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晴雯】病补孔雀裘的隐喻,晴雯究竟影射谁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是写晴雯命运的判词。第五回,贾宝玉魂游太虚幻境,来到薄命司,翻看的第一个册子便是又副册,上面有一幅画,和这首判词。情榜又副册第一位是晴雯。排第二位的才是袭人。那与之对应的正册,林黛玉应该是首位,薛宝钗是第二位。前面我们解读的人物,影射的对象,几乎都是帝王。帝王说得差不多了,那当然就要说将相。《红楼梦》里有很多帝王将相。其中又副册十二位人物,都是文臣武将,而晴雯,位列这些将相之首。写晴雯,一直写写停停,迟迟不能成文。一则是文笔疏陋,真正写下来的不及心中所想的十分之一;二则是 越研读深入,就越发唏嘘感叹。深夜之中,寂然凝虑,思绪翩跹,心灵仿佛穿越到了三百多年前,那个风雨飘摇大明朝——在那里,我仿佛看见了风流灵巧的晴雯就在眼前,转眼之间,她又变成了那个刚勇而屈死的大将军!耳边还不停地回响贾宝玉的哭诉:“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 是啊,英雄惨死,不是战死于沙场,而是冤死于文人言官的唇枪舌剑,真是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真真令人痛杀啊……晴雯,到底影射的是历史上的谁呢?刚刚说了,她是在又副册排名首位,自然是明朝一等一的大将军。我认为,晴雯影射的是大明辽东经略熊廷弼!那我们要看看,晴雯和熊廷弼,有什么共同点呢?▍第一大点,从两人的基本面,看他们的共同点。 先看看两人的姓名晴雯的雯,本意就是指花纹的云彩。那晴雯,就是雨过天晴,有花纹的云团。这真的是一个很美的名字。熊廷弼,他的字,叫飞白。熊廷弼为什么叫飞白呢?原来这位仁兄,跟很多大人物一样,出生时天有异象。湖北江夏县《熊氏宗谱》,这样描述他出生时的景象:“天象云飞四起, 长虹贯室, 雷声震地”。熊廷弼,字飞白。飞白,就是指当时天上白云四飞、雨后长虹贯室。如果是生个女儿,根据这天象,给她取名 晴雯,也再合适不过。其次看看两人的出身晴雯出身苦,是黄连掉到井里——苦得深呐。她竟然连自己的姓名、父母、家乡一概不记得。当然没有亲人了,只有一个远方的表哥,在贾府里做厨子,是个极不成器、破烂酒头厨子。人称多浑虫。娶个老婆,人称多姑娘,也是个风骚没品的人。曾经和贾琏偷情。又在晴雯病入膏肓时,她还当着晴雯的面,调戏贾宝玉。晴雯的死,也与这对表哥表嫂,对她不管不顾有关。晴雯是赖大家的用银子买来的,那一年她刚好10岁,因为生得标致伶俐,贾母很喜欢,赖大家的就孝敬给了贾母。从此开始了晴雯的精彩人生。 熊廷弼也是个苦孩子,家境贫寒,生活艰难。但他从小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虽辍学做了放牛郎,也不忘挂角勤读。更难得的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在乡试中双获文武第一名,后来中了进士。特别受万历皇帝器重,开启了他的英雄时代。前面我们说了,贾母就是影射万历皇帝。贾母特别喜欢晴雯,特意把晴雯留给贾宝玉。万历皇帝也十分赏识熊廷弼,也是留给子孙的栋梁之才。第三个基本面,看他们的出生地晴雯的出生地书中没有明写。因为她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但她死后是芙蓉花神。芙蓉花,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莲花,也就是水芙蓉。其实芙蓉是指木芙蓉。木芙蓉在湖南湖北广泛种植。唐诗里就说湖南是“秋风万里芙蓉国”,木芙蓉,其实是暗示了晴雯的出生地,晴雯的家乡,应该是湖南湖北一带。熊廷弼,出生在湖广江夏县,今天湖北武汉江夏区郭家岭。江夏县也盛产木芙蓉。所以芙蓉花,既是暗示晴雯和熊飞白的出生地——湖北武汉,也是隐喻两人的品格。另外木芙蓉是农历八月开花,这是两人的死亡时间。▍ 第二大共同点:重大时间节点相吻合1)十六岁晴雯享年十六岁。贾宝玉在《芙蓉诔》里说“迄今凡十有六载”,便是说她只活了16岁。熊廷弼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的巡按辽东开始,中间两次经略辽东,到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他人生最后的16年都在辽东事业上。史书上的熊廷弼,一生的荣耀与悲哀也集中在这16年。对明朝来说,他也不过是“活了”16岁。2)五年八月同样是《芙蓉诔》的记载,“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晴雯真正和宝玉在一起只有五年八个月。五年八月,同样出现在熊廷弼的命运里。《明史》记载:“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是说在 天启五年的八月份,熊廷弼在被杀头,尸体被扔在大街上示众,脑袋被拿到北方九边示众。弃市,是早在商代就有的刑罚。而传首九边,是明朝特有的,而且历史上也只有熊廷弼遭受了这种十分不人道惩罚。3)死亡时间:八月其实晴雯的“五年八月”,既指时间长度,又指她屈死的时间节点,她是死于八月。我是怎么知道的呢?是贾宝玉说的,也是批书人点出来的。答案同样在《芙蓉诔》里,开篇第一句就是: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贾宝玉用诗一般的语言跟读者打哑谜,但批书人说,“蓉桂竞芳之月”就是八月。就是说晴雯死于八月。熊廷弼呢?恰恰也是天启五年八月被杀。天启五年,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想要维持太平,已经不容易了。“太平不易之元”——不是说太平盛世千年不变,而是想要太平已经不可能了。不易,表面上是“不变”,其实是“不容易、不可能”的意思。熊廷弼被杀的那天,绝对是大明上下的“无可奈何之日”,从此辽阳失守,建州女金彻底做大做强。令人徒呼奈何啊。当然,以上只是对晴雯和熊廷弼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对比分析,以此乃证明他们的影射关系,自然不能服众。探讨人物影射,最关键的是要对比两者的性格、命运,以及生平重大事件,或者是众所周知的典型性的符号、标志、特征等。这才是我要重点揭秘的。▍ 第三大共同点:病补孔雀裘的秘密3.1 勇晴雯 和 熊蛮子如果用一个字形容晴雯,你认为用什么字呢?书中用的“勇”字。情榜里,她的封号就叫“情勇”。也有人觉得应该用“屈”,判词里说她“寿夭多因诽谤生”嘛,因为被人毁谤而死,当然很冤屈。不过红楼梦里有人比她更冤屈,那就是小红,也就是林红玉。小红在情榜的封号,就叫“情屈”。其实单凭她病补孔雀裘,就称得上勇了。因为她是用命去搏啊,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挣命罢了”。结果,她果然病情加重,把命搭上了。而熊廷弼,绝对称得上一个“勇”字。他年轻时文武双全,战场上是 智勇双全。连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平生只对两个人又怒又恨,头一个就是熊廷弼,后一个是袁崇焕。熊廷弼不但是对外敌“勇”,对朝廷那些背后毁谤告状的官员们,也是针锋相对、毫不退让,非常的刚勇负气,倒蛮符合楚人的性格特点。朝廷上下,都叫他 熊蛮子。3.2孔雀裘的玄机孔雀裘是贾母特意给贾宝玉的;结果不小心,后襟子上烧了一块;外面的织补匠人都修补不了。唯独 晴雯一看就识货,认为只需要用孔雀金线界密了;麝月说“除了你还有谁能界线”?晴雯则说“舍不得,我挣命罢了”。意思拼着小命也要做好,所以称她为“勇晴雯”,是当之无愧的。首先孔雀裘是什么?当然是件衣服。但重点不在衣服,而在孔雀。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里面有个孔雀明王。其实作者用孔雀,来引出明王。明王,就是大明王朝。所以孔雀裘,是喻指大明江山。晴雯带病修补孔雀裘的后襟子,就等同于熊廷弼去辽东,为大明修补后方边患。其次,这个活谁也干不了,连外面的织工巧匠也干不了,只有晴雯干得了。这说明晴雯确实有能力,同时也有这个见识,她一看就知道怎么弄。虽然晴雯把大观园里丫鬟婆子都得罪光了,但所有人不得不承认,谁也比不上晴雯心灵手巧,这活只有晴雯能搞定。(熊廷弼书法《东园十咏卷》)熊廷弼当时面临的情况,也跟晴雯是一样。熊廷弼是谁都不鸟的性格,他把朝廷的文武百官也几乎得罪光。尤其是那些言官们。以前有万历皇帝罩着他,结果万历皇帝一死,弹劾熊廷弼的奏折,如雨后春笋、蜂拥而出,都快把皇帝的邮箱都挤爆了。明光宗朱常洛还没来得及处理这些“垃圾邮件”,一个月后他也驾崩了。16岁的明熹宗上台,少年天子哪禁得住言官们的“连番轰炸”啊,既然有这么多人不喜欢这个熊蛮子,那就把他罢免了吧。然后用袁应泰替代他经略辽东。谁知道,没几个月,“天启元年,沈阳破,应泰死,廷臣复思廷弼”。你看朝廷那些大臣贱不贱啊,损不损啊?几个月前,还义愤填膺地弹劾熊廷弼,罢了人家的官,如今辽东遭遇危难,大家都知道,那地方,谁去都不好使,只有熊廷弼能够镇得住,何况对付后金,熊大人已有好些年的经验了。于是又让明熹宗重新启用熊廷弼,让他再次赴辽东。 如果这样也算了,可偏偏又给他配了一个巡抚王化贞。配个巡抚也算了,偏偏此人好大喜功、素不习兵。这也算了,偏偏这样的货色还掌握兵马大权,而熊廷弼只有区区五千人马。跟这样的货色搭伙干事,面对的又是如狼似虎的八旗军,注定了是悲剧。晴雯说“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象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 后面详细地描述了晴雯是怎么补的,“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熊廷弼镇守辽东的思路,也像晴雯补衣服一样:当初他巡按辽东时,就针对辽东地区地广人稀、边防多事的特点,实行军屯,缮垣建堡,按劾将吏,军纪大振。这一次重回辽东,他同样对时局了如指掌,认为“辽人不可用、西部不可恃,永芳不可信,广宁多间谍”,主张以守为主。 可是王化贞素不习兵、又手握大权,盲目轻敌,又不听劝谏,硬是要跟女金人打对攻。结果正中女金人下怀,导致广宁兵败,致使大明辽东尽失。熊廷弼也跟着受冤惨死。晴雯是死于补孔雀裘病情加重,又被人毁谤告状,导致被王夫人撵出去,又气又病而死。熊廷弼的死,直接原因是受广宁兵败拖累,其次朝廷也一直有人对他落井下石、毁谤中伤,最后年轻的明熹宗对他忍不可忍,还对他施行了最不人道的惩罚:传首九边。别忘了,书中王夫人,就是影射明熹宗朱由校。而背后毁谤晴雯的王善保家的、袭人等人,不就等同于毁谤弹劾熊廷弼的朝廷官员嘛。▍ 第四大共同点:两人性格类似晴雯是什么性格?前面已经说了,聪明刚勇,泼辣尖刻,高傲自负,不媚上,却对下严酷,性子倔。这样的性格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判词说她是“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的确,晴雯之死,就是有人在背后造谣毁谤。只有王熙凤替她说过两句好话,其他人要么落井下石,要么从中看笑话,没有一个人为她求情的。熊蛮子熊廷弼又是个什么性格呢?那真的是个认死理的蛮子。《明史》记载:“廷弼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 意思是,熊廷弼 性情刚烈,爱生气,好骂街,不近人情世故,以至那些旧相识老朋友不太亲近他。他这样的性格,恰好遇到党争最严重的天启年间,注定是个悲剧。何况遭遇了广宁兵败。这下新账旧账一起算,此前的种种全被翻出来了。各路人马都将他往死里整。晴雯不像袭人那样世事洞明,会察言观色,会笼络人心。相反只会处处树敌。你能力再强又怎么样?再漂亮又如何?在贾府那样的大家族,就像现在混机关一样,“做人”远比“做事”更重要。不会“做人”,突然哪一天被撵出去了,都找不到冤家对头。熊廷弼同样是“性格决定命运”的牺牲者,他是不谙为官之道的,他目无下尘,盛气凌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治上不成熟”。晴雯倔,平时从不讨好任何主子,哪怕是从病榻上拖下来的生死关头,晴雯都没有半句求饶,连眼泪都不掉一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入画、司棋哭着求饶,四儿一个劲地掉眼泪,芳官则大声为自己辩解。只有晴雯,要杀要剐,眉头都不皱下,真正是个刚勇的女子,用湖南话说:霸得蛮!熊廷弼这个熊蛮子更不用说了,当时就有人说过,熊廷弼如果能服软,在政敌面前低调点,在皇帝面前认个错,忏悔一番,还未必会死。毕竟王化贞才是兵败的第一责任人。结果王化贞痛哭流涕,认罪态度非常好,原本也定了死罪,最后竟然活到崇祯五年才被杀,多活了十来年。而熊廷弼宁死也不求饶,到了上刑场了,怀里还揣个“辩冤疏”,还在为自己辩解,心里一百个不服 —— 这倒有古代楚人的遗风:老子就是不服周! 晴雯最后也跟贾宝玉叫屈,还说“早知道担了狐狸精的虚名,那当日也另有个道理”。还用剪刀将左手两寸长的指甲齐根铰下,送给宝玉;又把自己内衣脱下来,和宝玉交换。说穿上宝玉的衣服,“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象还在怡红院的一样了”……这种刚勇蛮劲,确实很有大武汉女子之风。▍ 第五个共同经历:针扎坠儿 和 杖打生员我们说林黛玉是林怼怼,晴雯也是个怼人精,宝玉、袭人、麝月、小红,甚至薛宝钗,都被她怼过。特别几次怼袭人,怼得宝玉、袭人十分难堪,袭人还无从反驳。真不愧是黛玉之副。要是只怼人、冷嘲热讽下,也就罢了。晴雯不但嘴里不饶人,眼睛里也进不得半点沙子。她对丫鬟们要求十分严苛。小红就被她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批评。这也是晴雯被人诟病的地方,其中被人诟病的,就是用针扎坠儿这件事。不管怎么说,坠儿偷东西再有罪也轮不到晴雯来管,还用针扎人家的手,最后还把坠儿撵了出去。晴雯为什么对坠儿那么尖刻无情呢?这其实关系到坠儿偷虾须镯的大秘密,下一回我们单独说。熊廷弼也干过这种事,万历三十九年六月,熊廷弼改任南直隶督学御史。南直隶是明朝特有的称呼,明朝是两京制度嘛,南京周围地区,包括今天的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都属于南直隶省。《红楼梦》第一回写到葫芦庙炸供,有一条批语,就说这是暗示“南直召祸”。其实就是指清军南下,灭了南直隶的南明政权。接着说熊廷弼,他在万历四十一年,竟然将一个叫芮永缙的生员活活杖死。这事引发轩然大波,他也被 弹劾听勘,回到老家。只能说,这熊蛮子也太意气用事了。▍ 第六,晴雯倒箱箧和 廷弼掼乌纱因为绣春囊引发抄检大观园,抄到怡红院时,袭人她们都乖乖地配合检查,唯独晴雯不服气,到了晴雯的箱子,王善保家的就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人正打算代替晴雯打开,结果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这里原本有一段晴雯和王善保家的之间的精彩对话,那段对话简直是熊廷弼和朝中官员舌战的翻版。但很遗憾,通行本和抄本都把这个情节删除了。晴雯这次任性撒气的后果很严重。要知道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人,同时又有王熙凤在旁边,可晴雯依然不给任何人面子,直接撒气倒箱子。王熙凤倒是喜欢晴雯这种有个性的,但王善保家的这种小人,对此怀恨在心,结果没多久就向王夫人告黑状,王夫人这才对晴雯起了狠心。明熹宗朱由校之所以下狠手要杀熊廷弼,也是不喜欢熊廷弼这样的性格为人,其中也有个导火索。前面说了万历皇帝一死,弹劾熊廷弼的奏折顿时挤爆了皇帝的邮箱,明熹宗就派了个 兵部 给事中 去调查,结果调查出一个“掼纱帽”的事来。原来熊廷弼这个熊脾气,盛气凌人,逮谁骂谁,史书说他:“褊浅刚愎,有触必发,盛气相加,朝士多厌恶之”。于是只要被抓住小辫子,朝廷官员就对熊廷弼群起而攻之,可熊廷弼是啥人啊?大武汉人呢,几句话不同,就啪地一声,将头上的乌纱帽都掼在了地上! 自古以来敢摔乌纱帽的,熊廷弼恐怕是第一人了吧。这跟晴雯倒箱子一样,你是做给谁看呐?抄检大观园是王夫人下令的,你这样发飙,分明不把王夫人放在眼里。熊廷弼呢,皇帝派人来调查你,你不积极配合就算了,竟然当众掼纱帽!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到后来广宁兵败时,摔乌纱帽这事又被翻了出来,进一步加重了他的罪行。▍ 第七,下场对比:屈死后还被清算以前一直不理解,王夫人为什么对晴雯那么狠。或许你说,不怎么狠啊,不就是把她撵出去嘛,好多人被撵出去了呢。但你仔细看看,绝不是简单的撵出去。请看原文: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去了。王夫人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又命把这里所有的丫头们都叫来一一过目。 这段话不能泛泛看过去,它至少可以分解成三个层次:(1)晴雯是恹恹弱息从病床上拉下来、架走 —— 相对于龙颜大怒:来人呐,把他拉下去!打入死牢!(2)只将贴身衣服撂出去,其他好衣服全部没收 —— 等同于 抄没家产,追赃。(3)叫所有丫头来一一过目 —— 凡是像晴雯这样有点“狐媚子”相的,都要被揪出来。这等同于对晴雯彻底清算,从政治上批倒批臭。你看,王夫人对晴雯多狠啊,司棋、入画被撵,还能磨磨蹭蹭、一路求情;金钏在王夫人眼皮子底下和贾宝玉调情,王夫人也只是把她撵出去,金钏死了她还给二十两银子,并且把金钏每个月的月钱,转给了她妹妹玉钏。为什么只因为几句诽谤之言,压根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就对晴雯下这么大的狠手?不但我们不理解,连贾宝玉也不理解,但他也不敢质问王夫人,只是对着袭人愤恨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熊廷弼又何曾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为什么下场那般凄惨?且不说他此前在辽东立下了赫赫功劳,就是后来的广宁兵败,绝大部分责任都应该是王化贞担当,因为王化贞才是主帅,也是他带着大军贸然进攻,结果兵败时又率先逃跑。熊廷弼只有区区五千人还要带着辽东百姓撤退逃走。本来将熊廷弼“论死”,也不算冤枉。但接下来的事就令人寒心了。1)作为进士出身的他,原本可以在朝廷坐机关、作文官,但他毅然去到辽东前线,与士卒同甘共苦、与百姓同生共死,史书说他“不取人一金钱,不吃人一酒饭”,这样的人竟然死后被诬告贪污军饷,他的长子被“追赃”所迫而自杀。连老家江夏的一个小小知县,都要来敲竹杠,索要“貂裘珍玩”。没捞到钱财,还把熊家两个婢女脱了衣服,笞打了四十下。真是岂有此理!熊家确实没有钱啊,要是有钱的话,熊廷弼就不会死了。当时他曾找人去贿赂魏忠贤,但要价四万两。熊廷弼连四千两都拿不出,于是反悔了。结果触怒了魏忠贤,更加速了他的死亡。红楼梦里所有丫鬟,最视钱财如粪土的,恐怕只有晴雯了。你看她撕扇子时,眉头都不皱一下。她的薪水仅次于袭人的,袭人想尽办法补贴家里人,可晴雯单身一个,最后一分钱没存到。她要是手里有钱,也不用投奔表哥表嫂受那个虐待,也不会死的那么快。晴雯被撵出去后,王夫人竟然下令除了贴身衣服之外,其他连衣服都不准带出去,全部分给其他丫鬟。以至于晴雯临死时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死在那样破烂的床铺上。这是不是类似于熊廷弼这样的清官,死后被“追赃”?2)更惨的是,熊廷弼被杀头了,被抄家,还被传首九边,示众三年不得归葬。那个“头号罪犯”王化贞倒一点事都没有。说到底是皇帝喜欢他。再看晴雯。按说把晴雯撵出去不就完了嘛,为啥王夫人还要将晴雯往死里整?还要“所有丫头来一一过目”,就是查一查还有没有像晴雯这样的狐狸精。 3)如果在万历朝,熊廷弼断然不会死的这么惨,也未必会有广宁兵败。万历皇帝虽然很荒唐,但在他统治时期,对外战争几乎屡战屡胜,倒是个奇迹,其实与他知人善任有很大关系。他就特别欣赏熊廷弼,万历平时不上朝,也懒得看奏折,但熊廷弼发来的奏折是一定要看。他本意为将熊廷弼留给子孙,就可以保大明江山,结果没几年,他心爱的大将就被他的混蛋孙子杀了。晴雯,原本是贾母的丫鬟,贾母非常喜欢她,贾母说:“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有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贾母的意思很明显,晴雯这样的好丫头,别人都比不上她,我是专门留着她给宝玉。谁知道竟被王夫人整死了,还污蔑晴雯是死于“女儿痨”,并且向贾母隆重推荐袭人。贾母也是无可奈何。前面我们说过了,贾母是影射万历皇帝,王夫人是影射明熹宗。那他们和晴雯的关系,刚好和熊廷弼、万历皇帝、天启皇帝三人的关系对应上了。而王善保家的这些背后告黑状的,就相当于对熊廷弼弹劾毁谤的官员。好了,晴雯的解读暂且说到这里,下一回我们说说其他的文臣武将。♥长城万里余,将星中垒折。不念君父忧,徒饶广长舌。他日傥拊髀,安得起死魄,绝笔叹可惜,一叹天地白。(熊廷弼《绝命诗》其一 节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