用心、不当面恭维领导但自觉树立领导威信、不向领导表态但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不邀功表功但创造性工作、不爱看领导脸色行事而公事公办,等等,大家觉得这正是自己的写照。

其实,抛开多数人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上述每种表现的后半部分不说,倘若单纯以为心无杂念、一心为公、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得到赏识器重、提拔重用,未免天真。须知,勤勉工作,乃进阶上位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

一方面,缺乏勤政担当、突出实绩,工作干不好、做事不得力,不出成绩出漏子,是很难获得职务晋升的。因为缺乏提拔基础、支撑和说服力,且不能为单位为领导创造价值、带来贡献,不能以自身业绩为上级的进步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提拔这样的,既起不到鼓舞激励与导向作用,也无助于未来提升绩效、得到收益。

另一方面,只有勤勉与实绩,不汇报不邀功,与领导情感疏离、内心疏远,不积极靠近、主动靠拢,不与领导建立默契、鱼水相融,同心同德、心心相印,不唯领导马首是瞻、全力为领导提供服务,对领导敬而远之、保持距离,甚至我行我素、忤逆领导,进步也只可能是一个美丽的梦。

党媒基于其立场发出的呼吁、作出的提醒,同各级领导在大会上的讲话一样,必须做到倡导好风尚、弘扬正能量,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氛围与导向。但实际的、具体的情形,往往比单纯的口号与倡议复杂得多。

任何人要成功,实绩才干是基础,人情练达是保证,二者不可偏废。因为,人情合乎人性。人性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本性难移。只要是在法纪规矩范围内,人性与所谓党性原则、品德修为,便既无关也不矛盾。无论身处什么行业什么岗位,只要与人打交道,顺应人性就能风生水起;不讲人情、违逆人性,就步履维艰。

为什么会出现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就是因为人性。人性的本质是什么?自私。谁都有私心,相较于与自己不即不离的人,一般人都更愿意提拔自己人。圈子文化码头文化是触碰红线逾越底线了,但是,倾向提拔与自己相亲相近、一心一德的人,永恒是人的本能选择与行为偏好。

因此,对于提拔了自己的领导,不遗余力表达感激感恩之情,既是人之常情,更是为同领导巩固感情和自己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这方面,个人英雄主义不仅没用,反而有害。

见过不少哥们,晋升后从不知感谢领导,他的唯一反应是,这是我论资历、论能力、论实绩应得的,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就算是你应得,如果领导不同意、不帮忙,或者把机会给别人,那么你也得不到;它并不天然属于你。

本来领导经多方做工作提拔了你,他自己是高兴的,觉得笼络了一个人,十分期待得到你的正向回应和进一步的拥护支持靠拢。而你的知恩不言、若无其事、疏远冷漠,反而极大造成了他对你的失望和反感。这对于我们同领导的关系建设,对于你今后的发展,都是障碍。谁愿意栽培一个白眼狼呢?

懂不懂世故人性,表现在与领导相处效果和工作效果上也是大相径庭。比如对于领导的所谓拍脑门决策,耿直的老实人可能会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与领导唱反调,结果让领导不高兴也难接受。

事实上,领导由于站位更高、全局可见,其想法往往更科学,如同盲人摸象,他看到的是一整只大象。而下级因视野受限,想法通常具有局限性、有失偏颇。当然,领导也有马失前蹄、脱离实际、主观盲目的时候,对此,谙知人性的下属,不是犯颜直谏,而是灵活善诱。

首先在态度上,对于领导的想法和决定,始终正面积极,表达肯定赞同、拥护支持。然后结合实际提出方案,说明要落实领导提出的目标任务,需要怎样的资源条件,表示只要满足相关条件要求,目标一定能够顺利达成。通过你约束性条件的呈现,领导会主动意识到实现其想法的困难问题、不切实际,从而自觉收回成命或放弃想法。这其实是一种人际技能和沟通技巧。

立足职场谋发展,需要的是全方位的综合能力。既要求具备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还要有组织协调等管理能力;既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拥有人际交往能力。任何短板的存在,都必然制约发展、掣肘成功。所谓懂世故人性,正是人际能力的体现。

有位朋友是一部级机构直属单位的科技人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会搞科研。他出专业书、发表专业论文,总想干些有意义的事,自认为在行业内水平一流,完全能够胜任一些重大项目牵头职责。但是,单位却并不满足他想干事干大事的决心与意愿,各种领军人才和专家等称号都与他擦肩而过,他年逾五旬而时光蹉跎。他认为生态不行,他个人只想专心做学术,希望人际关系简单化,但却遭到排挤打压。

事实上,任何评选都有严格标准条件流程,也都由人依据这些规则、根据有关要求进行推荐和选拔。那么,如果不是他的实力和竞争力确实不够,那就是人的因素没处理好。而他的个人研究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人的因素没处理好,也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擅长单枪匹马、单打独斗,没有表现出组织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人觉得他无法胜任带团队做项目的职责。二是他平时光低头搞科研,与领导等接触少、沟通交流汇报少,使人对他及他的工作既不了解、情感上也疏远,所以在关键时候不会偏向他。不管哪种原因,其失意无疑都源于人际交往、人情世故的欠缺。

阿德勒说: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白居易《太行路》也说: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人人觉得人际关系不好搞。但是,搞好了就是竞争力。搞好的关键,在于谙熟人性、顺应人性。而不谙世故、不懂人性,只想做所谓老实人,仕途进步就是白日做梦。老实人,其实既是思想和行动的懒汉,在能力上也不全面、不完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