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苏轼的书法写出东坡味——乱评一件获奖作品

文:乡河鱼

【吹毛求疵】翻翻发文记录,因为春节,本栏目停更已达一个月。转眼二月已过,从今天起开工再挑刺。

需要说明的是,挑刺并非这些作品不好,而是我们认为作品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正如《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一样可以挑出毛病,但这丝毫不影响其“三大行书”的地位。

今天要评说的是某商业展览中获得银奖的一件作品(如图)。

此作很明显取法苏轼,横向取势,左右开张,很典型的“石压蛤蟆”(黄庭坚语),甚至其厚重的墨色、平和的节奏,都与东坡的书法高度相似,可以说,是一件写得比较像苏字的作品。

但是,仔细往下看,却又生出几许厌倦。

首先,苏轼留下的近50件作品中,除了几件手卷外,多是手札、小品,并沒有巨幅长轴。这说明一个问题:他的字并不适宜写长轴。

对书法发展有所了解的朋友知道,巨幅长轴出现在明代,这与制纸工艺的改进有关,也与人们欣赏书法的方式的改变有关。(本文就千年兰亭在今日头条独家发表)

书法作品形式的不同,其章法必然不同,换句话说,不同的字体适合不同的形式。譬如,二王的字写得过大就失去韵味,瘦金体写成榜书就显得纤弱。同样,扁平的苏字,密密麻麻码在一个八尺的条幅上,就会放大了苏字的弱点,让人感觉堵得慌。

其次,此作品更多地类似于集字,尚停留在“像”的层面。

上面讲过,此作写得很像苏轼,也正因为此,作者不敢越雷池一步,在章法上,更多地借助字的大小变化及字形的左右倾斜取势来行气,但却缺少正常书写时应有的牵丝引带,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明显缺乏呼应,让人感觉刻意而呆板。

其实,此作最最缺乏的是文气。就技法而论,苏轼的书法是有很重的习气的,这一点历代书法大家都有评论,但他却能领袖一代书风,归根到底在于他的才学和境界。

学习苏轼书法,若只是限于形似而忽视自身的才识和修养,那只会舍本逐末,画虎不成反类猫。这可能也是历来学苏轼者少的原因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