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对过节为何惶恐慌张

年轻人对过节为何惶恐慌张

小时听到有句彦语说,“大人望种田,小伢望过年”。意思是大人们盼望着春天到来,就可以种田下秧,意味着一年有饭吃;而不知事的小孩呢,则天天盼着过年,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

一晃多少年过去,有些古语在现代已经发生变化。大人不再那样望种田了,因为能种田的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田地都荒着哩,老人们想种也种不了。而小伢呢,生活不再缺衣少食,天天像是生活在过年状态中,过年不过年的,又不让放鞭炮,无所谓。最多是那些学生伢,盼望放假后不再做没完没了的作业,可以放开玩一下。而一些青壮年们,即可以借此返乡,会会亲人,喝喝小酒,打打麻将。

因此,每到年末,各种年会开完了的时候,人们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等着放松、休假、旅游,探亲、访友、孝父母、会情人。城市里一下子安静了。

毕业参加工作不满十年的小@,今天却跑到我办公室来聊了会天。给我亮明一个观点,说每到过年,他心里便慌张的不行。

我很奇怪。全国人民都盼望着放假并且嫌放假天数少呢。再说,现在国家祥和,民族兴盛,军队强大,领导亲民,干部廉政,人民被幸福,市场也丰富,什么都不用你操心,你慌张什么?

小@一脸苦相,说,“如果你不急,且听我娓娓道来”。这一“娓娓”,还真有苦衷:

——过年了,怕买票。总得去抢火车票飞机票,本来放假想图个静,陪陪老人,清闲逛逛,但事实上一到这个季节,那几亿人的流动大军简直让人害怕。以往吧,托个关系花点小钱可以买到票,现在一切从网上订,老早就要谋划,就要记着抢,盯着手机电脑不停的按。好不容易抢到,就得准备购物,大包小包,这个大爷那个叔伯,这个大嫂那个小妹,这个外甥那个侄儿,总得买点什么,鼓鼓囊囊,奔波在返乡大军中,推来挤去,吆来喝去,上来下去,一波连着一波,想想都是头疼。开车回去吧,一是路途遥远,一个人累;二是高速成低速,有时甚至连出城都困难。有心拼个车,一是陌生人不安全,二是怕出事惹出更多的麻烦事。出行真是个苦差事!

——过年了,怕相亲。参加工作快十年了,还没有女友,回去一次,便被父母逼着去相亲。过去读书的年代呀,父母反复劝告:千万不能早恋,不能谈情说爱,耽误了学业毁了前程。有点苗头被发现,父母亲戚那是怎样一个苦口婆心,四处紧逼,必须搅黄,说恋爱早了如何不好。那就听话当个好孩子吧,划清界限,坚决不与女生接触。可到如今呢?年过三十,对象都找不到,既没经验也没钱。因为这个年龄,一谈恋爱就涉及房子问题,算球!父母便急在心里,老想利用这个机会,等大家都回来了,在老家找一个。理由是,老家找一个多好,文化相近,饮食相同,习惯相契,语言相通……小@为此感慨:可哪里才能如愿呢,还不是碰碰胡!

——过年了,怕花钱。主要有三怕,发红包、走亲访戚看望领导。怎么自己也长大了吧,成人了吧,工作了吧,不能再收别人的红包,可回去三亲四戚,红白喜事,特别是二胎之后,小伢一下子增多,四处都要派红包,过去几十就可,现在几百有时还拿不出手,以为在外工作了,风风光光的,其实工资就那么多,“红包一出手,自己变成狗”!走亲访戚也不能空着手,这一圈七大姑八大姨的转下来,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就没了。家里能顶一点,但你在外工作了,总不能随着家乡的标准走,还得死爱面子活受累!还有一条,那些同事嘴上说反四风好,私下里还不是考虑要走访走访,过去有权有职的公款开道,别说自己没权没职,现在就是有权有职,也得自掏腰包。去吧,又怕冷遇闭门羹;不去吧,又怕“坏蛋”(原话)同事捷足先登,弄的被动,总之是个纠结!说白了,一切都不是钱的问题,但问题的确是因为没钱。

——过年了,怕见人怕吃饭怕喝酒。回去一次,见面不易。但究竟哪些人可见?好几年没回去,领导、老师、亲友、同学,哪些人是必须见的?见了想见的人,可有些不想见的会问你,难得回来一次,也不见见呀?是不是不够意思?还是不是同学,瞧不起我们这些人了?外出眼光高了变了?只得一个劲的解释,而这年头,越解释越麻烦。再说,见了面,那是要吃要喝的,可究竟哪些饭能吃?哪些酒可以喝?虽然现在都是个人付款,但别不准个别人还顶风而上,开个花票回去报个销,以后出了问题一查,谁谁在一起吃了,给自己找麻烦。虽说自己是个屁大的芝麻官,但好歹是个公务员。文件有规定,不能参加有组织的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这个政策不好界定,怎么才算是有组织的?怎么才算是自发的、偶然的?文件也没具体条款。不去吃吧,人家说不尽人情;去参加吧,又怕违反规定。总之是个难。

——过年了,怕值班开会写材料。小@参加工作时间,在机关还不是太长的,算是年轻人,要不总会被人称为“小@”?过节有个特别重要的事件就是值班。本来放假值班,天经地义,但年轻人未结婚,家又多半在外地,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想法,总而言之回家看看的想法还是大于其他一切想法的。此时最怕的,就是值个班,或者突然通知临时开会,动不动说有个紧急事件,紧急程度如何,也就是内部认为紧急,屁大的事可能都要下个通知,打上“密”字,不然程序上就算未完成。而凡属程序上未走到的,如果真的出了问题,最后那是要负责任打拍子的。所以转文批文,过节时特别的多,转发还要结合单位实际,再加上几条,层层转起,一页可能变成几页。如果临时有会,还得给领导准备材料,如今领导坐在主席台上,念讲稿一个比一个口溜,可写材料的,一个比一个苦大仇深。遇上有的领导水平高,胸中有墨,临机应变能力又强,那是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不得不服。但遇上另一种类,离开稿子讲不了话的,只有小@这样的年轻人,熬更守夜,白加黑、五加二的干,因此逢年过节,他们便盼望领导出访、休假、探亲,期待领导有平民情怀,良心发现,能与家人一起共享天伦,期盼国泰民安,不打仗;风调雨顺,不地震不海啸不塌方;人人安康,不出事、不被黑,大家都一起过个好年……

小@说了一大堆,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上。我听了哑口也无言,只是笑。想了半天,最后只有以年龄稍长者的身份,安慰他说:“别急别急,我们年轻时都是那样走过来的。”小@说,“谁知过年苦,乐不在其中”。

我给他提出了解决办法,“买票,要早作打算,年轻人,多学一点网络技术,抢票不是小菜一碟?相亲,必须主动出击,什么年龄干什么事,你没看到那些不按规律来的,最后不是大圣便是神经!过节花钱,该花的还得花,挣钱不是用来存的,但记住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至于见什么人、吃什么饭和喝什么酒,则更简单,去见该见的人,见一面少一面;吃可吃的饭,不要乱吃,更不要吃穷人的饭;喝能喝的酒,不要太高档太破费,即使偶尔醉一次,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权当经历。”小@犹豫半天,吱吱唔唔的不走,最后又拐弯抹角地问:“请假的事怎么办呢?”我没回答,只送了他一句曾经有位领导送我的名言共勉之:“你对未来越有信心,你对现在就越有耐心。”

一杯茶见底,小@终于走了。

等小@的身影消除在办公室外后,我突然想,我们年轻时,是怎么度过来的?想了想,还是拿起电话给小@的领导拔通了。先七里八拐的扯了一会别的,再绕到正题上说,让小@休假吧,你是领导,媳妇孩子都在这,代他值个班,也算是功德无量。他的领导说,你还爱管闲事的性格不变。我说,因为你还能听得进闲话,我才打电话。否则,只能怪小@这样的人,运气不好。小@的领导说,现在的年轻人呀,真是聪明,不直接对我讲,跑到你那讲,把我俩的关系吃透了。我说,谁都是别人的菜,偶尔被人当枪使一下,权当做了个好事。两个人电话里呵呵、呵呵、呵呵了一阵。放下电话,我又想了想,召集本处的人开了一个小会。对他们说,你们全放假,我来值个班。大家鼓掌,心里美得不行,脸上却不敢表现出来。只有一个年轻同事说:“我刚生孩子,离不开,可以顺带值个班,你们走吧。”我大喜,趁机而上,趁势而为,决定带孩子去哈尔滨的雪乡看看雪。如今,北京雾霾常见,雪天倒是越来越少了。

最后,祝福所有惶恐慌张的年轻人,新年有好运。其实啊,你简单,世界就简单。再说呀,人生总有这样一些时候,你会不知不觉的被和谐。劝你不要急也不要恼,就当是成长期的入门券。如果人在年轻时的一切,都永远一帆风顺,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呵呵,呵呵,呵呵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