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发现单双孔蚌器,专家经过研究,破解了它们的用途之谜
距今约20000多年前,正是古猿人向智人快速发展进化的阶段,很多智慧形文物也都层出不穷,让考古专家们有时候也感到十分困惑。比如,江西仙人洞遗址中曾出土带孔蚌壳,一开始专家们还以为是天然所致,但后来经过研究却发现是古人的杰作……究竟带孔蚌壳是做什么的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我国境内,很多省市都有一处叫“仙人洞”的遗址,比如安徽黄山仙人洞,云南坪县仙人洞和湖北桃花仙人洞等,它们无一例外也都有神秘的传说。从考古发现来看,位于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最为重要,它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占地面积约370平方米。考古专家们表示,江西仙人洞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堆积层,其年代分布约距今18000-9000年,是研究新石器时代古人生活的重要遗址,并且还有大量文物出土。
早在1962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就对仙人洞遗址进行了勘察,并在此后的两年间对遗址展开了深入的发掘和研究。仙人洞遗址内的残留物种类繁多,专家们首先清理出了20多处灰坑,并且在灰坑中还出土了大量兽骨,经过鉴定有野鹿,鱼类,野狼和猿猴等等,说明当时的古人已经在用火加工食物。
除此之外,还出土了各种石器,比如石棒,石盘和石锥等,甚至还有骨器制造的鱼钩,由此可见仙人洞古人当时已经学会了钓鱼。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们还发现了人体化石,其中有两个是成年男女,另外两个则是幼儿,推测这是原始社会最早的“四口之家”。不过,让专家们感到费解的是,还有一些带孔蚌壳十分诡异。
蚌是一种蛤类水生物,具有坚硬的外壳,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也多有出土。然而,考古专家们在江西仙人洞发现的蚌壳都有奇怪的孔洞,经过仔细地观察和研究,蚌壳上的孔洞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打凿的孔,孔径约3厘米,而且内沿也十分粗糙;还有一类是对钻的孔,孔径约1厘米,内径相对光滑平整。对于蚌壳上的孔洞,还有数量之分,有的是单孔,有的是双孔,甚至还有一些有三个孔,让专家们十分纳闷。
值得一提的是,出土蚌壳的边缘都有明显的摩擦痕迹,因此专家们推测这是古人长期使用所致,不过他们究竟用来做什么却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后来,专家经过研究,推测单孔的蚌壳是一种蚌耜,类似现在的小铲子,用来刨坑或者掘土,然后播撒种子;双孔的蚌壳则是一种蚌刀,用来收割水稻,或者切割猎物。
专家们为了验证这一推测,还特意做了一些实验。首先,专家们找来一些大小类似的蚌壳,按照古人的方法在蚌壳上钻一个孔;然后,又找来几根粗细均匀的木棍,并且在木棍上也刻出一两道凹槽;最后,用细藤条穿过蚌壳洞将它绑在木棍上,再反复缠绕几次系好。紧接着,用单孔蚌耜掘土,发现还十分轻巧省力。
对于双孔的蚌壳,专家们也仿制了几件,然后找到一片稻田尝试着用蚌刀割水稻,在一开始专家们操作起来还十分笨拙,而且蚌壳握在手里也很容易滑掉,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割不下来多少。于是,专家们仔细琢磨,才发现了古人蚌壳中的奥秘,首先是蚌壳上的孔洞要大,能够让大拇指和中指穿过,这样就能将蚌壳牢牢的握在手里,然后还要对蚌壳的刃部进行打磨。最关键的是,在切割水稻的时候,一手要揪着稻穗往前推,另外一手握着蚌刀往后拉,这样一来前后合力就能轻松切割水稻。
经过不断的尝试,专家们也掌握了蚌刀的使用技巧,虽然效率远远比不上现代化的工具,但是在当时却已经是很先进的生产工具了。另外,对于一些体型较小的蚌壳,虽然也有孔洞,但是专家们推测它们不是劳动生产工具,而是一些装饰品,比如串在一起当作配饰挂在脖子上,也可见那时古人已经萌生了爱美之心。
现如今,江西仙人洞遗址已经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有无数的专家和学者前往考察,因为通过它得以了解远古时期先民的生活状态,不过很遗憾那时还没成熟的文字,否则所有的文物谜团都能迎刃而解。
参考资料:
《仙人洞与吊桶环》作者: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