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下一个文学高峰【作者:刘宝田 邹宗德】
楹联,下一个文学高峰
刘宝田 邹宗德
像连绵的群山之上耸峙珠峰,我国文学史上,已经耸峙着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六大文学高峰。春秋战国时期思想自由、百家争鸣,诸子散文似草长莺飞,百花烂漫,形成了中国文学的第一高峰。赋最早作为一种文学样式,首先在战国后期的楚国萌生。到了汉代,疆土辽阔,国力强盛,与此赫赫大观相适应的洋洋洒洒的赋便如雨后春笋竞相生长,形成了第二个文学高峰。
中国是诗的国度,到唐代,诗歌走过了漫长的里程,进入一个辉煌的高峰。到了宋代,商品经济萌芽,市井繁华,便于传唱的词很快形成了一个新的高峰。尔后,随着生活的复杂化,社会矛盾的多元化,在诗、词的基础上,文坛又出现了曲,并在元代形成高峰。明清时代,以四大古典名著作为标志,形成了小说的高峰。也有人说,清代和民国时期是对联的高峰,但我们不敢苟同,因为其时对联的理论尚未成熟,作品亦未能广泛流播,文人们视自己的对联作品为雕虫小技,不敢堂而皇之地收入自己的集子里。这样一种氛围,根本不是高峰气象,高峰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一、文学高峰出现的条件和标志
(一)时代的呼唤
文学来自生活,来自当时,是时代的产物。所以,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元戏曲考》)如果一个时代的物质、精神生活的发展与文学发展的自身走向比较接近和吻合,其文学就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一种谐和现实的体裁来表达生活,出现兴旺的局面。散文是最能表达活跃思想的文体,先秦的土地便盛开这种争鸣的散文之花;兴盛的国运与比较开放自由的政策,加上诗歌自身长期的积淀,使唐代的国土茂盛着诗的森林。商业兴起、都市繁荣,歌舞升平、饮宴享乐,使宋代有市井处便有词的咏唱。反之,文化大革命时期就只能看样板戏,其它文学形式都没有施展的余地。
(二)呈现成批的优秀作品及其经典
一个文学高峰到来之时,佳作如林,经典璀璨。经典,是人类文化的光辉结晶。经典的独创性、不可替代性、思维的高度与深度,都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纵观文学史,哪一个文学高峰没有大批的优秀作品和经典流传?
(三)涌现成批的优秀作家及其代表
同时文学高峰到来时,必然名家迭出,虹霓焕彩。翻开一部《全唐诗》,就可以读到那时的诗人,如满天的繁星。而三李、二杜、一白、二王等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应当说,高峰是由一大批优秀作家以金字塔的形式堆垒起来的。空中楼阁式的高峰是不存在的。
(四)出现多种多样的风格流派
文学流派的出现,是高峰鼎盛的现象。阅历、智慧、环境、情趣比较接近的作家群,便自然涌入同一流派之川里。“茫茫九派流中国”,一种文学体裁的长江便浩浩荡荡前进。一枝独秀不成林,万紫千红总是春。唐五代后,词迅速发展,风格、流派异彩纷呈,如天女散花,五彩斑爛,高峰自然崛起。
(五)广泛深入的群众影响,氤氲成浓郁的时代氛围
文学的高潮犹如我们看演出时的鼓掌,掌声最热烈的时候就是高潮,稀稀拉拉的掌声不是高潮。文学就犹如台上的节目,没有群众最热烈的掌声,也不能说它已经达到了高潮。高潮是以群众作为基础的。没有广泛深入的群众参与,影响是一句空话,艺术氛围是一块画饼,高峰是心造的幻影。
(六)广泛认同而成熟的理论体系是条件也是标志
任何文学高峰的出现,都是在众多作家经过长期创作,写出大量作品,逐渐认知并且掌握这种文体艺术规律的时候。先秦散文,是诸子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争辩的产物。思想各执一端,文章精彩纷披。因为要辩理,“其基本趋向,就是从简约到繁富,从零散到严整。愈是后期的著作,篇幅愈宏大,组织愈严密”(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繁富、严整、宏大、严密,就成了众所认同并遵从的要求。于是,先秦散文盛极一时。
汉朝建立,楚人主国,国力蒸蒸日上,一种脱胎于楚辞导致散文修辞化的文体,呈现出一种与政治呼应的宏伟气势与巨大美感,这便是赋。赋从南方诸侯国出现,经汉武帝提倡,流播全国。“文辞所被,夸饰恒存”,“宋王景差,夸饰始盛。相如凭风,诡滥愈甚”,“语環奇,言峻极”(刘勰《文心雕龙》)。铺扬张厉,容与浩荡,对仗铺排,轩翥奋飞。作家都重视这些特点,读者推崇这种风格,皇上欣赏这种文风,于是赋如钱塘之潮涌起。
至于诗,至唐时格律规则已成为共识,大家带着镣铐跳舞,跳得酣畅淋漓,舞得天花乱坠,诗便臻于绝妙之境。诗的高峰而后,韵律的走势愈难愈奇,愈加多样化,宋诗人呼吸社会繁荣的气息,凭借自己斑斓的才情,进入了词的天地,撑起了又一个高峰。到了元代,作家们连缀、改造宋词,创造元代的流行歌曲——元曲。据王国维统计,元曲曲牌出于唐宋词牌的就有75种。元曲对词的韵律改造、重构,在创作实践中成为共同的金科玉律,于是撑起了又一个高峰。
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的另一支脉。一是从历史故事、传说寓言、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笔记小说发展而来,小说创作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诸方面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是明清时期的“小说批评、小说理论最活跃、最丰富,是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的高峰”(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三是多种文学样式的熏陶使作家修养更加全面,更加成熟;四是社会生活的发展让作家眼界更为开阔,体验更加丰富,于是反映广阔社会生活、涵盖多种学样式的大部头小说,便运应而生,出现了小说的高峰。
二、为什么下一个文学高峰不是其他文学艺术
(一)已出现过高峰的文学艺术,后人难以逾越。
唐诗以后,各个时代写格律诗的都大有其人,内中也不乏名篇大作,但总的成就都比不上唐代。原因之一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总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唐代的那种社会氛围没有了,诗便失去了那种繁荣的土壤;原因之二是审美的需要,同一种形式太久了会出现审美疲劳,需要变化。
曾国藩写过的诗比他的联多,而且诗应该是他最珍视的,但现在能够得到广发流传的是他的联,而不是他的诗。何也?诗的高峰早已过去,而联正在兴起也!同样,已出现过高峰的先秦散文、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是一个道理。
有人说目前的小说好像形成了高峰,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毋庸讳言,莫言的作品是难以和四大名著相媲美的。莫言作品的发行量与四大名著的发行量相比,是无法企及的。而且四大名著还经历了时间的检验,至今未衰。著名学者马未都在一次电视访谈时也说,小说在走下坡路。有人也拿出莫言获奖来反驳他,他说,莫言的作品销量能排第一吗?
(二)未出现过高峰的文学艺术如新诗、散文、歌词、电影电视文学脚本等高峰为时尚早。
新诗是外来品种。泊来品要出现高峰,必须要有一个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磨合、发展的过程。自五四运动出现新诗以来,出现过《女神》等优秀的作品。但其至今新诗仍与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相距甚远。所以,它要出现高峰,既需要磨合,也需要积淀。从文学高峰形成的时间来分析,新诗还刚刚起步,高峰尚在飘渺的云端之外。
散文已出现过高峰。但不在现代,而在先秦。现代散文是五四以后才出现的一种白话文体,至今才有近百年的历史。因此,尽管近百年来不少散文名家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但因其篇幅一般稍长而难于传诵流播,二因其文化积淀终究不算丰腴、深厚,故此尚在变幻莫测的探索、登山过程当中,可能连山腰尚未到达,至高峰还必须假以时日。
歌词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似乎很红,而且也在出现一批优秀的作品。但即使是优秀歌词,没有优美的音乐也得不到流传,而更多的流行歌曲则都是口水话,还算不上文学;二是歌词虽然传唱很广,但创作者和作品都是无法与楹联相比的。三是歌词的创作至今没有总结出成熟的理论来,什么是优秀歌词,怎样才能创作出优秀歌词,据我们的一孔之见,尚不知评判标准。在这种各自为战的范围里,谈整体的高峰出现,为时尚早。其实,宋词就是当时的歌词,已经出现过高峰。新的歌词,要超过宋词,恐怕难也乎哉!
至于电影电视文学脚本,它是很难出现高峰的。因为它依附于表演艺术。说实话,真正阅读这种作品的,除了表演艺术工作者,加上创作者队伍,恐怕读者就不多了。一种未能为广大群众广泛接触的文学品种,要出现高峰,恐怕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所以纵观文学领域,撇开其他因素不说,单就从时间的积淀来分析,将迎接高峰到来的,目前看来,非楹联莫属了。
三、为什么下一个文学高峰是楹联
(一)是楹联艺术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其对文学美的追求,除内容美之外,形式常常是追求整齐规范,讲究对称之美。你看我们的建筑物、衣着,何处不体现对称之美?对联的词性对应,平仄对仗,呈现一种高度和谐优雅的对称美。由于天性,也由于中国长期以来韵文学的高度发达和无与伦比的成就,中国人特别讲究文学的韵律之美。在所有的文学品种中,继承和发展了诗、词、曲韵律美的惟有楹联。它读来铿锵和谐,琅琅上口,好听好记。中华民族讲究言简意赅,不喜欢欧化的长句唠叨,楹联恰恰以其内容的浓缩,文句的精炼体现了一种精炼之美。对仗美、韵律美、精炼美,都寄托在两行文字当中,实在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务实的民族,即使是艺术,除了赏心悦目之外,还觉得应于生产生活实用才好。而对联就恰恰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节日、喜庆、自励、赠人,一副好的楹联,比金银礼品都更有意义,更有气氛,更有影响,更为久远。这种实用性,又使它最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最具群众性的一种文学样式。因而,它出现一个高峰,将是自然而然的事。
(二)是楹联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1、千年的厚重沉淀将使楹联走向高峰
在文体前标明时代,比如唐诗、宋词,只是说明这一文体在这个时代达到了高峰,并不意味着这一文体在这个时代才突兀出现。它们在被文人引入文坛之前,都曾作为一种通俗文学的形式,在民间长期流传。楹联也是如此,大家普遍认为,第一副春联出自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皇帝孟昶,但对联的产生肯定在此之前,只是大家还没有形成共识而已。在千余年的发展进程中,对联一直没有被政府部门重视,现在情况稍有不同,但还是被置于文学主流之外,但它厚重的积淀正使它的影响日益广泛,至少已有千余年的厚重沉淀,和诗在唐代形成高峰前的局面颇有几分相似。
2、楹联的基本规则已初步形成
千余年来,楹联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没有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在清代民国时期,楹联的理论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后,理论的研究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联律通则》的颁布,影响十分广泛。虽然还不能说它就是楹联成熟的理论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它应该可以成为楹联理论成熟的催化剂。
3、承担着韵律文学的历史重任
汉语的音节、语素、文字相生相应,形成了汉语特有的韵律节奏,直接影响和制约语言的使用。因此,韵律文学贯穿于中国文学史上,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今,除楹联以外,其它韵律文学均已形成过高峰,因此楹联自然地承担起了韵律文学的历史重任。我们每一位楹联艺术家应该把握好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肩负起这一神圣的使命。
(三)时代必然把楹联艺术推向高峰
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快节奏的经济社会需要精短文学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长篇文学很容易受到冷漠,它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短文学。英国当代作家阿兰·德波顿就宣称,作家不应该写“任何你在伦敦至爱丁堡直达航班上无法读完的东西”。对联短小精悍的特点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十分吻合。我们去参观一个旅游景点,景点的介绍图书你恐怕无暇去读,但各景点的楹联却很容易吸引游人的目光。特别是那些优秀的短联,往往是令人过目难忘的。
(2)发达的商品经济推动楹联文学的成熟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广告跟着快速发展。但是纯粹的商业广告已缺乏创意,许多广告人都愿意与文化联姻,以文化为载体能更好地达到宣传的效果。开业、开工、开会,结社、结业、结亲,喜事、丧事、私事、国事、商事,乃至政事、佛事、法事,无不贴上一副楹联。楹联成了一种最被大众青睐的载体,成为一种颇具广告效应的文体。因而,现在各种商业性的征联亦随着人文性的征联活动,一浪接着一浪,推动着楹联的潮流前进。这种潮流对于楹联的推广、成熟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3)旅游需要楹联提升文化品位
名胜联对名胜景点起到装饰和点缀作用。以楹联装饰风景名胜点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审美观。名胜楹联这种旅游文化是汉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是华夏大地旅游景点的特色。弘扬名胜楹联文化,是我们国家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保持自身特色的重要因素。
旅游者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要求旅游资源具有更深的层次和内涵,那就要借助艺术的感染力,而名胜楹联这种文学艺术,它把作为资源的“景”和旅游者的“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经人类加工的文学旅游资源。我们可以把名胜楹联看成是与原景观并存的一种人文景观,也可以把它看成是附着于原景观之上的一种衍生景观。
旅游活动是一种审美的高级精神活动,而美是一种气象万千的诗意、画意和情境交融的境界。名胜楹联中的佳构,是作者将自己对山川形胜以审美的眼光和情趣用精炼的联语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引导游客领会风景之精粹,感悟自然之妙趣,阐释名胜之掌故,启发思古之幽情,从而提升人们对旅游观光的审美境界。自然风光是外物,只有当它们与人的精神世界相结合,只有具有较高审美水平的人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它们,它们才具有审美的价值。许多优秀的联语使名胜景点的内涵得到了升华,联语作者想一般游客之不敢想,道一般游客之不能道,哲理幽深,韵味悠长,让游人在获得一般的旅游美感后,能得到更深刻的领会和启迪。而且,名胜楹联的意象美、抒情美、理趣美、空灵美有助于游客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激发爱国热情,传播精神文明。旅游者置身于山光水色之中,欣赏领悟着一副副情文并茂,理趣俱佳的名胜楹联而受到教育和启迪,或深刻领会景物之精华,历史之厚重,或感悟人生之哲理,生活之意趣,陶冶高尚之情操。
(4)书法艺术促进楹联的普及和提高
楹联和书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联墨合壁,相得益彰,生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以“墨”彰联,便于收藏,利于悬挂。收藏为了传之久远,那么,便可促进楹联质量的提高。因为联家、书家都不想将劣等货色留给后人,以惹物议。悬挂为了传播彰显,除了讲究质量之外,还大有益于楹联的普及。因此,联墨合璧无疑地促进着楹联艺术的成熟。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康的建成,收藏,悬挂联墨的人将越来越多。而其中本来只喜欢书法艺术的人,也逐步濡染楹联艺术的风雅,成了楹联爱好者、传播者。而联墨的这种珠联璧合,其它任何艺术样式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5)网络的普及促进楹联的发展和成熟
网络是一个崭新世界。网络的普及,正在改变着我们生存的状态,也在拓展着楹联的天地。数千年来楹联文化的积淀,靠纸笔墨砚承担,而一旦诉诸网络,其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已不可与昔时同日而语。许多年轻人融入楹联艺术的范畴,几乎全是得力于网络。因此,网络在传播楹联的过程中,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楹联艺术的爱好者、传播者,楹联后继乏人的忧虑已烟消云散。而且网络聊天对话,南言北答,东道西解,天涯对坐,与对联的出句、对句极为相似,为楹联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平台。可以说,对于文学的传播、促进,没有任何一种体裁能比楹联更得力于网络了。
2、当代楹联艺术的大好态势是高峰到来的前奏
当前,中国楹联事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楹联学会的会员已发展到上万人;全国各级会员已达八十万人左右。全国已有27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楹联组。地市县级楹联组织发展更快,有的乡镇、村也有了楹联组织。楹联文化城乡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了70个“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中国楹联之县(市)”。全国的楹联赛事此起彼伏,楹联活动几乎每天都有。
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以对联作为主线,收到了十分好的效果;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剧组征联,共征集到海内外电视观众投稿近50万比应对联句;第一届全国百诗百联大赛共收到对联12万副。历届高考题,不少省、市、区的题中就有对联,今年以北大为首的北方七大学招生语文题中也出现了对联。楹联艺术真是盛况空前。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刘太品先生在《中国对联作品集》(2011年卷)前言中这样写道:“回顾近三十年来当代对联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古老的对联文化借助于社团优势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回顾近十余年来对联创作水平的提升,可以说,对联艺术恰逢网络媒体的崛起并在其强力助推下,已经获得了一段超常规的迅猛发展。
总之,当今对联创作的实际水平已经远非十几年前可比。与时代的进步相对应的是个体的进步,从众多作者留在年度作品集上的足迹来看,大部分作者的实际创作水平都在这十几年中得到了提高。同样是一百名创作奖得主,今天的整体水平远远高于十年前的整体水平,如今一位普通‘创作奖’得主的水平,可能已经达到或高于当初‘创作奖金奖’得主的水平。从这一进步中,我们看到了对联文化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刘太品先生的这段话中足可以看出楹联艺术的质量快速提高。
同时,楹联作品的内容已涵盖了叙事、抒情、论理各个方面,包括有写景、状物、咏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有的精致深刻,有的沉郁沧桑,有的浩气淋漓,各种风格虽尚未形成流派,但已经是琳琅满目,繁星满天,离流派耸峙的时日已经为期不远。如果我们的理论家能目光锐利,综合分析,流派的雏形应当已隐约可现。
四、致力迎接楹联艺术高峰的到来
历史上一个个文学高峰的出现,离不开那些致力于艺术发展的政治家、艺术家。赋的出现就有赖于汉代皇室的倡导和一大批辞赋作家的努力。唐诗、宋词也是这样。只是他们可能并未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在推动一个文学高峰的矗立。今天的楹联艺术家则不同,盛世兴联,这个伟大的时代需要楹联文化。我们前面所论述的快节奏的经济社会需要精短文学、发达的商品经济推动楹联文学的成熟、盛世旅游需要楹联提升文化品位等,其实都是讲时代对楹联的呼唤。《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要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中的赋、诗、词、曲都已出现过高峰,楹联走向高峰是历史的必然、艺术的不然、时代的必然。我们有了文学史上几个高峰做借鉴,我们站在巨人的肩头瞭望未来,我们便更应主动地顺应汉赋、唐诗高峰的那种形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落实中央的决定,促进楹联高峰的到来。
第一,我们应当大力抓楹联的普及工作,让楹联进一步扎根于人民大众,尤其是扎根于青少年的心灵。这种普及工作,要借助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还要借助文化积累的力量,开创崭新事业的力量。我们居住的小小的城市,2011年冬的一次诗联代表会议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就号召要让诗联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企事业单位。今年,我们将举行一次政府主持的全市教育征联大赛、交警征联大赛、历史文化名人胡曾的征联大赛。一个赛事,带动一场宣传,学习,推动一批人进入楹联的队伍。赛事接着赛事,训练接着训练,楹联文化的浪潮就激扬澎湃而来,向着高潮而去。如果我们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能把楹联写进教材,那我们就实现了楹联的全民普及,许多高素质的人才会进入到楹联队伍中来,推波助澜,楹联文化将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第二,我们应当大力抓楹联的提高工作。抓普及是抓提高的准备,抓提高是抓普及的升华。要有楹联学术研究。要组织高水平的楹联评论队伍,大力评介推出楹联文化名人,逐渐组成一支楹联文学创作的多级方阵、梯队。要努力寻找并剔除楹联创作的障碍,清除生活中现在为数尚多的楹联垃圾,让楹联得到净化和优化,健康地成熟和发展。
此外,我们的楹联理论研究,也要逐步从语言学的角度向文学的角度转变,从语言学的角度推动楹联的普及,从文学的角度推动楹联的提高。
如果我们能藉着楹联发展的大好态势,致力于推动楹联发展的工作,那么,楹联高峰的出现,不能说指日可待,也不能说可望而不可及,我们想借用一位革命家当年预见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话,形容楹联高峰的必将到来: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3年5月16日于湖南邵阳
(此文在2013年第四届中国楹联论坛上宣读,在全国引起轰动,被《中国楹联报》等多家媒体转载。)
本文作者:湖南邹宗德近照
【作者简介】邹宗德(1964-)湖南隆回人,中国联坛十秀之一、湖湘楹联七子之一。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楹联学会对联研究院副秘书长,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兼教育委员会主任,邵阳市楹联学会会长,2014年获中国楹联界最高奖——梁章钜奖,曾担任邵阳市十一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