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建筑之文化与心理意象(十二)
藏传佛教建筑及其布局(下)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都是当地之行政中心。如萨迦寺、布达拉宫、哲蚌寺,先后是历代西藏政权领袖达赖喇嘛之住地,也是西藏政府所在地;寺内有办公用房,布达拉宫内还有法院、监狱等建筑。
藏传佛教寺院之格局与汉传佛教也有着显著性差异,前者之典型布局属于自由发展之开放式布局,整个寺院没有统一的大围墙,外围形状也很不规则,往往是一大片高低错落、大小不等之建筑聚集在一起;整体而言似乎杂乱无章,但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完整的,且部分与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就是佛教之宇宙精神,其被称为“曼陀罗”。依照这一联系,其在建筑艺术上表现为统一与变化有机地结合,杂而不乱,显得很有章法。
曼陀罗是梵语Mandala之音译,本意为“坛城”,指密宗本尊道场之图画或佛之宫殿,是为在修行密法时防止魔众入侵而建。曼陀罗在藏传佛教中有着举足轻重之地位,亦为藏传佛教文化最引人入胜之精华部分,它不仅象征本尊之智慧与威德,同时也是一种显示佛教真理之图绘,一种“无限大宇宙”与“内在小宇宙”同在之微妙空间。通过虔诚地观想,修行者可以从中得到本尊之加持,获得涤荡身心之力量。在文殊菩萨法性敕自在—金刚鬘(Manjushri-Dharmadhatu Vagishvara)曼陀罗中,文殊菩萨四面八臂,在黄色区域,文殊菩萨左边三手分别持经、弓、金刚铃,右边三手分别持慧剑、箭、刚杵,当胸两手结印;顶部是文殊菩萨的十五种显现,左下角是白色的不动明王,蓝色不动明王和白度母;蓝色不动明王是守护的白文殊曼陀罗之护法。
曼陀罗:文殊菩萨法性敕自在—金刚鬘
据藏传佛教经典称,只要在曼陀罗中作法事,就会得到十方三世诸佛之加持。故在西藏,寺院主体建筑之平面布局基本上都是按照曼陀罗之仪理规则而建造的。以西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镇境内之桑耶寺为例,其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之哈布山下,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之寺院,其整体建筑设计中就运用了曼陀罗这一神秘奥妙之宗教仪理模式,并按照佛经中“大千世界”之结构设计而成。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其建筑规模宏大,大小殿塔鳞次栉比;其以金碧辉煌的乌孜大殿为主体(代表处于世界中心之须弥山),以分别代表释迦牟尼出生、成佛、讲法、涅槃之红、白、绿、黑四塔与大殿周围之四大殿(代表佛教世界之四大部洲)与八小殿(代表佛教世界之八小洲)为辅体,组成一个宏大而完整之建筑群。太阳殿、月亮殿分别象征日、月,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妖魔、防止天灾人祸之发生;圆形寺院围墙象征世界外围之铁围山,围墙四面各设一座大门,其中东大门为正门。可以说桑耶寺是一幅建在地上之“曼陀罗”。
桑耶寺远眺全景图
藏传佛教建筑之构图实际上就是对具有藏传佛教本体论性质之宗教宇宙图式(曼陀罗与都纲法式原型图式)进行重新诠释与演绎,不断变异之单体造型或群组布局就是对各自藏式原型之抽象与创新。荣格曾在其“关于曼陀罗象征”一文中分析了一幅在藏传佛教中名为“世界之轮”(World Wheel)的曼陀罗,其与桑耶寺之建筑型制很相似。
藏传佛教曼陀罗:世界之轮
荣格在“关于曼陀罗”象征中说道:
就荣格与佛教之关系而言,曼陀罗体验与自性表达同样为其中重要内容。在荣格看来,曼陀罗在佛教的意义上意为接近“宇宙之心”的象征,其在论述“无意识作为多重意识”时认为,曼陀罗往往表示自性意象,具有整合的特点。
曼陀罗的仪式性作用最先出现于大乘佛教,且最好最有意义之曼陀罗就是藏传佛教之坛城。从数学结构上来说,曼陀罗具有趋中性,大多数满足轴对称性,这象征着某种完整性趋向,而完整性的心灵意象往往自发地来源于无意识。这种数学结构不仅表达了秩序,也将无意识意识化为几何图形。因此,荣格认为曼陀罗对于佛教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关于轮回》一文中说道:
此外,藏传佛教寺院之建筑风格及平面布局随建筑所处地域之不同而有或多或少之变化,这在藏传佛教之东渐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南宋咸淳元年/元至元二年(西元1265年),忽必烈封西藏宗教领袖八思巴为帝师,藏传佛教依仗蒙古统治者之势力开始在全中国境内传播,尤以甘肃、青海、山西与蒙古等地为盛。后来,清王朝因蒙古各部大多信奉藏传佛教,其出于怀柔蒙古之目的,也大力扶植藏传佛教。在青海、甘肃、山西、内蒙、河北承德,藏传佛教寺院出现了汉藏接合式、汉藏并列式与基本汉化之建筑模式。如河北承德外八庙之普宁寺,就建筑布局而言,采用了前汉后藏式,即前外围平地部分按汉人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之轴线对称格局布置,而后部则以曼陀罗式布局结合山势布置,成为汉藏建筑之迭加。普宁寺后部建筑中央为大乘之阁,周围为象征四大部洲与八小洲之台阁及四座喇嘛塔,外围是曲折之围墙,其空间构图形象用来反映宗教经典中所描绘之佛国世界。这些寺院都以主体建筑之造型引人入胜,且主体建筑绝对尺度都很大,皆建在寺院最高处,使其优美之体型充分显露在一般建筑之上,极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