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树备——海峡两岸的摆渡人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一湾海峡,虽然水是浅浅的,但是沟却是深深的。

一道鸿沟,如一条楚河汉界的沟壑,把一块完整的土地割裂为一大一小的两片。

金瓯伤缺的历史,催生了海协两岸的两个民间组织: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1991年12月16日,一个名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社会团体法人在北京诞生。而在此之前,1990年11月21日,一家民间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台湾成立,并于1991年3月9日正式挂牌运行。

随着海协会浮出水面,一位外交家的身影进入两岸人民的眼帘,他就是原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驻美国使馆公使唐树备。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在首届和第二届海协会领导班子中,作为会长汪道涵的主要副手,时任国台办副主任的唐树备兼任常务副会长,谱写了为中国统一大业而竭尽全力的精彩人生。

汪道涵、唐树备在任期间,在两岸关系史上写下的浓墨重彩之一页,无疑是由“汪辜会谈”确定的“九二共识”: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后来形成“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即“九二共识”。1993年4月,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会晤,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8年10月,辜振甫与汪道涵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汪辜会晤”,双方达成包括两岸继续进行政治对话及汪道涵应邀访台的共识。

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于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是海协会、海基会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四十余年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引起了两岸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会谈的两张历史性照片中,分别站在汪道涵和辜振甫身后的唐树备,对会谈的成功做了坚实的铺垫工作。诚如学者撰文所言:“汪辜会谈”得以顺利开启,“唐邱(时任台湾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洽商”则是功莫大焉。随后的“焦(时任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焦仁和)唐会谈”,对落实第一次和推动第二次“汪辜会谈”同样是功不可没。

由于“书”的牵线,使我最早与中央台办结了缘,结识了中台办副主任王今翔和主任杨思德。认识唐树备应在中台办与国台办合署办公之后,记不清是什么机遇得以与他邂逅相识,或许是老朋友、国台办专员许家现的介绍。一介“书”商本来与国台办、海协会挂不上钩,偏偏爱管闲事,招来了一些涉台事务,在万不得已时就只能求助于唐树备了。在数次联系和接触中,唐树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有常人之情感,无高官之架子;二是处理问题果断明确,预测前景高瞻远瞩;三是既有松的原则性,又有柳的灵活性。

被誉为“画虎能手”的石愚,是我们出版社的特殊员工。1991年10月,在台湾举办方的不懈努力下,他获得了首位大陆画家赴台举办个人画展的机会。当10月19日晚石愚从首都机场启程赴台时,由于缺少一份国台办的批示,被海关阻拦。我接到他的紧急来电后,当即给唐树备家里打去求救电话,面对这一难题急事,唐树备果断作出决定,对我说:“老谢,事已至此也只能同意你先斩后奏了,我马上通知海关放行,但正告你下不为例!”从而使石愚顺利过关到达台北,首位大陆画家在台办展也得以旗开得胜。

我的良师益友、人所共知的“糖豆爷爷”顾方舟,以完成一颗糖豆拯救千万个生命的神圣事业,凝聚成一句“一生一事”的名言。唐树备也同样以毕生致力于两岸统一的“一生一事”,使他成为数以千计的部级领导中最负盛名者之一。在我退休以后,与许家现一起,依旧与唐树备保持着密切联系,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因此从工作层面升格到师友情谊。唐树备曾应邀参加过我组织或主持的两次活动——2006年12月10日第九届中华民族之腾飞研讨会及2010年6月19日北京会稽山酒会,他的光临自然受到与会者热烈欢迎。尤为难得的是,与时俱进的唐树备居然能熟练地使用微信,不仅使他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而且也使我们能经常进行交流,而他的同龄人许家现则只能自叹弗如了。

尽管此后国台办、海协会的领导班子多次易人,但首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已经成了两岸关系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汪道涵早于2005年仙逝,而精神矍铄的唐树备,至今在回顾和记叙一段珍贵史料的同时,继续在为反独促统事业呐喊助力。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在两岸同胞的心目中,唐树备正是一位永不退休的在海峡两岸摆渡的老船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