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只风筝》:告诉孩子世界的真实样子

//////////////////////

这是英国桂冠童书作家麦克.莫波克的现实主义题材童书之一。相比《岛王》和《战马》,这本书并没有太为人熟知。但读过之后,仍然让我折服于作者讲故事的能力。

故事不回避苦难,但也不刻意渲染苦难。情节慢慢展开,不疾不徐,直接又温和。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对苦难、战争的叙述手法,刚刚好,是儿童能够处理的。

在阅读这本童书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巴以冲突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自1948年以色列在那里建国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土地的所有权不断发生争议和冲突。在1948年那场冲突中,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自1967年以来,以色列人就占领了约旦河,并在被占领领土上建立了许多定居点(这是违反国际法的)。故事的主人公、巴勒斯坦人赛德和他的家人就住在其中一个定居点旁。

书的封面和封底,都以墙为背景。

曾经在阿简的工作坊上,我们讨论过“墙”。关于墙,我们能联想到很多词:安全感、隔离、封闭等。

历史上著名的墙还有德国的柏林墙。这个故事里也有一堵墙。在这里的墙又代表着什么呢?它隔绝的是什么?它给谁创造了安全感?它又把什么封闭了?它跟书名里的“风筝”,有什么样的关系?

带着问题进入阅读,是更好的阅读方式。

以色列隔离墙

(图片来自网络)

这本书的叙述结构简单独特,以两个人物交错的内心独白构成。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两个人一前一后在耳边慢慢讲故事,又像是在读两个人的日记。

写日记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来自英国的摄影记者马克斯,一心想要拍摄出最能客观反应巴以墙两边人民的真实生活状况的纪录片。另一位是巴勒斯坦牧羊男孩赛德,随着情节的发展,他们逐渐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赛德本是一位普通快乐的牧羊男孩,直到两年前,哥哥穆罕默德死于占领者的枪下,他亲眼目睹了哥哥的生命在他怀里慢慢消逝,从此他失去了语言能力,再也没有开口说过话。他只是每天不断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放风筝。因为哥哥在死前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修好风筝,修好那只风筝。”

赛德把风筝放上天后,就会放开手中的线,让风筝飞过高墙,落到高墙的那边去。每个风筝上都用阿拉伯语写上了“和平”。

在墙的那边,有一位坐着轮椅、戴蓝头巾的以色列女孩,她遭受了巴勒斯坦人的伏击,失去了母亲,腿也受了重伤。每次风筝放飞后,她都会跟赛德对视挥手。一只又一只风筝,制作、放飞、落下,女孩一共收到了94只风筝,而这正是本书书名的由来。

一天,在墙对面的定居点上空,全是风筝。欢呼声和喜悦的叫声,不断从墙的那边传来。墙那边,一群孩子凑在了一起,每个孩子都放飞了一只风筝,风带着它们飞过高墙,来到了赛德的身边,每个风筝上都写着同样的信息:和平。每个风筝上都有同样的图画:鸽子。赛德在欢呼和笑声中,竟然开口说话了!

尽管赛德、穆罕默德和女孩遭遇了同样的苦难,但他们同时也有共同的梦想:和平。

当风筝飞上天,和平的鸽子被放飞,墙的两边有了欢笑,这些欢笑的共鸣,一定会越来越大,只要有更多人心怀和平的美好梦想。

对孩子来说,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太过悲伤了?

对此,莫波格的观点从未改变。他坚信:

“大人不应当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将孩子人为地隔离开来,世界的冲突和苦难看似与年轻的读者无关,但它们每天都在发生,和孩子的世界息息相关;

无论我们年老还是年幼,悲伤都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经历,童书作家不应该害怕处理悲伤和苦难,他们应当诚实地告诉孩子世界的真实样子。”

- The End -

文 | 杜杜             编辑 | Bess

书语荐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