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如厕难咋成了外地人来到会宁县城的一大难题

每年回会宁老家最头疼的是去县城一旦尿憋就成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会宁县城我是很难找到公厕的,好像这个县城还没有完全的公厕吧!

去年我到县城的时候,早知道情况就提前在旅馆解决内急,可是或许喝的水多的缘故吧上街转了没有几个小时,不争气的东西又尿涨,好在这次随同的老家一位司机他熟悉县城的地理位置,火速带我在开发局一家宾馆的院子墙角叫解决,不过我边尿边偷着看,担心被人抓住,撒洒个尿完全和做贼似的。

在会宁县城如厕总给我的印象和记忆是难事。

知道开发局车站的院内的有公厕,但多年因收费问题,看到多人投诉,但到现在还是继续收,估计车站公厕收费的会宁这家车站也算第一了吧!
     说实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事实,但一个县城没有一间公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创城工作如何做?为民服务如何谈?

最近偶然看到一位好友写了一片《戏说公厕》,说的是会宁县城如厕难,感觉写的很真实。

《戏说公厕》

葳蕤(weirui)

会宁城确实没有免费的公厕这是事实。但凡有的公厕,都是两边分别是男女厕,中间一间小房子,开一个小窗户,小窗户里有一张如同一坨半干的屎一样的脸用一双尿色的眼睛盯着出出进进的男男女女。

会宁如厕不分男女老少一次都是五毛钱,如果要手纸的话另加五毛钱。说实话这个角色会大大地影响便欲,往往导致你上厕所未遂。你是欲出不出,人家是只进少出。就是这种让人便欲不佳的公厕,在会宁这个人口大县的县城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方便之欲。但作为活体的人,有进必出,是基本的新陈代谢,而出显得更重要些,内饥可以忍,忍让个把小时,有时候几个小时都无大碍,但要是内急,忍几分钟都是很玩命的痛苦,急不择时急不择地急不顾羞,于是,在这个小城凡是可以遮羞的地方都被开辟为方便之地。从祖沥河两边的河滩到西岩山、桃花山、东山的脚下,凡是有棚户区的地方,都有大片大片的空地沦陷为雷区,各式各样的干湿颜色各异的“地雷”密集得绝对没有人落脚的空隙。甚至连三座山的从山根往上的一大片树林也未能幸免。这三座山是会宁的风景区,但如果你要登山览景必需小心翼翼跨过粪境,而且往往会有正在排便的光屁屁让你的视觉躲之不及在心里将其与其排泄物视为一类。

近年来,会宁县城随着陪读大军的不断扩大,雷区也在不断扩展,如果相关部门不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不修建足够数量的公厕,将会有更多的公共区域,比如景区、空地沦为公共方便之地,极大的影响城市文明的健康发展。如此状况不由得人对某些部门的职能产生质疑。吃喝拉撒是每一个活着的人最基本的不因身份地位官大官小都免不了的事,所不同的只是供其方便的设施之功能、材质等不同。

我们希望那些能在优良方便场所方便的身居要职的同志在自己方便之时能够稍作联想,联想到更多人是否有可供方便的地方。

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和楼层的高度成正比吗?当楼群与棚户的对比反差越来越大时,相关部门是否考虑过棚户居民和外来流动人口也需要拉撒。

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外地人向一会宁本地老人打听哪里有厕所,老人说,这里哪有什么厕所,你到那河滩上巴尿去,那里就是厕所。您说的河滩在哪里呢?老人只用手朝西面一指。那个外地人还是一脸茫然。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了?但你若是初到会宁,被尿憋死并非没可能,因为你很难找到一个正规的方便之地,即使你找到了也一定会憋个半死,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将每寸土地都开发建为高楼,而忽视公益设施建设,固然可以让更多的人入驻楼房,客观上降低公厕的压力,但有房族总还是要食“人间”烟火的,而内急虽然有一定规律,但跟你闹别扭的情况不是没有,一旦闹起来往往猝不及防,极大挑战你“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欲就地解决而后快,但却找不到此“地”,你又将如何呢?一个公益设施缺失的城市就如同一个体有残疾的人,而如果视这种缺失而不见的政府部门也必定因执政理念执政宗旨不健康而导致职能缺失。我们的高层领导不离口的讲着关注民生,执政为民的话,我们的地方政府也在跟着讲,而且一字不差,但他们或许很了解当地实情,知道地皮赛金,空间值钱,讲话的调子尽可以高,内容尽可以空,一讲了之是最佳效果,尽可能避开问题。我抓的是形象工程阳光工程,楼越建越高,路越拓越宽,路灯越换越豪华,但是人们的感受越来越不平衡,当视觉处于享受的时候臭觉或许在受煎熬。民生是什么,通俗的说,吃喝拉撒是“民生”的最基本的表征,吃喝之馆店城府随处可见而拉撒之所破鞋难觅,也就怪不得那些“下流”之急者作出下流之举了,那也是无可奈何啊!那些“下流”之急者连烈士陵园都开辟为方便之地也实属无奈,扯不上道德和政治。常言道,饥不择食,那么,急不择时急不择地亦可为常言也!民生民生不仅是吃着喝着就是生。

有一种很传统的说法,看一个家庭怎样,只看厨房和厕所就可以了;这种说法可不可以类推呢?会宁经济有三张牌,其中有一张是红色旅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总不能再加一句,曰:来者不拒,自带便具。哈哈!媒体每每爆料有国人在景点景区随地方便,此习很难说不是因为在国内时因找不到公厕而逼迫练出来的。一个人的素质是由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合力打造而成的,不和谐的环境是可以养成不和谐的意识的。我们希望某些部门莫把和谐社会、小康蓝图、关注民生等等只当成时髦词语,而是变成可视可触可用的利民的东西,那怕是多修一个公厕也算是造福一方百姓吧!

后记---------保民生,为民服务,推动城乡一体化,提升城镇社区,农村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密切党群关系,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构建文明,繁荣和幸福社区是当务大事,时下,会宁公厕问题希望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能得到重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