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沁水注》里的于姓祖根等考略
A2
△又南出山,过沁水县北。
沁水南迳石门,世谓之沁口。《魏土地记》曰:河内郡野王县西七十里,有沁水,左迳沁水城西,附城东南流也。
沁水城,具体不详。杨守敬认为《魏土地记》所载的沁水城并非沁水县故城,按沁水城与沁水的相对方位作校验,显然杨守敬是有道理的。(守敬按:此非沁水县故城也。据《经》称沁水过县北,《注》亦称沁水径县故城北,[县详下]则故城在沁水南[1])
石门是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为魏野王典农中郎将之所造也。按其《表》云:臣孚言:臣被明诏,兴河内水利。臣既到,检行沁水,源出铜鞮山,屈曲周回,水道九百里。自太行以西,王屋以东,层岩高峻。天时霖雨,众谷走水,小石漂迸,木门朽败,稻田汎滥,岁功不成。臣辄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数万馀枚。臣以为累方石为门,若天亢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防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圣王所许。愿陛下特出臣《表》,敕大司农府给人工,勿使稽延,以赞时要。臣孚言。诏书听许,于是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代木门枋,故石门旧有枋口之称矣。溉田顷畮之数,间关岁月之功,事见门侧石铭矣。水西有孔山。山上石穴洞开,穴内石上,有车辙牛迹。《耆旧传》云,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就也。其水南分为二水,一水南出,为朱沟水。
沁口灌溉枢纽:魏文帝黄初年间,司马孚为野王典农中郎将时,曾修建沁口灌溉枢纽,改进水木枋门为石门。所在处即名枋口,在今河南省济源东北三十里(《怀庆府志》认为枋口即今之五龙口)。这项水利工程对改变当时河内郡农田严重缺水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铜鞮山,一名尧山,一名紫金山,今名圣佛岭山,位于沁县西南20公里,跨沁源县界,主峰海拔1400米。《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勰从孝文帝“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3]。
典农中郎将,官名。汉末曹操设置,分置于实行屯田的地区,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职权相当太守。魏末废,设为太守。
大司农,汉代官名。主管钱粮,为九卿之一。东汉末改为大农。魏以后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
司马孚(179—272),字叔达,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司马懿之弟。曾在朝中历任中书郎、河内典农中郎将诸职。魏受禅加封关内侯之爵,齐王时又封为昌平亭侯。陈留王时又封为长乐公。武帝受禅,封为安平王进拜太宰,持节督中外诸军,泰始八年(272)死,谥号为献王。司马孚温厚廉让,博涉经史。汉末丧乱与兄弟在危亡之中,箪食瓢饮,而披阅不倦。性通恕,以贞白自立,从未与人有怨。陈留殷武名闻海内,尝遭罪遣,孚往省之,与之同处而分食,为世人所赞。晋时河内水旱成灾,民不聊生,水利设施破损严重。据此,司马孚上疏皇帝,根据自己视察沁水的状况,奏上一文《请造沁口石门表》。文中司马孚依据沁水地区的实际形势,以就地取材,论造业已破损的水门,使河内之地云雨由人。从而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
朱沟水,古朱沟水即广济渠。按清道光《武陟县志》:(广济渠)本秦时旧渠,唐温造浚之,至元中统二年奉诏通浚,始名曰“广济”。洪编修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志》云:即古朱沟水也。广济渠,自五龙口南,流入河内界,东至府城西南之七里桥,东南入温县界,经卫村至许王村,凡五里,复交河内界,至保奉村东,交武陟界[4]。
孔山,《怀庆府志》:在今济远县东北二十五里,枋口之西。
沁水又迳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春秋》之少水也。京相璠曰:晋地矣,又云,少水今沁水也。沁水又东,迳沁水亭北,世谓之小沁城。沁水又东,左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渟渊,南流为台渟水,东南入沁水。沁水又东,倍涧水注之。水北出五行之山,南流注于沁水。
沁(水)县故城,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王寨。《水经·沁水注》:“沁水又径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北齐废[5]。【备注:《水经注疏》中此句作“沁县”,并校云:“戴、赵‘沁’下增‘水’字。会贞按:两汉、魏、晋、后魏,河内郡并有沁水县,则增‘水’字似是。但考《魏书·地形志》,沁水县治沁城,不言治沁水城;又《灵征志》两言河内沁县,足征沁水县,魏时亦省称沁县,故郦氏便文称之,不必定说脱‘水’字也。《济源县志》:废城在县东北,今呼王寨城。”并存[6]】
小沁城,即期城,位于沁阳市区西13公里葛村乡期城村西南,城址地处沁河南岸,城南1.5公里为上辇村,西有伏背村,东为期城村。城筑于汉代,沿用至南北朝,相传期城为东汉大将安成侯姚期在此打仗时所筑,故名为期城。期城在南北朝时尚存,易名为小沁城。期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当地村民因在城东南角依城建砖瓦窑,且长年起土,使城墙早在1963年前就被夷为平地。城垣下部埋于耕地下。城地表均为耕地,从废弃的砖瓦窑上仍能看出残存的原城墙的夯土层,夯土层厚6—8厘米,圆形夯窝,直径6厘米[7]。
台渟水、倍涧水,按清乾隆《怀庆府志》、清道光《武陟县志》所载台渟水应为尧池水;倍涧水疑即贝涧水。(按乾隆《怀庆府志》:尧泉池在府城西北三十里(按:此泉土名尧河,源出太行山麓捏掌村。泉畔有尧庙,庙前处处有泉,掬手可饮。汇而东南,流灌稻田,可十余里。经卫村西汇于倍涧,合流至龙泉村入于沁。考《水经注》沁水经小沁城东右合小沁水,水出北山台淳渊,南流为台淳水,南东入沁。今泉出北山之麓。小沁城,即河内之覆背村。是龙泉村在覆背村东,尧池水于右出焉,恰与注合。是尧池即小沁水,又名台泞水也[8]。另按清道光《武陟县志》:今无所谓台淳水者。河内县旧志即以尧池水为“小沁水””。《怀庆府志》云:“小沁城即覆背村,龙泉村在其东,尧池水于右出焉。”与《注》适合,或即台淳水之异名欤!尧池与贝涧水合,即《水经注》之“倍涧水”也[9]。)
△又东过野王县北。
沁水又东,邘水注之。水出太行之阜,山,即五行之异名也。《淮南子》曰:武王欲筑宫于五行之山。周公曰:五行崄固,德能覆也,内贡回矣。使吾暴乱,则伐我难矣。君子以为能持满。高诱云:今太行山也,在河内野王县西北上党关也。诗所谓徒殆野王道,倾盖上党关,即此山矣。其水南流迳邘城西,故邘国也。城南有邘台,《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王将伐郑,富辰谏曰:邘,武之穆也。京相璠曰:今野王西北三十里有故邘城,邘台是也。今故城当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汉武帝封李寿为侯国。
上党关,此处的上党关当在今山西晋城南[10],但具体不详。
邘城,古诸侯国名。周武王子邘叔的封地。春秋时为郑邑。在今河南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该村东现仍保存有邘国故城。城址分为东城与西城,东城城址面积约6~7平方公里。现存夯土城墙长820米,宽20~25米,残高2~7米。据调查,该城夯层结构及包含物可以早到商代。从发现的陶器、瓦件来看,城址在西周,战国,汉以后则多次增筑补修,因此,该城自商周以来,长期使用,因而也就多次见诸于文献记载,从在村西发现的战国、汉代墓葬,也可知战国汉代也应为城址发展的重要时期。于姓主要源于西周时的邘国,为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后,邘国所在地当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的邘邰村,该村现存的邘国故城,即为于姓祖根所在[11]。古邘城西北角有一高台,面积约1300余平方米,高9米,相传姜子牙曾在此钓鱼,故曰"钓鱼台"。
邘国故城位于沁阳市西北15公里西万镇邘邰村东南,是商代、周代、汉代时期的古城,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邘水,杨守敬大致认为邘水出河内县(今沁阳市)西北,已基本绝流[12]。按邘水与邘城的密切关联,本文颇疑邘水与今龙门河有渊源。备注:邘城东100余米的龙门河西岸有一条南北长2.5公里的防洪堤防,筑于西周,是为防控龙门河洪水对邘城的危害而修筑的人工堤防。古籍《列时邘国图》也绘制有其城的布局。此外,邘城周围还发现有大量商、春秋、战国、及汉代时期的墓葬群,与邘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加强对邘国故城的保护,为我们研究古代城址及邘姓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3]。
邘水又东南,迳孔子庙东,庙庭有碑。魏太和元年,孔灵度等以旧宇毁落,上求修复。野王令范众爱、河内太守元真、刺史咸阳公高允表闻,立碑于庙。治中刘明、别驾吕次文、主簿向班虎、荀灵龟,以宣尼大圣,非碑颂所称,宜立记焉,云,仲尼伤道不行,欲北从赵鞅,闻杀鸣犊,遂旋车而返。及其后也,晋人思之,于太行巅南为之立庙,盖往时回辕处也。余按诸子书及史籍之文,并言仲尼临河而叹,曰:丘之不济,命也夫!是非太行回辕之言也。碑云:鲁国孔氏,官于洛阳,因居庙下,以奉蒸尝。斯言是矣。盖孔氏因迁山下,追思圣祖,故立庙存飨耳。其犹刘累迁鲁,立尧祠于山矣,非谓回辕于此也。邘水东南迳邘亭西。京相璠曰:又有亭在台西南三十里。今是亭在邘城东南七八里,盖京氏之谬耳,或更有之,余所不详。其水又南流,注于沁。
孔子庙,疑与今沁阳东义合孔庙有渊源。沁阳有句俗话“怀庆府八大怪,文庙建在府城外”,指的就是东义合孔庙。东义合孔庙属于祭祀孔子遗迹而建的庙,非官方的庙学,也不是孔氏家庙。俗称先师回车庙,或者回车庙,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在怀庆府还有二处与孔子回车有关的遗迹,一在济源,名圣人崖,刻孔子与弟子图,二在修武县东孔庄(焦作市马村区)孔子问礼处[14]。
东义合孔庙遗迹
北魏孔宣尼庙碑记(已佚),欧阳修《集古录》[15]云:“宣尼庙记文辞事实,皆不足采,书亦非佳,独其字画多异,录之以备博览。赵明诚《金石录》[16]云:“后魏孔宣尼庙记,在今怀州署中,文辞颇古质可喜,记太和元年立,其额又有延兴四年(474年)太上皇帝祭孔子文者,孝文之父献文帝也[17]。此外施蛰存先生在《水经注碑录》卷二中对北魏孔宣尼庙碑亦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卷二·四九·后魏孔子庙碑》:此碑着于欧、赵二录,而以小欧阳《集古录目》所叙为详,碑“不著书撰人名氏”,初,孔子北适赵,闻鸣犊见杀而还。晋人思之,立庙于其地。后魏太和中,怀州刺史茹清龙使河内太守达头素和增葺立记。又有延兴四年祭文,称太上皇帝告宣尼之灵者,文成帝也。’赵氏《金石录》谓:‘碑太和元年立,延兴四年太上皇帝祭孔子文在碑额上。两家所记,可补郦注所未及。然不言‘鲁国孔氏,官于洛阳’。立碑修庙是茹清龙而非孔灵度,岂碑已残泐,欧、赵均不及见耶。《金石略》著录此碑称《后魏孔子庙碑》。《宝刻丛编》称《后魏孔子庙碑并祭文》。于奕正《天下金石志》称《后魏孔宣尼庙碑》,不知碑额竟如何。此碑久已亡失,未必明代尚存,于奕正书,不足据也[18]”)
沁水东迳野王县故城北。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太行道绝,而韩之野王降。始皇拔魏东地,置东郡。卫元君自濮阳徙野王,即此县也。汉高帝元年为殷国,二年为河内郡,王莽之后队。县曰平野矣。魏怀州刺史治,皇都迁洛,省州,复郡。
野王县故城,秦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晋为河内郡治。隋开皇初为怀州治。十六年 (596)改为河内县[19]。野王故城地处沁(河)济(河)冲积平原。城址位于(沁阳)市境东南,沁水之阴,东经112。52'与北纬35。05’之间,历史上多系郡、州、路、府治,为豫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野王城邑始建于西周,《穆天子传》载:“丁丑,天子北征。癸未,至于野王。甲申,天子北升太行之隆,而降休于两柏之下。”《秦始皇本纪》“始皇六年,拔卫濮阳,卫元君角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西汉初改邑为县。西晋时,河内郡治由怀迁野王。之后的1700多年时间里,野王一直是州、郡、路、府治所。隋代改野王县为河内县,明清两代为怀庆府首县。民国2年(1913年)废府存县,改河内县为沁阳县。野王故城于历代增筑,早期城垣因深埋于地下,又未作考古调查与发掘,原城墙情况不详。现城东北角残缺的城墙,为元代修筑[20]。
水北有华岳庙。庙侧有攒柏数百根,对郭临川,负冈荫渚,青青弥望,奇可玩也。怀州刺史顿邱李洪之之所经构也。庙有碑焉,是河内郡功曹山阳荀灵龟以和平四年造,天安元年立。沁水又东,朱沟枝津入焉。
北魏华岳庙碑(已佚)。按《魏书·地形志》:“野王有太行山华岳神”;故施蛰存认为:此野王城北之华岳,非关中之西岳华山。但施氏以为《魏书·地形志》“野王有太行山华岳神”;神,即神庙的说法则有待商榷;本文认为“神”应指太行山华岳神,未必是指华岳神庙。[备注:舍(施蛰存)按:此野王城北之华岳,非关中之西岳华山也。《魏书·地形志》:【野王有太行山华岳神。】神,即神庙,此文所记者是矣。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少为沙门,晚乃还俗,以外戚贵显,事见内魏书·酷吏传》。苟灵龟与李洪之同时,李为怀州刺史,苟为河内郡功曹,盖其时在迁洛之前,怀州仍有河内郡也。迁洛以后,省州复郡,谓野王复为河内郡治也。此太行山之华岳庙碑,郦道元以后,无著录者,盖亡失已久矣[21]。]
华岳庙,按乾隆《怀庆府志》(校注本):(华岳庙)在怀庆府(即今河南沁阳市)府城北郭沁水北。《水经注》云:庙侧有攒柏数百根,对郭临川,负冈荫渚,青青弥望,奇可玩也:魏怀州刺史李洪之之所经构,今废[22]
[1]《水经注疏》,第828页
[2]余鹏飞,三国经济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第288页
[3]《山西历史地名词典》
[4]武陟县档案史志局编,武陟县志 清道光九年 点校本,武陟县档案史志局,2014.01,第218页
[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6](清)张穆原著;安介生辑校,《魏延昌地形志》存稿辑校,齐鲁书社,2011.06,第215页
[7]焦作市文化局编. 焦作市文物志[M]. 2005
[8]焦作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沁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怀庆府志 乾隆五十四年点校本 上 本衙藏版[M]. 2005
[9]武陟县档案史志局编,《武陟县志》清道光九年 点校本,武陟县档案史志局,2014.01,第219页
[10]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08月第1版,第51页
[11]张新斌:《于姓祖根初探》,2001年9月17日
[12]《水经注疏》,第831页。守敬按:今水出河内县西北。《怀庆府志》谓涓涓几绝流矣
[13]《国宝专栏之邘国故城》,富于春秋公众号,2016-5-10
[14]《东鲁遗踪——沁阳东义合北魏孔宣尼庙碑记》,田野中的覃怀公众号,2018-12-4
[15]《集古录》:即《集古录跋尾》,中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共10卷,书成于宋嘉祜八年(1063),作者欧阳修。与《集古录》并行的还有《集古录目》,是熙宁二年( 1069)欧阳修命其子欧阳架编录的。
[16]《金石录》:宋赵明诚撰,三十卷。著录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的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古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
[17]武陟县档案史志局编,武陟县志 清道光九年 点校本,武陟县档案史志局,2014.01,第409页
[18]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06月第1版,第82页
[19]《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20]焦作市文化局编,焦作市文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第56页
[21]施蛰存,水经注碑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06月第1版,第84页
[22]焦作市地方市志办公室,沁阳市人民政府整理,乾隆已酉年重刊《怀庆府志》(校注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05,第1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