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扁桃体未分化癌(石蛾)一例[上海市中医文献研究馆.張赞臣、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李继孝]

扁桃体未分化癌,是咽喉周围癌症之一,其 主要症状是:咽部有异物感,吞咽困难,口臭、流涎等,检查时见咽部粘膜浸润肿胀,但按之坚硬,既不全化脓,亦不易消退,与中医所称之“石蛾”症相类似。有关诊治“石蛾”的论述,在祖国医学的咽喉科文献上记載很多,给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961年下半年,对一例扁桃体未分化癌患者运用中医中药,配合放射性治疗,在短期內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在将此病例的治疗经过概述如下,以供参考。

患者周某,女,40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住院号10276,住院日期1961年5月25日。

十二年来经常有咽痛,发作时咽饮困难,或 发烧,嗓子发干,过去未曾治疗,往往休息几天后自会减轻,现因右侧扁桃体肿胀疼痛,虽不显著,但咽饮梗塞不利,来院要求手术切除扁桃体,因门诊未根治而入院。入院检查: 右侧扁桃体肿大,质坚硬,小窝 明显,其周围粘膜有浸润现象,无明显波动,左侧扁桃体正常,除局部症状外,全身情况无特异。入院后,先予颈淋巴结活体检查,后又局部抽脓,未抽出脓液及组织液,给予药物治疗,肿胀越来越大,体温虽不高(保持37℃左右),而白血球则有增长(5月25日:6600,27日:11900,29日:11800,6月1日:10800),6月2日邀请中医会诊,当即诊断为石蛾,处方服中药6剂后,病情稳定,但观其坚肿依然,不似一般疮疡在药后有减退情况,考虑可能系属肿瘤,建议切片检查,经病理检验结果,确定为右侧扁桃体未分化癌。随后继续以中药内服,并用钴60放射治疗,前后共照射钴60 5755r,至7月12日,病情有显著进步而出院。10月5日门诊检查,右侧扁桃体已经缩小,停止放射治疗,续用中药调治,12月1日追踪了解,已告痊愈。

中医辨证论治经过

1961年6月2日初诊 : 肝火郁遏,右扁桃体肿胀散漫,形如核桃,焮紅坚结,人迎部亦有肿胀,按之微痛,咽 部嚥饮时觉有不利,病起迄今已达十有二年,屡发屡辍,脉象濡细,舌质红而起刺,大便经常干燥,睡中多梦,疡属石蛾之类,防转为喉瘤重症。

内服方: 细川连2.5克,赤白芍各6克,炙僵蚕9克,山慈菇3克,白桔梗3克,山豆根9克,嫩射干9克,生甘草2.5克,肥知母9克,京元参9克,天花粉9克,藏青果4.5克,土牛膝根12克,六剂。

外用药: ①上品冰硼散吹咽部患处,日3~4次。②人迎部外敷芙蓉软膏,一日一换。

上方连服六剂,如系一般肿块,可能有所 好转,但症情并无变化,且局部仍坚硬,不甚疼痛,因此认为似属肿瘤之类,建议用切片检查。

6月9日二诊: 颈外人迎部肿块略瘥,坚硬未软,右侧后壁,压之则有气堵之感,且根盘散漫而坚结,此肝火郁遏,营滞痰瘀凝结不化所致,姑拟和营化痰软坚消肿入手,以观动静。

内服方: 赤白芍9克,炙僵蚕9克,牛蒡子6克,山慈菇3克,夏枯草9克,皂角刺3克,白桔梗3克,山豆根9克,嫩射干4.5克,老月石6克(冲),细川连2.5克,京元参9克,土牛膝根12克,六剂。

外用药: ①咽部用喉科牛黄散,日吹3~4次,②外敷芙蓉软膏。

6月16日三诊: 颈外肿块经手术检查,取出形如豆渣物质,咽内肿胀坚硬依然,且蔓延及舌根下,咽饮不利,颌腮均有浮肿,痰瘀凝结不化,脉滑,苔薄,口干无液,姑再予消肿软坚治之。

处方: 赤白芍各6克,炙僵蚕9克,牛蒡子9克,嫩射干4.5克,山豆根9克,象贝母9克,白桔梗4.5克,生甘草2.5克,忍冬藤9克,皂角刺4.5克,芙蓉花4.5克,天花粉9克,六剂; 外用药同前。

6月23日四诊: 颌腮部浮肿已退,颈侧肿块及咽关肿胀依然,根坚散漫不收,痰瘀凝结不化,舌红起刺,头昏而重,大便色黑粘腻,小溲觉热,脉右濡,左带弦,此肝火遏郁所致,治以平肝降火,化痰软坚,症情复杂,非能速瘳,还虑其扩展。

处方: 赤白芍各9克,炙僵蚕9克,嫩射干4.5克,山豆根9克,象貝母9克,白桔梗3克,生甘草2.5克,天花粉6克,细川连1.5克,肥知母6克,黑山栀9克,忍冬藤12克,海浮石12克,三剂; 外用药同前。

上方服三剂后,改用放射治疗,经过一个疗程,共放射53次,有好转,后暂停治疗,在这一阶段中未用其他药物,以便观察,但经常有咽痒、咽干、口无津液、神烦不寐等现象,故又服中药治疗。

10月20日五诊: 右颈项外肿块经用放射处理后,硬块虽已渐消,但颌下肿胀复起,按之软绵,底有硬块而不痛,惟喉干觉痒,唇舌干燥,舌尖舌中有裂纹及刺点,神烦,睡眠不宁,大便干燥难解,心肝两经郁火不化也,治以清心降火育阴为法。

处方: 生白芍9克,细川连1.2克,带心连翘9克,京元参9克,川石斛6克,天花粉9克,制首乌12克,肥玉竹9克,瓜蒌皮12克,酸枣仁6克,淡竹叶9克,五剂。

10月27日六诊: 颈下肿块较软,根盘未缩,舌下廉泉部尚有微肿,唇舌干燥较减,舌尖舌中裂纹略差,睡眠有梦而不酣,大便已通润,再从清心育阴,兼化痰热治之。

处方: 生白芍9克,细川连1.2克,带心连翘9克,天花粉9克,京元参9克,制首乌12克,肥玉竹9克,酸枣仁15克,老月石4.5克(分冲),淡竹茹9克,忍冬藤9克,五剂。

11月2日七诊: 颌下肿块根盘均已渐缩,惟近日脑后及第二脊柱部均有痠楚之感,胸闷气滞,肝郁不舒,舌干转润,痰粘色白,治以平肝解郁化痰通络。

处方: 生白芍6克,广郁金9克,制首乌9克,肥玉竹99克,嫩钩尖9克(后下),老月 石3克(冲),忍冬藤9克,天花粉9克,白茯苓9克,丝瓜络9克,淡竹叶茹各4.5克,五剂。

11月8日八诊: 口燥已瘥,颌下肿胀消退未尽,舌干转润,夜寐不安,咽部焮红,再从原意治之。上方加酸枣仁9克,细川连1.2克,五剂。

12月1日九诊: 咽部干燥,肿块已消,颌下部虽尚有作痒之感,乃病廖之征,毋须处理,自可望痊愈。处方: 青橄榄5只(打),白萝萄60克煎汤,日服三次,并嘱其可常服一个时期。

讨论

(1)石蛾之成因,历代医家均认为主要由于七情郁结、痰火凝滞所致,其发病也缓,欲根 治亦不易,必须针对病因,庶可获得全功,病患既留着于局部,故对咽喉之病变部亦不容忽视。本例之治疗,是在标本兼施的原则下而进行的,治本即是平肝解郁、清除痰火,此一法则,始终未变。治标则在初起时主以活血消肿、化痰利咽,以后因用钴60放射治疗后,局部逐渐收缩,但咽红更甚,出现口唇干燥,舌有裂纹和刺点,神情烦躁等症,显系心肝两经之火遏郁不化,以致阴液不能上承,阳气不能下降,气热相搏之候,因此除消肿利咽以外,更配以清热养阴之品。不过这些治疗措施,是针对本例的具体发展情况而设,不能作为治疗“石蛾”的唯一常规,所以临床上必须根据病情,辨证论治,不可一概而论。

(2)根据临床观察所见,体会到咽喉部患生的肿瘤,约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①渣瘤,切开后其中多为豆渣状物质,一般不易扩大,预后亦多良好。②肉瘤,表面观察形如梭状,高突不平,或呈肉芽形,若妄施手术,往往四散扩大或转移恶化。③筋瘤,切开后其中多呈纤维状,亦不可轻施手术,否则扩散,预后不良。此症主要属于渣瘤,在考虑 到本病例可能为瘤之前,曾估计其可能为渣瘤,后经组织活体检查,确发现淋巴节有坏死酐酪状病变。

(3)配合钴60放射治疗后,其进步确较显著,过去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则获效较慢,时间亦较长。本病例仅在半年期间达到痊愈,可见中西医合作治疗的成效较大,进步很快,是一个好办法。但由于钴60对患者有强力的刺激,且病人多为久病属虚的体质,如多用,往往能引起反应,所以当患者出现口干、咽热焮红、头目眩晕或不能耐受时,应暂时停用。

(4)关于吹喉药的应用,中医认为非常必要,若单凭内服汤剂,不局部施治以协助其消散,则奏效亦较缓慢,尤其在照射钴60后应用吹喉药后,患者感到舒适。不过在选用吹喉药方面,应用性质较为和平之品,切忌峻烈药品,否则反易引致局部刺激或腐溃,增加治疗上的困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