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

主题墙的图案源于“龙树背屏”,即两株交互缠绕的菩提树,这是北朝晚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最大特色。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主要展示了2012年河北临漳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的佛像精品,多为汉白玉材质,保留有贴金、彩绘,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和唐代,以东魏、北齐两朝最多。这批造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题材丰富,以透雕的龙树背屏式造像最具地方特色。

【 邺城概貌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主要由南、北毗连的邺北城和邺南城组成。东魏北齐时期,伴随都城境域的扩大,邺南城外围还形成了阔达100平方公里的外郭区。这里西凭太行,傍临漳水,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是华北平原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史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筑城,始称为邺。三国曹魏时筑邺北城为王都,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先后定都于此,北朝晚期的东魏和北齐在北城南侧新建邺南城。自公元3世纪起,邺城一度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长达370余年。
2012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东郭区抢救性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块),是国内出土佛教造像数量最多的一次发现。这批造像主要是汉白玉造像,多数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题材、类型丰富,展现了北朝晚期邺城地区的佛教艺术风采。

为什么这些佛像会支离破碎地出现在埋藏坑呢?专家有两种解释。一是佛教瘗埋制度,即佛教徒出于做功德目的而将残缺的佛像收集在一起埋于地下。二是因灭佛而埋藏。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三武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为后周世宗。灭佛之际,寺院、佛像均遭毁破而埋藏。

但无论如何,这都丝毫不妨碍我们欣赏它们的美。

【 邺城兴衰表
公元204年,曹操开始营建邺北城,初为魏国王都,曹丕代汉迁都洛阳后以为五都之一。

公元335年,十六国之后赵自襄国迁都邺城(邺北城)。

公元350年,十六国之冉魏定都邺城(邺北城)。

公元357年,十六国之前燕迁都邺城(邺北城)。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迁都邺城,并于次年新建邺南城。

公元550年,北齐禅替东魏,仍定都于邺城(邺南城)。

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撤毁邺城宫室及寺院。

公元580年,杨坚毁废邺城。

【 邺城造像特点

【 展览板块
展览分为「邺城概貌」、「玉石梵像」、「邺都样式」和「佛韵至美」四个部分,共选取了171件展品,其中佛造像131件,是2012年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发掘、修复成果的首次系统性展示。
第一单元 玉石梵像
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佛教影响逐步扩大,北方地区立塔造像蔚然成风,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启了融合发展的历程,成就了辉煌的北朝佛教艺术。邺城附近盛产适于雕刻的石料,工匠们就地取材,运用传统石雕技术,经过雕镂莹饰等加工艺术,表现外来佛教造像题材,塑造出具有华彩神韵的邺城特色佛教造像。同时,各阶层民众在参与佛教造像的过程中,以文字铭刻于造像之上,演绎出中国化的造像题记,丰富了造像的历史价值。
第二单元 邺都样式
伴随着佛教本土化的进程,中国古代佛教造像的样式处于不断发展和嬗变之中。邺城佛教造像紧跟佛教造像艺术本土化的脚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因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国佛教造像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曹衣出水”等代表性特征都曾在这里呈现,还出现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龙树背屏”造像,展示出多元文化交融下邺城佛教造像艺术的魅力。
第三单元 佛韵至美
中国古代佛像注重对造像形神之美的刻画,通过对佛像身形的塑造,显示其脱俗潇洒的风貌,通过对佛像面容的塑造,传达洞悉哲理的智慧精神。作为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政权的中心,邺城集中了大量能工巧匠,在继承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因材施雕,赋予造像不同的神韵。这里不仅有北魏时期以褒衣博带为特色、饱含飘逸潇洒之神韵的造像,也有北齐时期以薄衣贴体为新风、传达温润内敛之气韵的造像,更有精雕细琢、极具地域风貌的透雕龙树背屏式。这些造像展现了工匠们的技艺神话,尽显石雕之美,达到了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高峰。

【 展品欣赏

北魏  谭副造释迦牟尼像

此造像为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像残高128厘米,主尊77.7厘米,青石质,通体彩绘贴金。头部残存水涡纹发髻,身穿通肩大衣,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持衣缘,跣足站立于莲花座上。胁侍菩萨站立于两侧,残存的菩萨头戴宝冠,佩璎珞,下穿贴体长裙,手中持物,所立莲花座由力士和护法狮子承托。背屏上部雕佛像头光和身光,头光由内圈的莲瓣和外圈的坐佛组成,身光处雕刻对称的飞天,边缘为火焰纹,顶部中心雕刻坐佛。在佛像和力士之间浅雕供养人,环绕佛像雕刻有供养人姓名。造像背面中间雕刻菩萨交脚坐像,两侧分别为大梵天王、难陀龙王、天帝释、跋难陀龙王、供养人及飞天像,下面雕伎乐、供养人像和造像题记。造像题记中有“邯郸县庞安兵”“释迦牟尼青石立像”等文字,以及对国家富强、平安的祈愿。此像身材魁梧,两肩齐挺,具有北方佛教造像的雄健之风,当是受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造像风格影响。

东魏  武定五年(547年)  弄女等造弥勒像
通高82.3厘米,背屏式三菩萨造像,白石质,通体贴金彩绘。弥勒菩萨头戴高冠,面像方圆,窄眉细目,直鼻小嘴。双手分结手印,交脚而坐,胁侍菩萨手中持物站于两侧莲台上。舟形背屏边缘雕刻三身对称飞天,顶部雕刻佛塔。方形基座正面雕刻童子托香炉、弟子、供养人与力士,左右两侧面雕刻四身神王像,背面雕刻象神王、珠神王及造像题记。背屏背面雕刻“白马舐足”场景,其中太子半跏趺坐于筌蹄上,身姿右倾,作思惟状。前方的白马曲腿引颈吻向太子左足,仆人侍立于一侧。
根据题记内容可知,此像主尊为弥勒。弥勒具有两重身份,一是现今在兜率天说法的弥勒菩萨,一是将来下生人间的弥勒佛,表现在造像上就是菩萨和佛两种造型,此像为弥勒菩萨造型。南北朝时期弥勒信仰在上层社会和民间广为流传,弥勒造像成为主要题材之一。

北齐  覆钵塔

残高100.1厘米,底座宽52、高21.7、厚47.2~54.2厘米。白石质,单体圆雕覆钵塔,通体彩绘贴金。石塔分为底座、塔身、覆钵和塔刹四部分,主体基本完整。塔身四面开龛造像,分别雕造三身结跏坐佛和一身结跏趺坐菩萨。上部为山花蕉叶和半球形覆钵,塔刹部分残。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与力士,右侧和背面开龛雕造风、河、象、狮子等六身神王,左侧中间为香炉,两旁各有一身供养比丘和伎乐。

北齐  立佛像

通高47厘米,白石质,单体圆雕立佛像,通体彩绘。主尊面相方圆,螺髻,弯眉细目,鼻略残,嘴角内抿,身穿垂领通肩袈裟,内着僧祇支,彩绘福田衣纹,双手前端残,跣足立于锥形石榫上。

北齐  立佛像

通高81.5厘米,白石质,单体圆雕立佛像,残存少量彩绘和贴金痕。主尊面相长圆,墨绘发髻,肉髻扁圆,身着垂领通肩袈裟,彩绘福田衣纹,双臂前端残,跣足立于锥形石榫上。

北齐  立佛像

通高45厘米,白石质,单体圆雕立佛像,通体彩绘。主尊面相椭圆,肉髻扁圆,身着垂领通肩袈裟,施无畏印,跣足立于锥形石榫上。

北齐  立佛像

北齐  坐佛像

残高27.1厘米,白石质,单体圆雕坐佛像,彩绘贴金保存较好。主尊面相椭圆,螺髻,身着袒右袈裟,以彩绘和贴金勾勒出福田衣纹,内着僧衹支,偏衫覆搭右肩,手残,结跏趺坐。镂孔透雕圆形项光。正面浮雕莲瓣和忍冬纹,背面彩绘莲花图案。

北齐  倚坐佛像

通高93.5厘米,底座宽42.8、高4.4、厚34.5厘米。白石质,单体圆雕倚坐佛像,通体贴金。主尊面相庄严,螺髻,弯眉细目,直鼻小口,眉间浮雕白毫。身着袒右袈裟,双臂前端均残,倚坐于仰覆莲台上。莲台束腰处雕出多层宝珠及人面纹。底座呈长方平板状无雕饰痕。

唐  倚坐佛像

通高60厘米。白石质,单体圆雕倚坐佛像,基本完整。主尊面相方圆,螺发,体格健壮。身穿袒右袈裟,内着僧衹支,减地雕出凸棱状勾旋衣纹,左手抚膝,右手曲至右胸前,肘部以前残断。垂足下踏连梗小莲台,倚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

东魏  思惟菩萨像

残高50厘米,底座宽27.7、高13.6、厚22厘米。白石质,思惟菩萨造像,残存较多红、黑彩绘和少量墨线、贴金痕。菩萨头戴三叶冠,面容恬静,宝缯、发辫搭肩。颈悬桃形项饰,胸腹间两道贴金串珠饰。右手拄颊,左手抚膝,下身着裙,半跏坐于束腰藤座上。底座构图独特,正面高浮雕出三狮形象,昂首挺胸,张口露齿,鬃毛蓬张,两侧雕出狮身,背面光素。

北齐  菩萨立像

残高61.5厘米。白石质,圆雕菩萨立像,残存较多彩绘与贴金。菩萨头戴高冠,前缀坐佛,面相长圆,瞑目下视,宝缯、发辫垂至肘下。颈悬珠饰,链状和穗状璎珞在腹部交叉,双臂前端残,披帛和串珠绕臂下垂。下身着长裙,中悬绦带,跣足立于锥状石榫上。

北齐  菩萨立像

残高67厘米。白石质,圆雕菩萨立像,通体彩绘贴金。菩萨头戴高冠,中缀坐佛,面相长圆,瞑目下视,宝缯、发辫垂至肘下。颈悬串珠项饰,下坠宝珠,披帛在脐间交叉,穗状璎珞在腹下穿环,双臂前端残,披帛与串珠绕臂下垂。下身着长裙,中垂绦带,跣足立于柱状石榫上。

北齐  菩萨立像

通高77厘米。白石质,圆雕菩萨立像。菩萨头戴高冠,前缀宝珠,面部略长,瞑目下视,宝缯垂至肘下。上身半裸,颈悬桃形项饰,下垂铃饰,披帛和串珠在腹部交叉,双臂均残。下身着长裙,中垂串珠饰,跣足立于锥形石榫上。

北齐至隋  菩萨立像

通高67.3厘米。白石质,圆雕菩萨立像,通体彩绘贴金。菩萨头戴高冠,面相椭圆,弯眉细目,直鼻小口,宝缯垂至肘下。上身半裸,颈悬项珠,下垂铃饰。双手前端残,斜披一道串珠饰,左肩披帛从胸腹间绕过右臂,右肩披帛从膝下勾旋绕左臂下垂。下身着裙,裙腰外翻,中坠宝珠纹绦带。背面可见斜披的串珠饰及彩绘的裙纹,跣足立于锥形石榫之上。

北齐  弟子立像
残高61厘米,白石质,圆雕弟子立像。通体彩绘贴金,红、黄、绿色彩绘保存较好。弟子面容安详,长眉细目,直鼻小口。圆形头光的内圈饰莲瓣、外圈饰忍冬纹。身披红色袈裟,右手曲至胸前,略残,左手在腹下持莲蕾,跣足立于覆莲台上。莲台下有插嵌的石榫。弟子的面部、手、足雕刻得圆润细腻,突显北齐造像柔美圆润的特色。

北齐  弟子立像

通高71.7厘米。青石质,残存微量红彩、墨线及部分底色痕。弟子面相较圆,细眉直鼻小口,身着垂领僧服,衣纹简洁流畅,双手合十、跣足立于柱状石榫上。

北齐  弟子立像

残高40.5厘米。白石质,圆雕弟子立像。弟子面相清秀,弯眉细目直鼻小口,神态怡然。颈部有古代修复插嵌的铆杆。身着中衣搭肘式僧服,右臂前端残,左手在腹下提长颈净瓶。

东魏  立佛像

残高104厘米。青石质,单体圆雕立佛像,通体彩绘,局部贴金。主尊头部残,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胸部结带下垂。右臂前伸似作施无畏印,残断。左手作与愿印,跣足而立。背面粗平,中下部有一竖长方形石榫。底座为宝装覆莲台,前圆后方。

北齐  立佛像

残高48.5厘米,白石质,圆雕立佛造像,通体彩绘。主尊头及右臂残,身着垂领通肩袈裟,双线勾勒波状衣纹,跣足立于锥状石榫上。

北齐至隋  菩萨立像

残高123.5厘米。白石质,圆雕菩萨立像,通体彩绘贴金,雕琢精美。菩萨头部残失,宝缯垂至肘下。上身半裸,颈悬宝珠项链,下垂铃饰,双手前端残,左臂戴钏,斜披一道串珠饰,左肩披帛从胸腹间绕过右臂,右肩披帛从膝下勾旋绕左臂下垂。下身着裙,裙腰外翻,中坠宝珠纹绦带。背面可见束髻的发绳、斜披的串珠饰及波状的裙纹。

北齐  菩萨坐像

残高50厘米。白石质,单体圆雕菩萨坐像,通体彩绘贴金,雕饰精美。头部及双臂前端残。菩萨裸上身,发辫垂至肘部,臂中戴钏,颈悬联珠项饰,穗状璎珞宝珠在腹部交叉。下身着翻腰长裙,结跏趺坐于圆形座上。双腿间裙摆、帛带和璎珞珠饰如行云流水,造型生动。造像具有较强的玉质感,璎珞、衣褶雕刻精细。

东魏  佛像残躯

残高42厘米。青石质。表面彩绘贴金。现仅存肩部以上。主尊面相略长。直鼻瞑目小口。发髻光素。高肉髻,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

北齐  佛头像

残高22厘米,白石质,圆雕佛头残像,贴金保存较好。主尊面相浑圆,神态安谧,螺发间残存少量绿彩,弯眉细目,直鼻小口,嘴角内抿,眉间有白毫嵌孔。耳垂部分略残,脑后有一对插嵌项光的圆孔,颈下有修补的方槽。

北齐  佛头像

残高40厘米,白石质,圆雕佛头残像,保存较多墨绘与贴金。佛面相方圆,墨绘发髻,肉髻扁平,双目微张,眉间有白毫嵌孔,嘴角内抿,神态安详。

北齐  佛头像

残高26.5厘米,青石质,圆雕佛头残像。佛面相方圆,素发,肉髻扁平,弯眉细目,直鼻小口,面带微笑,神态怡然。

北齐至隋  菩萨头像

残高38.1厘米。白石质,圆雕菩萨头像,局部彩绘贴金。菩萨头梳高髻,戴珠冠,冠中饰宝瓶。面相椭圆,弯眉直鼻小口,双目下视,唇上下绘有髭须。鼻尖及双耳略残。脑后有一对小圆嵌孔。

北齐至隋  菩萨头像

北魏 立佛三尊像

此像为背屏式造像,由一佛二菩萨组成。中间佛像为高发髻,面相清瘦,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两侧胁侍菩萨的帛带相交,手中持物,站立于两侧莲台之上。主尊佛像面相清秀,是北朝时期秀骨清像的代表作。

北魏  坐佛三尊像

通高56.5厘米,底座宽31.6、高11.4、厚20厘米。黄石质,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通体彩绘。主尊面相较圆润,结跏趺坐,施无畏印,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带下垂,衣摆覆搭座下。背屏边缘饰火焰纹,两侧胁侍菩萨面带微笑,颈悬项饰,宽帛在腹部交叉,一手在胸前持莲蕾,一手在腹下提净瓶或桃形香囊。四足式底座,阴刻世俗供养人形象。

北魏  太和十九年(495年)  刘青虎造像

通高46.9厘米,底座宽27、高5.4、厚14.8厘米。青白石质,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主尊结跏趺坐,面相椭圆。身穿垂领式袈裟,施无畏印。项光内浅雕莲瓣及七身禅定坐佛。二胁侍菩萨头梳高髻,双手合十,披帛在腹前交叉。背屏边缘饰火焰纹,背面浮雕交足弥勒并二胁侍菩萨。底座正面及两侧雕刻忍冬纹,背面题刻“…清信仕佛弟子刘青虎知浮身无常,道法可怙,故建造玉石像一区。……太和十九年九月十五日”。

东魏  武定四年(546年)  王元景造弥勒像

通高63.8厘米,底座宽32、高12.1、厚14.3厘米。白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背屏式造像,通体彩绘,残存少量绿彩及墨线。主尊面相圆润,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施无畏印。弟子身着垂领袍服,双手拢于胸腹间。菩萨上身半裸,颈悬项饰,披帛在腹前交叉,手持莲蕾或握香囊。主尊莲台两侧雕出双龙吐莲,背屏中心雕刻缠枝纹圆形头光,边缘有三身对称飞天,顶部中心为佛塔。背面刻有“白马舐足”佛经故事,山林岩木,雕琢细致入微。其中太子半跏趺坐于树下,侍从掩面、流露出不舍之情,白马引颈舐足。,底座正面雕刻双狮香炉及像主名,其余三面均发现有题刻被磨平的残迹,右侧补刻“大魏武定四年四月八日,敬造弥勒像一塸,上为皇帝陛下、师僧父母、含生之类,咸同思善”。

“白马舐足”最早出现在东吴支谦所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描绘了太子出城后,“即脱宝冠及著身衣,悉付车匿。於是白马,屈膝舐足,泪如连珠。”邺城地区东魏造像的背屏、台座等处雕刻有“白马舐足”的场景,有太子思惟成佛、白马礼拜佛陀之意。

东魏  立佛三尊像

通高40厘米,底座宽18.5、高9.3、厚4.5~7.3厘米。青石质,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残存红、黑彩绘及墨线、贴金和大量底色痕。主尊面相较圆,肉髻略扁,身穿垂领袈裟,施无畏印,跣足立于覆莲台上。二胁侍菩萨头梳高髻,身披帛带,手持莲蕾并握桃形香囊,跣足立于出梗仰莲台上。背屏上方雕饰六身飞天,背面光素。底座呈阶梯状,正面残见彩绘痕。

东魏  坐佛三尊像

残高35.6厘米。青石质,一佛二弟子背屏式造像,红、黑彩绘保存较好。主尊面相较圆,说法印,结血跌坐,身着垂领袈裟、下摆覆搭座下。两侧阴刻彩绘胁侍弟子,顶部彩绘禅定坐佛。背屏背面上部光素,下部题刻“赵道观侍佛,赵世和侍佛,赵僧和侍佛”。下部有小方榫,底座遗失。

东魏晚期至北齐  坐佛三尊像

通高36.3厘米,底座宽22.7、高7.7、厚1.3厘米。白石质,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残存少量彩绘和贴金痕。主尊面相椭圆,肉髻扁平,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施无畏印,结跏趺坐,衣裙下摆覆搭座下。二胁侍菩萨头戴三叶冠,宝缯垂肩,一手持莲蕾,一手握香囊,披帛在腹前交叉,跣足立覆莲台上。背屏边缘饰火焰纹。背面浮雕太子树下思惟。底座正面雕双狮香炉,两侧墨绘供养菩萨及莲花图案,背面光素。

东魏晚期至北齐  坐佛像

北齐  坐佛五尊像

通高55.8厘米,底座宽28.8、高12.4、厚15.9厘米。白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双树背屏式造像,通体彩绘贴金,残存少量蓝、绿彩。主尊面相浑圆,肉髻扁平,身着垂领通肩袈裟,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二弟子身着垂襟僧服,双手拢于腹前。二菩萨上身半裸,披帛缠肩绕臂下垂,手握香囊或持莲蕾,均跣足立于双龙支托的莲台上。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为飞天托塔,背面镂雕层叠的树冠。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两侧雕造四身手捧宝珠的神王,背面光素。

北齐  坐佛七尊像

通高57.5厘米,底座宽35.6、高11.3、厚4.4厘米。白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螺髻二菩萨双树背屏式造像,通体彩绘贴金。主尊面相圆润,身着袒右袈裟,左手抚膝,右手作说法印,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上。两侧弟子与大螺髻像均双手拱于胸腹间,二菩萨一手持莲蕾,一手握香囊,均着黑鞋。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有六身飞天抱持璎珞,顶部为双龙托塔。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两侧残见彩绘莲花,背面光素。

北齐  坐佛五尊像

通高62厘米,底座宽32.2、高14.8、厚7.5厘米。白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背屏式造像,通体彩绘。主尊面相浑圆,肉髻扁平,身着垂领通肩袈裟,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二菩萨头戴三叶冠,宝缯垂至肘下,上身半裸,披帛缠肩绕臂下垂,一手持莲蕾,一手握香囊。下身着裙,跣足立于覆莲台上。主尊与二菩萨之间彩绘两身弟子。舟形背屏上雕刻飞天与佛塔式,背屏背面浅雕一佛二弟子二螺髻二菩萨,主尊倚坐,说法印,两侧胁侍两身弟子、菩萨及大螺髻像。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与力士,两侧光素,背面开龛雕造四身神王。

北齐  坐佛五尊像

通高57厘米,底座宽32、高12.5、厚18.8厘米。白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双树背屏式造像,通体彩绘贴金,并有少量黄、绿彩。主尊面相浑圆,肉髻扁平,双目低垂,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施无畏印,结跏趺坐,衣摆覆搭座下,身后背光饰火焰纹与忍冬纹。二弟子双手合十,右菩萨残,左菩萨头戴三叶冠,裸上身,颈悬桃形项饰,右手持莲蕾,左手握香囊,下身着禅裙,均跣足立于双龙口吐的出梗莲台上。镂孔透雕双树背屏,顶部为飞天托塔,背面雕造半跏坐思惟菩萨和两身双手合十的大螺髻像,上部为密集层叠的树冠。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和供养比丘,两侧及背面龛雕造八身神王。背屏式造像是北齐时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代表作,龙树背屏形式和造像背面的思惟菩萨坐像表现了当地高超的雕刻技艺。

北齐  坐佛五尊像

通高46.8厘米,底座宽25.5、高8.8、厚15厘米。白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双树背屏式造像,残存少量彩绘和较多贴金痕。主尊面相圆润,肉髻扁平,身着袒右袈裟,手臂前端残,倚坐于仰覆莲台上。二弟子身着中衣搭肘式僧服,双手在胸前合十。二菩萨裸上身,下身着裙。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为飞天托塔。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与力士。两侧彩绘供养菩萨,背面光素。

北齐  坐佛五尊像

通高43厘米,底座宽29.5、高8.3、厚10.6厘米。白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双树背屏式造像,残存较多彩绘与贴金痕。主尊面相较圆,肉髻扁平,身着袒右袈裟,胸带外翻,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两侧树干上有弟子像印痕,二菩萨头戴矮冠,裸上身,下身彩绘长裙。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为飞天及腾龙形象。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及力士,余处无雕饰痕。

北齐  武平五年(574年)  赵美造像

通高59.6厘米,底座宽36.3、高9.6、厚12.7厘米。白石质,一佛二菩萨双树背屏式造像,残存少量彩绘和贴金。主尊面相椭圆,肉髻扁平,身着袒右袈裟,右手持莲蕾,左手作与愿印,结血跌坐。二胁侍菩萨裸上身,姿势、手印同主尊,均结跌坐于仰莲台上。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雕出七佛及二化生童子。底座正面浮雕九身化生童子,背面题刻“武平五年五月六日,赵美为亡息县道造像一区。昙伽地”。

北齐  坐佛五尊像

通高57.8厘米,底座宽31、高13.7、厚11.9厘米。白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双树背屏式造像,现存部分彩绘和墨线勾勒痕。主尊面相浑圆,肉髻扁平,衣纹彩绘,衣式漫漶不清,施无畏印,结跏趺坐。胁侍弟子双手拢于胸腹间,菩萨在胸前捧宝珠形饰。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为四身飞天和二龙托塔。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与力士,两侧彩绘莲花,背面残见墨线痕。

北齐  坐佛五尊像

通高45.5厘米,底座宽28、高8.2、厚11.4厘米。白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双树背屏式造像。残存少量彩绘贴金痕。主尊面相圆润,身着垂领通肩袈裟,施无畏印,结跏趺坐。二弟子身着垂襟或交领僧服,双手拢于腹前。二菩萨裸上身,下身着裙,手持莲蕾及香囊,披帛贴体下垂。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有四身飞天,顶部为双龙托塔。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及力士,余处无雕饰痕。

北齐  河清二年(563年)  康口珎造双释迦像

通高61厘米,底座宽38、高13.4、厚153厘米。白石质,二佛二弟子二螺髻双树背屏式造像,现存少量彩绘和贴金。双佛并坐面相姿势相同,均着垂领通肩袈裟,一手抚膝,一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两侧弟子和大螺髻像均着交领僧服,双手拢于腹前。背屏上部有四身飞天,顶部雕出一腾身扬肢蛟龙。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及力士,两侧光素,背面题记“河清二年四月十七日,康□珎为亡妻造双释加像一区,愿生西方,恒与仏俱……”。

北齐  立佛三尊像

通高41.3厘米,底座宽23.3、高7.4、厚14.4厘米。白石质,一佛二菩萨背屏式造像,通体彩绘贴金。主尊立姿,面相圆润,肉髻扁平,身着垂领通肩袈裟,施无畏印。二菩萨头戴三叶冠,颈悬半圆形项饰,上身半裸,宝缯搭肩,披帛缠肩绕臂下垂,一手持莲蕾,一手握香囊或净瓶。下身着禅裙,跣足立覆莲台上。背屏边缘饰火焰纹,背面光素。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其余三面无雕饰痕。

北齐  立佛五尊像

北齐  坐佛三尊像

北齐  坐佛三尊像

北齐  坐佛三尊像

北齐  坐佛五尊像

北齐  坐佛五尊像

北齐  坐佛五尊像

北齐  天保元年(550年)  法棱造像

通高32.9厘米,底座宽18.5、高8.1、厚9.3厘米。黄石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背屏式造像,局部残存彩绘及贴金痕。主尊面相圆润,肉髻扁平,身着袒右式袈裟,偏衫覆搭右肩,施无畏印,交足坐姿。两侧各一身弟子和菩萨,弟子身着垂领式僧服,双手拢于胸腹间。菩萨裸上身,披帛缠肩绕臂下垂,下身着长裙。背屏由镂孔透雕的双菩提树构成,上方为飞天托塔。背面树干上题刻“天保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敬造”和“比丘尼法棱侍佛”。底座镂孔透雕,正面为双狮香炉和力士,两侧及背面雕造山、树、河、狮子、象、风等八身神王。

北齐  弥勒五尊像

通高40厘米,底座宽20.8、高8.9、厚11.9厘米。白石质,三菩萨二弟子双树背屏式造像,残存少量彩绘和贴金。弥勒菩萨头戴三叶冠,面相圆润。宝缯、发辫垂肩。裸上身,颈悬半圆形项饰,右手斜举,前端残,左手作与愿印。下身着裙,交足坐姿。童子承托起菩萨双足,表现了佛经中所述的“帝释承足”。童子两侧雕一僧装、一菩萨装形象的供养人凭几而坐。其中一人手中执笏版。两侧弟子双手合十,胁侍菩萨面容、服饰同主尊,一手持莲蕾,一手握香囊,均跣足立于双龙口吐的出梗莲台之上。镂孔透雕双树背屏,正面上部为飞天托佛,背面树冠下雕出十身小坐佛。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与力土,两侧和背面雕造八身手持摩尼宝珠的神王。

北齐  弥勒七尊像

通高53.5厘米,底座宽33.5、高12、厚18.3厘米。白石质,三菩萨二弟子二螺髻双树背屏式造像。现存较多红、绿彩绘及贴金痕。弥勒头戴三叶冠,面相圆润,宝增垂至肩肘间。上身半裸,颈悬桃形项饰,右手抚膝,左手残。下身着裙,坐姿为介于倚坐和交足之间的并足坐,两童子分别呈手托足状。弟子与大螺髻像交错身着右式和中衣搭肘式僧服,弟子双手在胸前抱持盒状物,大螺髻像或作持珠状,或作合十状。二萨裸上身,下身着裙,一作手捧宝珠状,一作持莲蕾、握香囊状,均跣足立于双龙吐出的出梗莲台之上。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为飞天托佛。背面中心雕刻盛开的莲花,树干处雕刻供养人立像。长方形基座正面中间雕刻童子承托香炉,两侧分别为弟子、卧狮和力士,背面中心雕刻佛坐像,两侧为神王坐像。此像是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巅峰之作,镂刻层次清晰。

东魏  武定三年(545年)  惠判造观世音像

通高31厘米,底座宽16、高5.7、厚9.4厘米。白石质,三菩萨二弟子背屏式造像,残存少量红、黑彩绘及墨线痕。菩萨面容、姿势、服饰相近,均头戴三叶冠,披帛在腹部交叉,一手持莲蕾,一手握香囊或净瓶。主尊两侧勾绘二弟子,右侧青年汉僧相,左侧老年梵僧貌。背屏背面开龛雕造七身禅定坐佛。底座正面浮雕香炉和供养比丘尼,余三面题刻“武定三年十二月十日,比丘尼惠判、惠名等敬造观世音口一区…”。

东魏  菩萨立像

通高29.9厘米,底座宽14.2、高5.7、厚8.7厘米。白石质,背屏式菩萨造像,残存少量红、黑彩绘及贴金痕。菩萨头戴三叶冠,面相圆润,宝缯垂肩。颈悬桃形项饰,右手持莲蕾,左手握香囊,披帛在腹前交叉穿环,绕臂贴体下垂。下身着裙,跣足立于矮覆莲台上。背屏边缘饰火焰纹,背面浮雕太子树下思惟。底座正面雕造莲花香炉及供养比丘,侧面雕双狮,背面彩绘莲花和供养天人形象。

东魏晚期至北齐初年  菩萨三尊像

通高47.3厘米,底座宽22.8、高8.6、厚12.6厘米。白石质,三菩萨背屏式造像,残存少量彩绘和贴金痕。菩萨头戴三叶冠,面相较圆,宝缯覆肩,颈悬穗状环饰,右手持莲蕾,左手握香囊,披帛在腹前交叉,跣足立覆莲台上。两侧各一身胁侍菩萨,上身半裸,下身着禅裙。背屏边缘饰火焰纹,背面浮雕太子树下思惟。底座正面为双狮香炉,两侧各雕两身世俗装供养人,背面浅刻出题记界格线,有红彩痕,无题刻文字。

东魏  天平四年(537年)  法敬造菩萨像

通高38.4厘米,底座宽16.8、高5.3、厚12.2厘米。白石质,背屏式菩萨造像,通体彩绘贴金。菩萨头戴三叶冠,面相端庄,右手持莲蕾,左手握桃形香囊,披帛在腹前交叉穿环,跣足立于覆莲台上。舟形背屏边缘火焰纹中雕造七佛。背面阴刻白马吻别佛传故事,树下撑有一顶伞盖,太子呈思惟状,半跏坐于筌蹄上,侍从掩面而立,白马引颈低头吻足。构图精美。底座正面为莲花香炉及两身跪姿供养比丘,侧面彩绘莲花图案,背面题刻“天平四年八月十五日,比尼法敬造化聚七佛,为师僧父母、法界众生,一时成佛”。

东魏  菩萨立像

通高40厘米,底座宽16.6、高8.5、厚13.4厘米。白石质,背屏式菩萨造像,保存较多红黑彩绘和贴金痕。菩萨头戴三叶冠,面相圆润,宝缯、发辫垂肩。颈悬贴金项饰,右手持莲蕾,左手握桃形香囊,披帛在腹前交叉穿环,绕臂贴体下垂,下身着裙,跣足立于覆莲台上。背屏上部项光、背光及火焰纹均经敷彩,背面绘太子树下思惟。底座正面彩绘香炉和供养人,两侧面墨线勾勒狮子形象,背面光素。

东魏  思惟菩萨像

通高65.3厘米,底座宽30.2、高13.5、厚20厘米。白石质,透雕背屏式菩萨造像,残存较多彩绘和少量贴金。菩萨头戴三叶冠,面相长圆,宝缯、发辫垂至肘下,上身半裸,下身着裙,半跏坐,左手抚膝,右手拄颊作思惟状。透雕尖楣背屏边缘为盘龙龛柱,上部饰飞天,背面有彩绘痕。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狮子鬃毛蓬张,作扬肢蹲踞状,两侧及背面有彩绘莲花等残痕。

北齐  双思惟萨像

通高54.2厘米,底座宽30.1、高12.6、厚13.9厘米。白石质,二思惟二菩萨双树背屏式造像,通体彩绘贴金。思惟菩萨头戴三叶冠,宝缯、发辫垂肩。裸上身,颈悬桃形项饰。下身着裙,半跏坐,一手抚膝,一手拄颊作思惟状。二胁侍菩萨一手持莲蕾,一手握香囊,披帛在腹部交叉穿环。镂孔透雕双树背屏,树干盘龙,上部为双佛、飞天及双龙托塔,背面有彩绘痕。底座边缘贴金,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及力士,两侧残见彩绘莲花,背面可辨纵向界格线,无雕饰痕。

北齐  思惟五尊像

通高60.2厘米,底座宽34.6、高12.5、厚13.2厘米。白石质,三菩萨二螺髻双树背屏式造像。思惟菩萨头戴三叶冠,上身半裸,下身着裙,半跏坐,左手抚膝,右手拄颊作冥思状。二大螺髻像双手在胸前捧宝珠。二菩萨上身半裸,下身着裙,一手持莲蕾,一手握香囊,均跣足立于出梗莲台上。镂孔透雕双菩提树构成背屏,上部为四身飞天捧持璎珞,顶部双龙托塔。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与力士,两侧残见墨线勾绘的莲花及天人形象,背面光素。

北齐  思惟五尊像

通高52.4厘米,底座宽30.8、高12.7、厚13.7厘米。白石质,三菩萨二弟子双树背屏式造像,残存部分彩绘和贴金。菩萨头戴矮三叶冠,宝缯垂肩,裸上身,颈悬桃形项饰,臂戴钏,腕佩镯。下身着裙,半跏坐于束腰藤座上,左手抚膝,右手拄颊作冥想状。二弟子身着袒右僧服,双手合十,二菩萨服饰同弟子,一手握香囊,一手在腹前捧盒状物。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雕出化生童子、飞天及双龙托塔,背面彩绘树干及枝丫。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及力士和化生童子,两侧彩绘莲花,背面无雕饰痕。此像是北齐时期的代表作,菩萨的装饰简洁,裙裳贴体,垂落于台座前的裙褶具有极强的悬垂感。

东魏元象二年(539年)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通高42厘米,底座宽22、高9.5、厚11.5厘米。白石质,三菩萨背屏式造像,残存少量彩绘和贴金。主尊头戴三叶冠,宝缯垂至肘下,上身半裸,颈悬圆形项饰,右手斜举至胸前,左手握香囊,披帛缠肩绕臂下垂。下身着裙,跣足立于覆莲台上。右胁侍菩萨残,左菩萨姿势、服饰同主尊。背屏正面残见彩绘装饰纹样,背面墨线勾绘太子树下思惟场景。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两侧雕造山、象、风、树四神王,背面光素。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通高51.4厘米,底座宽14.5、高10、厚14.9厘米。白石质,一菩萨二弟子背屏式造像,现存少量红、墨彩和黄褐色底色。菩萨头戴三叶冠,面相较圆,颈悬桃形项饰,右手持莲蕾,左手握香囊,披帛在腹部交叉。二弟子身着中衣搭肘式僧服,双手合十或作捧物状。背屏上部为飞天托塔,背面浮雕双树下龛内禅修坐佛形象。底座正面雕造双狮香炉,两侧雕出风、火等四身神王,背面光素。

北齐  王寿造像

通高31.6厘米,底座宽18.6、高6.4、厚7.8厘米。白石质,三菩萨二弟子双树背屏式造像,残存部分彩绘。菩萨头戴矮冠,裸上身,右手持莲蕾,左手握香囊,下身彩绘长裙,披帛缠肩绕臂下垂。二弟子双手拢于胸腹间,二菩萨双手在胸前合十。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为飞天托持宝珠。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两侧有彩绘莲花痕,背面题刻“口口口年二月口口日,清信弟子王寿为亡父遭厄许像一区……”。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双菩萨立像

通高58厘米,底座宽30.6、高13.6、厚12.4厘米。白石质,二菩萨二螺髻双树背屏式造像,残存较多彩绘及贴金。菩萨姿势相同。均头戴矮冠,宝缯垂至肩肘间。裸上身,颈悬桃形项饰,右手持莲蕾,左手握香囊。下身着裙,跣足立。二螺髻像身着圆领袍服,双手拢于腹前。镂孔透雕双树背屏,上部为飞天托塔。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余处无雕饰痕。

北齐  双菩萨像

北齐  双菩萨像

北齐  坐佛三尊像

北齐 武平六年(575年) 坐佛三尊像

北齐  坐佛三尊像

北齐  坐佛三尊像

北齐  坐佛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北齐  菩萨三尊像

东魏武定四年(546年)  观世音菩萨像

东魏  菩萨立像

东魏  菩萨立像

东魏  菩萨立像

北齐  元阿吕军造观世音像

通高31.5厘米,底座宽14.1、高6.9、厚6.5厘米。白石质,三菩萨背屏式造像,残存少量红、黑、绿彩。主尊头戴三叶冠,面相浑圆,颈悬桃形项饰,宽帛在腹下交叉,右手持莲蕾,左手握香囊。下身着裙,跣足立覆莲台。两侧彩绘两身胁侍菩萨,均面微侧向主尊,上身半裸,下身着裙,裙带下垂。背屏背面墨绘太子树下思惟。底座正面残见墨绘狮子香炉,两侧绘莲花图案,背面题刻“清信弟子元阿吕军为亡息景延敬造观世音像一区,愿亡者生天”。

北齐  天保四年(553年)  慈妙造观世音像

通高34厘米,底座宽14.3、高6.6、厚74厘米。白石质,背屏式菩萨造像,色彩鲜艳。菩萨头戴三叶冠,面相圆润,颈悬项饰,右手持莲蕾,左手握香囊,披帛在腹前交叉,宝缯、发辫及衣帛贴体下垂。下身着裙,跣足立于覆莲台上。背屏正面边缘彩绘勾连忍冬图案,背面光素。底座正面残见彩绘莲花香炉痕,两侧绘供养天人形象,背面题刻“天保四年口口五日,比丘慈妙敬造观世音象一区,亡者生西方,现前受福,一切众生,普成佛道”。

北齐  菩萨立像

北齐  河清三年(564年)  观世音菩萨像

北齐  天统二年(566年)  观世音菩萨立像

北齐  菩萨立像

北齐  菩萨立像

北齐  菩萨立像

北魏  造像碑

通高41厘米,宽21.5~30.5、厚5.5厘米。砂石质,白底红彩,螭龙碑首。正面开龛雕造双佛,面相清秀,体形瘦削,身着衣博带式袈裟,衣据覆搭座下,结坐,一作禅定印,一作说法印。两侧各胁侍一身立姿菩萨。背面和侧面上部为禅定坐佛和乐飞天,下部为世俗装供养人。

北魏  造像碑

东魏晚期至北齐初年  造像碑

通高36,宽20.5~21、厚6~6.2厘米。砂石质,一佛二菩萨造像碑,螭龙碑首,残存较多红、黑彩绘。主尊面相略圆,肉髻扁平,身着通肩袈裟,禅定印。结坐,衣裙下摆竖直覆搭座下。二菩萨头梳高髻,面相清瘦,上身半裸,下身着裙,双手合十,披帛缠肩绕臂贴体下垂。碑侧及背面残见白底色,无雕饰痕。

北魏  永安二年(529年)  仵兴造释迦定光无量寿像

宽12.6、高13.7、厚6.7厘米。黄石质,三面三龛式造像塔,上下有连接口,内有白色粘接物。正面及两侧开龛雕造佛像,均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施无畏印。正面龛内为坐佛,右侧佛像垂足倚坐,左侧佛像立姿。背面题刻“大巍永安二年八月六日,清信士仵兴仰为亡妣敬造释迦、定光、无量寿三身像,愿令亡妣讬生净土……”

唐  上元二年(675年)  张弘亮造阿弥陀像

宽23.6、高30.2、厚6.5厘米。青石质,一佛二萨像式组合。主尊面相丰艘,波状发髻,头后有桃形火焰项光,身穿垂领式通肩,结跌坐。二胁侍菩萨裸上身,下身着长裙,一手在胸前持莲蕾,一手贴体提净瓶,跣足立于出梗莲台上。像下题刻“上元二年十月计日,弟子张弘亮…,敬造阿弥施像铺……”

北齐  坐佛残像

残高43厘米,底座宽39、高21.4、厚27厘米。白石质,组合不明,残存较多彩绘和贴金。主尊肩部以上残,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胸部束结,右手残,左手作与愿印,结跏趺坐。仰莲台下束腰呈八棱形,每面浮雕一身伎乐天人。底座残存雕刻精美、两侧口吐莲梗的双龙。中部浮雕一对裸体童子托举香炉,炉体已残,左右为手捧香盒、单膝胡跪的供养比丘及双童托足的力士形象。前端高浮雕出两具象首,背面正中为白马吻别佛传故事,余处雕出风、河等八神王。

北齐  七尊残像

残高33.4厘米,底座宽66.5、高18.5、厚21.7厘米。白石质,透雕双树背屏式造像底座,现存部分彩绘和贴金痕。造像仅存主尊及六身胁侍足部,其下均由裸体童子支托。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及力士和二供养比丘,两侧各一身手托摩尼宝珠的神王形象,背面雕出白马吻别佛传故事。

北齐  武平五年(574年)  张愿造无亮受像

残高31厘米,底座宽43、高13.8、厚10厘米。白石质,无量寿五尊像,残存少量彩绘与贴金痕。主尊头部残,身着袒右裟,说法印,结坐。两侧胁侍仅余足部。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与力士,两侧光素,背面题刻“武平五年四月廿六日,佛弟子张造无亮受像一区愿亡者生西方……”

北齐  天统五年(569年)  昙晖造阿弥陀像

残高32厘米,底座宽62.4、高15.2、厚21.2厘米。白石质,阿弥陀七尊造像底座,通体彩绘贴金。主尊现存腰部以下,结跏趺坐,两侧胁侍仅余足部及莲台。底座边缘有贴金痕,正面浮雕双狮香炉,两侧彩绘供养菩萨,背面题刻“天统五年十一月十日,比丘尼昙晖为亡师昙容敬造阿弥陁像一区,愿亡者生西方阿弥陁国……”

北齐  天统四年(568年)  普弁造弥勒像

残高41厘米,底座宽56.3、高16、厚17.9厘米。白石质。弥勒五尊像底座。残存部分彩绘和贴金。上部仅余树干及五尊像足部。底座正面浮雕双狮香炉及力士,香炉旁半跏坐两身半裸的外道形象,两侧彩绘供养菩萨,背面题刻“大齐天统四年二月十五日,比丘尼普弁敬造弥勒坐像……”

北齐  清河二年(563年)  卢舍像底座

北齐 圆形镂空透雕底座

北齐  武平七年(576年)  观世音像底座

北齐 八边形底座

北齐 圆形莲花底座

石函、青釉罐、饰件

逛博物馆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看这位!

(0)

相关推荐

  • 北石窟寺:一个刺史的石窟梦

    去往北石窟寺的路着实不好走.带着南石窟寺未尽如意的黯然悲伤,绕了一个半圆,在数次转车,翻越陇东高原沟沟壑壑的境遇下终于还是来到北石窟寺了. 北石窟寺在庆阳市西峰区西南,蒲河和茹河交汇之东岸的覆钟山红砂 ...

  • 石造像塔

    石造像塔:北魏,高206厘米,庄浪县出土.塔身由五块呈梯形的方石雕叠摞而成,自上而下,上小下大.原为楼阁式,今塔顶.塔基与塔檐均失,仅留五级塔身.正面:第一层方形浅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像:第二层雕二佛并立 ...

  • 驼山石窟:不厌驼山路,千峰到翠屏

    去岁春节之后,我和老白踏上西行的列车,一路风雪无阻,自郑州至海州,再蜿蜒北上,一路过临沂,到青州.不仅饱览北齐青州造像之绝代风华,也爬驼山,登云门,欣赏了位于山麓之上的石窟造像.比之于存在博物馆华丽灯 ...

  • .川-皇泽寺摩崖造像

    皇泽寺位于广元市利川区以西一公里的西山脚下,现存57个窟龛,大小造像1200余尊,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造像主要分布在寺内写心经洞区.大佛楼区.五佛亭区.其中01-14号窟.53- ...

  • 陕:“法相庄严”(上)of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专题展"法相庄严"精品云集.本期为十六国北朝造像集锦. ↑太昌元年造像碑 ↓北魏四面造像碑,1971年西安未央区出土. ↓北魏四面造像碑,1971年西安未央区出土. ↓北 ...

  • 通体彩绘贴金的北齐四面覆钵塔:六行-孙振华分享国博《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之二

    通体彩绘贴金的北齐四面覆钵塔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系列之二 佳展回顾 六行-孙振华分享 孙振华 策展人空间设计师  终南六行集舍主人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研习者 200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对于 ...

  • 雄健华丽的谭副造释迦牟尼像:六行-孙振华分享国博《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

    雄健华丽的谭副造释迦牟尼像 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系列 佳展回顾 六行-孙振华分享 孙振华 策展人空间设计师  终南六行集舍主人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研习者 200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对于中国古 ...

  • Gallery Marking国家博物馆|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

    GM再次更新了,国家博物馆的展览也给大家介绍三期了.从梵高艺术展,到珠宝奢侈品展,以及上期的中国古代瓷器展,精彩的内容真的是应接不暇,顺便透露下,这些好看的展览大王都是在一天之内看完的哟!那么,本期又 ...

  • 临漳邺城佛造像博物馆

    第一单元 玉石梵像 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佛教影响逐步扩大,北方地区立塔造像蔚然成风,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开启了融合发展的历程,成就了辉煌的北朝佛教艺术.邺城附近盛产适于雕刻的石料,工匠们就地取材 ...

  • 梦回六世纪邺城佛都:铸客分享邺城博物馆北朝佛造像艺术上篇

    梦回六世纪邺城佛都邺城博物馆北朝佛造像艺术上篇 铸客分享 铸客 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 醉心青铜之美 徜徉青铜文化天地 邺城博物馆馆内一系列仿汉建筑.大门外的半人面瓦当照壁墙.由黄沙岩制成的 ...

  • 临漳邺城考古博物馆开馆,北齐佛像瞬间惊艳全场

    12月17日上午,临漳邺城考古博物馆(原佛造像博物馆)在重新改陈后,正式开馆,并更名为邺城考古博物馆.来自省市文物部门.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开馆仪式,并首次观摩了改陈后的博物馆展陈.中国社科院考古 ...

  • 后赵与临漳邺城,羯族石虎在铜雀台下挖井,窟中存放财宝和食品

    六朝古都,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建安  摄影) 河南省安阳市博物馆展出的铜马钮"归赵侯印". (王建安  摄影) "归 ...

  • 白马:走近邺城--临漳佛造像博物馆精品展(下)

    临漳古时称"邺",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以"三国胜地,六朝古都"享誉中外.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到汉晋时佛教在邺城逐渐发展以致到后赵时期 ...

  • 白马:走近邺城--临漳佛造像博物馆精品展(上)

    图1 临漳佛造像博物馆精品展 临漳古时称"邺",曾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以"三国胜地,六朝古都"享誉中外.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到汉晋时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