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九如巷风雨四十年

苏州姑苏区的九如巷座落子城内(子城范围是风凰街十梓街锦帆路干将路方块内)五卅路最南端,小弄堂东出口的马路对面是大名鼎鼎的民国建筑同德里,弄堂出口的北侧是苏州市工商联合和总商会,出口南侧不远处是一家开了至少二十五年的水果店,九如巷的西侧靠北一头通体育场路,可以连接锦帆路(章太炎故居),靠南一头出口是老的社保局(北侧围墙内是最老的劳动局和经委),九如巷西侧尽头有一个老的寺庙。
九如巷之所以出名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张家老宅吸引民国粉,子城内的民国建筑很多,但大都是独幢的民国建筑,也有连着二幢的,比如老的公园派出所就是二栋南北前后,张家老宅是前后三栋连在一起,从九如巷一直南北排到体育场路(如上图),在民国年间气势不一般,第二个原因是张家四个才女个个嫁给了民国才子,其中一个嫁给了作家沈从文,一个嫁给了语言学家周有光,第三个原因是张家曾办过乐益女校,张闻天,柳亚子,叶圣陶,匡亚明都在该校担任过老师,苏州的第一个中共独立支部即诞生在乐益女中张宅。
九如巷的东侧路口边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直就很热闹,一直有苏州的民国遗老遗少去边上苏州市委统战部和工商联办事,有要求落实政策的,有问补办公私合营股息证明的,后来一度八大民主党派也在那里办公(现在搬到老的苏州市委大公园隔壁),再后来那里变成了苏州总商会,一时间改开后的苏州民营企业家去那里碰头的比较多,造了二栋三层楼房,中间用裙楼连接,因为贴紧张宅东面,正好把张家老宅给完全挡住了(从五卅路再也看不到了),再后来那里变成了苏州建设总公司,一度来的都是工程队老板,他们经常开着豪车占道人行道(现在依旧),跟这片人文气息很浓的街区格格不入。
有一段时间九如巷东侧门口还开了一个影视学校,老有时髦的宝妈带着孩子来这里做童星梦,偶尔也经常有摩登的女子出现在路口左右顾盼,想让导演注意她的美貌。
九十年代九如巷东出口又有围棋爱好者开了一个南山棋院,苏州的围棋高手很多都来过这里二楼下过围棋,喜欢围棋的父亲每个星期天接送孩子来这里学围棋,他们下楼抽烟等待孩子的时后正好跟隔壁送女儿学表演的辣妈休息时形成对景。
二千年以后九如巷东侧突然开了一个歌厅,据说收费比其他歌厅低一点,于是每天晚上八点开始就有不三不四的化浓妆女子出入九如巷东侧楼上,好在歌声不算响,并没有影响邻居入睡,又过了几年歌厅楼下突然挂了一块苏州足球协会的牌子,未来这里将会有一批苏州的足球健将出入。
上世纪七十年代九如巷中部突然造了二栋三层楼房,新搬来了24户人家,打破了九如巷的静寂,是房管局分配给苏州老市民的,这二栋房子有自来水但没有洗手间,跟周边的环境格格不入,跟左右的农业银行和社保局新房子落差很大。农业银行曾经想动迁这批居民,因为面向十梓街的一楼四户人家是门面房,要价高后来没有谈成,但社保局乘机在社保局办公楼和九如巷三层楼房之间自作主张造了一个违章电动车车库,切断了道路,直到今天社保局搬走也没有恢复几百年可以行走的小路。
社保局封路后九如巷一度更加安静,因为行走的人少了,但是直到有一天平安寿险团队进驻九如巷西侧尽头二栋房子后小巷又热闹了起来,每天有寿险业务员在小巷尽头平安公司车库内停自行车和电动车,人来人往车流不息,再后来平安寿险团队迁移到干将路去了,这里变成了一家连锁酒店,一下子又安静了起来。
今年九如巷又迎来了它最热闹的年份,因为北侧围墙内所有的五层楼房和二层楼房全部拆除(除张宅外已经被拆除),这里将建一个苏州新党校(九如巷一批一九四九年前建的瓦房已经拆除),用张闻天苏州独立支部原地址的红色资源引领苏州的干部不忘初心,再出发再来一个激情创业的年代。
但愿建设党校的领导能放过九如巷墙角的一大片紫藤和攀援植物(不影响党校的绿化布局,在墙角跟大雪松一样只添分),它们花开的时候能够见证九如巷从民国到今天的曾经的热闹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