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故乡》,寻找鲁迅魂
又一次重读《故乡》,回味无穷,感慨系之——一篇仅仅五千字的短篇小说,却在现代文学史廊上留下了悠久的回声。
在别了二十余年后,鲁迅回到了故乡。“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就这样,鲁迅于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母亲等人到北京居住。从《鲁迅日记》可知这次搬家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添了些钱,买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11月修葺完毕,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老家,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大约住了20来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29日中午抵达北京,“下午俱到家”。往返大约29天。
从此故乡没有了容鲁迅安身之地,他也就再无返乡的时日。离开故乡后第三年,鲁迅在1921年1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上,发表了他的小说《故乡》,表达了一个彷徨于异乡的游子对于故乡的眷恋,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又对“没有一些活气”的故乡充满伤感、沉闷之情。
一生以唤醒国民心灵为己任的鲁迅,在与少年好友闰土久别重逢,以及在“豆腐西施”杨二嫂闻讯而来时,看到活泼可爱的小伙伴已经变得那么凄凉、木讷和隔阂,目睹曾被欺凌与被损害的小私有者却变得如此庸俗、贪婪、尖酸和刻薄,使他深感无奈和失望。“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就这样,带着无比沉重的心情,听着船底潺潺的水声,鲁迅悄无声息地走上了自己的路。
然而鲁迅对故乡对国家的未来并没有因此而绝望:“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诚然没有了老屋住宅,但他以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故乡》,将自己的魂永远地安放在故乡小城了。
自1959年秋离家之后的六十年中,我曾不知多少次回乡。每次只要稍有空隙,就必去参观鲁迅故居和景仰伟人,因此也可以说见证了鲁迅故居不断外扩内建的过程。眼看故居变得愈来愈大,最后成了一大片原不属于鲁迅自家的鲁迅故里。故居是特指主人曾经居住过的房子,而故里的释义就比较广泛了,可以泛指故乡、老家,因此整个绍兴城都可以划归鲁迅故里。
其实定义的改变只是量变,而带来的性质改变却是质变。在后人的眼里,鲁迅真的应验了杨二嫂的那句无稽之谈——“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由此在参观中我常耳闻外地旅游者惊讶地议论:“鲁迅家那么大,当年一定是大地主!”“难怪有钱到日本留学!”可是大多数并未读过鲁迅作品的旅人,何尝了解“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他们更不知道鲁迅是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
带来的更大副作用是,鲁迅故里不复是安静地存放鲁迅魂的地方,而是成了无数海内外旅客们欣赏小桥流水、参观民俗风情和购买土特产品的闹市,熙攘往来宛如五十年代的大善寺前。而真正的鲁迅“故居”却悄悄地躲在大景区的一隅,游客们只是过路时顺便瞅一眼。我曾在英国参观过莎士比亚故居,故居在小镇的亨利街北侧,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房子内仍然保留着许多古旧家具物件。这座16世纪的老房按原样一直保存至今,慕名而去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才是虔诚地专程为参拜莎翁而去。
作为旅游者自然希望亲眼目睹更多更好的风景,而地方旅游行业当然也要考虑经济效益,但两者之间的利弊关系尚需做全面周密的考量评估。对于鲁迅故里的改建扩展,总的来说应该还算过得去,并没有脱离绍兴的本土色彩。相形之下,现在对许多开国元勋、高级将领们的“故居”(还有他们的陵园),则几乎千篇一律地围建成规模巨大的“庄园”和装潢华丽的“宫殿”。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违背老革命家的初衷和意愿,而且更是劳民伤财,侵占大量耕地。实际上在某座县城乃至一个乡镇,这种一花独放——何况还是一朵人造的塑料花,难道真能吸引众多游人、创造“GDP”的新高峰吗?
我曾与朋友一起参观过占地面积1200多亩的刘少奇故里景区,看到那富丽堂皇的碧瓦朱檐,不敢相信这里竟是“探访革命圣地 ,传承红色圣火”的教育基地?此景此情,不禁又使我联想到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的故居。在世界文学史上,把鲁迅比作中国的莎翁,我想不会有人提出异议。但在世界现代史上,公正地说,刘少奇的地位怎么也无法与华盛顿相提并论。可是两者“故居”相比,即使不能说天壤之别,却也是小巫与大巫之差了。更何况又称为弗农山庄园的华盛顿故居,是真正属于这位美国第一任总统自己的私家庄园。
鲁迅故居存储着不朽之作《故乡》,更存放着永垂竹帛的鲁迅魂。我每次去鲁迅故里,既无心观赏假山花桥,更无意购买纸扇干菜。我(以及不少像我一样的恭虔者)远道而来,是特地前来景仰一位伟人,祭奠一个英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