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更新,你该拥有这些“意识”!

01
楔子
最近几年,最时髦的建筑语汇之一可能就是“城市更新”,形形色色的人员都参与其中,有开发企业、建筑师、时尚人士、空间运营商等等。就连“同济大学建筑系2020毕业设计作品展,也多数是城市更新的课题方向。
这两年,良子有幸参与不少的城市更新项目,所以有一些体会。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是从“意识层面”谈对城市更新的理解和问题发现,可能有点“假大空”的味道,还请多海涵。
02
名词解释
先来说说什么是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
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1958年8月,在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对城市更新作了有关的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对于街道、公园、绿地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范围很宽泛,主体也很多。可以是既有建筑物,也可以是既有空间,还可以是既有的公园绿化,更可以是任何的设施。
城市更新在更大的范畴上还包含“人”,是人和城市的互动活动
03
设计思维

“设计”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所以民众一直希望设计师要有创意,敢于“天马行空”。出来的作品都是夺人眼球的,甚至是让人惊掉下巴的。
但在城市更新这一设计活动中,我们应该对城市里的这些“既有”保持最大的敬畏之心。“它”也许是某些人的记忆,甚至是一代人的记忆,对于其价值要充分评估。
And you're gonna tear all the houses down?
Ann lived there, Ron.
That's Ann's old house. That's my best friend's old house.
That was the house where I put on my wedding dress the night I got married.
That is the house where April and Andy met for the first time.
另外,城市更新的活动与新建项目不同,不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它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所以更应该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城市更新与其说是天马行空的创意活动,不如说是既有的框架下提出的“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又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设计师更需要有“以人为本”的意识,抱着“敬畏之心”去创作

04
经济思维
城市更新除了满足民众对于现代生活的需求之外,还是很重要的一项经济活动
我们建筑师群体经常抱怨:”城市更新的项目算不过来账。“良子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感受。城市更新的项目因为涉及的方方面面比较多,耗费的设计人力会远超新建项目。再加上一样不少的审批流程,真的是”一个项目落地要脱一层皮“。
不光设计师,其实我们的政府财政在”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最大的城市更新上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所以在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到了”资金各方共担“的问题。
城市更新的经济意识不是提“困难”,而是要提解决方案,我举例说明下。
案例一: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免费加装,有偿使用
闵行区疏影路1020弄东湖花园小区加装电梯的新模式:电梯完全由第三方企业出资安装,楼栋2层以上居民只需按比例承担每年使用费,最低居民每月只需付68元,无需再付其他任何费用。
原来的模式,需要居民一次性拿出好几万加装电梯,居民或多或少都有些“肉痛”。而这种新模式就好比是分期付款,显然更容易被居民所接受。
电梯厂家通过相关部门的补贴,居民缴纳的使用费加上后期在电梯内的一些广告经营收入,足以把所有成本完全覆盖,并且还有盈利空间。
案例二:
老旧小区屋顶加层:“6+1”模式
早在2012年,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张农科就在北京市人代会上举行的“老旧小区节能保温抗震加固综合改造”新闻发布会介绍,根据实验测算,经过抗震加固改造的楼房,一般可在上面加盖两层。这两层可以作为政府的保障房使用,并通过加层新增房屋的出售,筹集改造资金。
2016年7月16日,王健在上海永联房地产等单位支持下,在上海召开了我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加层加梯)模式研究研讨会。研讨会以航天新苑为例,探讨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市场化模式。办法是:顶楼加建一层出售(老旧小区很多位于城中的好地段),销售资金作为综合改造资金,不需要政府财政补贴,也不向居民收取资金。
上海还有人大代表提出了更激进的建议:在现有6层楼的房屋上加两层轻型结构,把居住底层和二层的居民搬至七层八层,腾出的底层可用来停车或作为社区服务中心等,二层可用于出售。
社会资本对于进入老旧小区改造有强烈的意愿,钱并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于政策。
领导希望先试点,否则没有制定政策的依据;执行部门则希望先给政策,否则无法可依。出现了“相互等”的现象,而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却日益增加。
虽然“6+1”模式未必能走得通,但是城市更新里的经济意识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05
跨界思维

前文良子提到:“参与城市更新的主体很多”,而城市更新的项目有大有小,多数项目都属于微更新。
所以对于小项目的“操盘者”来说,需要的综合能力会比较高。不光需要懂得怎么改造,还要洞察各方的诉求,更要学会“传播”(吆喝)。
上图是网红的东梓关村回迁房项目。建筑师孟凡浩和这个村子双双成了”网红"。
东梓关村位于杭州富阳场口镇西部,因郁达夫同名小说而著名。明清时期,作为水陆交通的枢纽,东梓关村也曾兴荣一时,文脉悠远,底蕴深厚。
可随着水运航道和农业的双双衰败,这个曾经繁盛一时的历史文化村落也日益凋敝。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空心化愈发严重,破败萧索、人口外流,居住人群年龄结构单一。
如何在固定面积下,以低成本实现更高品质的新杭派乡村人居环境,这是摆在孟凡浩面前的课题。
在整个过程中,建筑师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解决了成本的问题;通过与村民大量互动,赢得了村民的理解,解决了方案从不接受到接受的问题;通过自身网红的身份,给这个村带来大量的“流量”,解决了村子被社会认知的问题。
所以,一个操盘者不仅是一个工程师,还是一个媒体工作者,更是一个社会学者
他一直在接触“新鲜事物”,所以要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他一直在“恐慌区”探索,所以必须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
他一直在各方之间“斡旋”,所以必须具备高超的外交能力;
他一直需要深入”现场“,所以需要”悲天悯人“的情怀;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设定“,而”走出去“是打破局限的唯一出路
培养”跨界的意识“,多数时候也都是被问题逼出来的;而跨界的能力则是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的。
06
运营思维

城市由建筑、公园、道路等一系列的要素组成,又是由人和“物”组成的,所以城市是一个系统,要素会流动。
我们不能孤立的把“城市更新”当成是设计和改造,更应该把城市更新作为“运营城市”的一部分。
比如说
一个建筑空间,改造初期我们可能只给它定性,而不定量。但当改造完成,交付使用时,就会发现这里不好用,那里很鸡肋。这就是在伊始,没有带着运营的思维做策划和设计,留下的后遗症。
再比如:愚园路墙馆(上图)
愚园路是上海市中心最具历史文脉的老街之一。愚园路墙馆是一座为路人设计的美术馆。设计者希望营造一种瞬时沉浸体验,因此构思了这座总长5.2米,紧贴墙面,占地不到1平米的超薄美术馆。
在墙馆的人眼视高处,设置了一条长4.2米、高30毫米的玻璃槽,玻璃槽内部是一个放置展品的光腔。路人通过发光的细条形窗向内窥视,以完成对馆内艺术品的欣赏。
虽然是一个很小的装置,却给城市生活带来了“有趣”的体验,这就是运营思维。
以前我们往往把城市想的很强大,在城市这个大的孤岛上,我们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包括我们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艺术创作等等。而我们的规划、设计也都是依托于这个前提去理解和实施的。
但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我们突然发现:城市可以很庞大,可以无所不包,但每一个城市也会有“失灵”的时候。恰恰是城市原来的优势(人口聚集,功能复合,规模效应)带来的“脆弱性”。
所以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为未来发展预留一些可能,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城市这个系统是动态的,只有当它富有“弹性”的时候,才能应对不可抗力带来的“突发事件”。
07
结束语

2007年全世界已有33亿人生活在城市,超过了全球人口总数的50%。到2030年,比例将上升到60%。
在城市里,不管你是一个使用者,还是一个建设者,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对城市的变化起着“微不足道”的作用。而恰恰是一个个微不足道的个体,组成了城市这个系统,推动了城市的更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更新和每个人休戚相关,我们都是“亲历者”,也是“缔造者”。
2010年世博会,上海提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
正是因为城市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的特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使得人类文明的成果得以流传。
正因为城市在不断的更新、永未建成,所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