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王海洋作品丨永远的韶山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韶山,伟人的家乡,一个神圣的地方,早就心向往之。心中不知多少次描绘过它,可因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
近期央视热播的《恰同学少年》,再次勾起探寻一代伟人足迹的欲望。
五一过后,终于成行。一路上欢声笑语,兴奋不已。十多个小时的路,毫无倦意,两眼盯住窗外,欣赏着路边的风景。
过了信阳,路边是起伏的山陵,不时看到一片片青翠的竹子,给人以惊喜。山岭上长满树看上去虽不是很高大,但也郁郁葱葱,十分茂密。不像我们当地的山岭上,光秃秃的,树都长不起来。
过武汉,到长沙,很快来到我们此行目的地——韶山市。
南方的住所与北方不一样,他们的住处或坐北朝南,或坐西朝东,或坐南朝北,或坐东朝西,方向不一,依地势而建。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围墙没有大门,门前是开放的,通向四面八方。
韶山可能是我国最小的市,街道很少而且不长。街中心有一高岭,依势建起一个公园。公园里灯火辉煌,当地人在跳舞。公园中心耸立着一尊毛主席塑像。
到韶山有一个感觉,到处可以见到毛主席的身影。一下车迎面而来的是纪念品商店,商店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毛主席塑像,或铜或塑料或镀金,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早上起来,沿中心大街来到韶山烈士陵园。烈士陵园依山而建,拾阶而上,登到山顶。山顶上有一个圆形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里东面耸立着毛主席一家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六位烈士的铜像。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韶山市区。一处处小区星罗棋布,一座座高楼与座座山峰相依相连,韶山市青山环抱,美丽神圣。
吃过早饭,半小时左右来到韶山冲。看到一处坐西南朝东北的民房,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毛泽东的故居。
故居是典型的南方建筑,有院落没有围墙、没有大门。来到这里一看,就知道为什么叫韶山冲,它是在一个山谷冲积处。故居门前有两个池塘,故居后面紧靠韶峰。
导游介绍说这叫前有照后有靠。前有照就是前面有水,后有靠就是后面是山。按照风水先生所说,是一处好风水。我知道这不过是后人牵强附会而已。
来到故居前还不到八点,没有开门,导游带我们来到故居对面一处展览亭。橱窗里,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参观毛主席故居的照片,主要是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照片。导游介绍到,毛主席诞辰110周年庆典活动时,当运送主席铜像的汽车经过井岗山时,突然无缘无故地坏了。停了一晚上后,车子又不明不白得好了。毛主席的诞辰是12月份,满山杜鹃竟神奇开放,天上日月同辉,整个过程都充满着神奇。听得我热血沸腾,这些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它是人民对主席爱戴的一种表达,是对主席敬仰的体现。
闹嚷嚷热闹起来,一会儿功夫,故居前排起了长队,有老人,有少年儿童。我们跟着队伍后面缓缓前行。
毛主席故居一共16间土坯房,其中外面两间和客厅半间不是主席家所有,属于毛家所有的有13间半。从客厅进去从后门出来,参观了毛主席父母卧室、毛主席住室、厨房、杂物房、粮仓等房间。过去的床铺、家具古色古香。从房间和家具来看,主席家在当地家庭状况还不错。
来到铜像广场,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毛主席铜像敬献了花篮,向毛主席铜像三鞠躬。广场上游人如织,纷纷照像合影。广场上西北角有一处专门卖花篮的,最便宜的花篮也要300元钱,一天至少要卖百十个花篮,每天都要卖几万元。一会儿功夫毛主席铜像前摆满了花篮。
我不禁感慨,毛主席一生都在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去世以后仍然给家乡人民带来了滚滚财富。整个韶山冲到处都是游人,甚至还可以看到外国游客。
来到“西方神秘山洞”——滴水洞,主席59年和66年回家时住的地方。毛主席的床铺独特,一边高一边低,巨大而独特。见识了能抵抗核爆炸的防空洞。参观过程中始终是闹闹嚷嚷,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有时连导游的大声讲解,也听不清楚。
参观了滴水洞,大多人都已累了。传说毛主席爷爷的坟风水好,很想一睹风采。
我和几位有兴趣的同事,沿着铺好的台阶拾级而上。越往上走坡度越陡,有时往下看就是悬崖。山上茂林修竹,竹子有碗口粗。问问下山的游人,还有多远?他们说,快了。
打起精神继续前行,经过几次小憩后,来到山顶虎歇坪。毛主席祖父的坟茔,就在这不大的虎歇坪上,依山而建,如今已和山峰浑然一体。如果不是有墓碑根本看不出有一座坟。可能为了方便游客,在毛主席祖坟旁修一平台,平台上有两只卧着的石虎。站在高高的平台上,极目远眺,周围是青山环抱,风景秀丽,真是一派好风光。
据说,蒋介石听说主席的祖坟风水很好,派何键来到韶山,挖毛家祖坟。在当地群众的保护下,他们几次都没有找到真正的祖坟。
毛家人在那样的年代竟然会选中这个地方,这么高的坟地实属罕见。在那样落后的时代,他们竟然把坟埋这么高。现代人空着手爬上来,累得气喘嘘嘘,真不知当时他们是怎样把棺木抬上山的。
下得山来,在滴水洞广场上看到景区导游图,发现毛主席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坟茔分别在龙头山的两侧,更觉神奇。
下午,参观了宁乡县刘少奇的故居。刘少奇的故居前也有一小池塘,后有一小山包。房子有二十多间,比毛主席家的房子要多。按照导游说,毛家是富农,刘家是地主。富裕的家庭条件为他们走出大山奠定了基础。走出大山,开阔眼界,接触新世界,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第二天,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书院在湖南大学校园内。来到书院门前,门前已停了许多大巴车,都是来参观的。导游介绍说,湖南大学是没有校门的,和另一所大学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按照一些人的说法,这不够规范,界限不够分明。也许正是这不讲规范、不分界限,敢于创新,才润育了大批仁人志士,才形成了湖湘文化。
千年学府内,名人荟萃。前些年,在报纸上看到,北大清华在为游人增多而苦恼。如今站在书院,我感到它的博大精深,它的开明和开放。一种文化的形成是千年的积累,一个家族的兴盛也需积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积善成德,大道兴焉。
从千年学馆的开门办学,开坛授课,到如今大学没有校门,校园内游人如织,这是何等的开明、开放。
为什么湖南会出现那么多彪炳史册的人物?湖湘文化的滋润,促成了湖南人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实事求是、创新改造等性格特征,造就了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盛景。从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到屡败屡战的曾国藩,从敢打硬仗的左宗棠,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谭嗣同,从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宋教仁、黄兴,再到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先行者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等等一大批的人物,他们身上无不体现着湖湘文化中开拓创新、经世致用、坚韧强毅的独特文化典型。
作者简介:王海洋,男,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协会员,遂平县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在河南日报、河南新闻出版报、河南经济报、青年导报、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天之中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二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