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高温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台风? | 不精读闽南语日刊
小 力 彑
-⚉-
夂 小 彑
第
63
期
这个周末,想必闽南的朋友们都十分的…不好。一个字,就是“热”。小编本来总喜欢跑到外面四五路走,但是这几天是在空调房里面隐居了——温度直线上升,甚至一度飙升到三十八九度,这就真的是很奇葩了🤷♂️。
到底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一般认为,台风会带来风雨,并因此带来气温的下降,但其实,这是一种十分片面的看法。
台风不是一团下雨的云,而是有其自身结构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台风眼,台风的这个部位,其实就是风平浪静不下雨的;而在台风的外围,存在着一种名为下沉气流的现象。在这个区域,来自台风内部的气流不断的下沉,使得当地的水汽无法上升,形成足够的云,长驱直入的太阳光加热了空气,导致整个闽南地区变成一个大蒸笼🔥。
那么遇到台风下沉气流导致高温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首先,我们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能待在室内就尽量待在室内,不要在热得冒烟的时候到外面蹦蹦跳跳,如果中暑了,要及时看医生吃药,平时喝些茶饼是不错的;同时我们也要留意有关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看到了预警,就应该做好准备。如果因为工作的原因,必须要在室外,长时间逗留,那一定要多补充水分,谨防中暑。
今/日/作/者
耶律楚材
《不精读闽南语日刊》是“说咱闽南话”推出的词语教学类栏目,每天为您呈现最新政经、科技、娱乐热点的闽南话说法,由经常思考方言问题的泉州籍中文系学生耶律楚材主笔,并开放读者投稿。
现在许多人谈到方言的继承都喜欢往传统文化的方向想,但其实这反而可能害了方言。我们认为,如果过度将方言同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捆绑,会造成严重的刻板印象。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被使用,这就要求语言必须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能够表达和体系时代发展的新型态,而非仅仅应用于传统的生活。所以,《不精读闽南语日刊》应运而生,我们希望开拓母语的现代使用空间,让母语永远年轻。
为了规范和系统,我们采用的口音是基于泉州市区的语音系统,泉州市区的口音是泉州市较为有影响力的口音,且能容易地折合为泉州市内其他区域的口音:通常只需改换具体的调值或个别韵母。根据语感,大多数的泉州方言母语者都能做到这点。拼音系统我们采用的是国际语言学界通用的国际音标。
(我们欢迎和鼓励厦门、漳州、台湾等其他闽南语地区用户使用APP,上传基于自身口音的作品,今后我们也将继续拓展APP字典及其他内容的不同地区口音版本)
(目前投稿以泉州地区口音为主,其他地区用户投稿时请务必注明您所来自的地区,方便我们组织审核)
图文制作:耶律楚材
排版:飞天小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