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易经》讲的东西毫无逻辑,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

《易经》成书于上古,被尊为六经之首,更是被各家称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

作为古人“卜筮”之书,古人在占卜吉凶、预测好恶时使用龟甲占卜叫做卜,用蓍草占卜叫筮,合称卜筮。其中又包含有“三易”,分为《连山》、《归藏》、《周易》。

《周易》的经文部分。包括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说明文字,为占卦所用。共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内容上透露出上古社会和古人思想的一些情况。提出阴阳概念,阐述事物变化原理,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后人广为研究,影响深远。

有人视《周易》为至宝奇书,便有反对者认为其太过迷信玄幻,而是否将易经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五行阴阳”纳入公民的哲学朴素观、基础科学素质之中,向来便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每当遇到类似讨论话题,便免不了一常激烈的辩论,支持者认为反对之人忘本、不了解先人智慧,而反对者则认为前者固步自封,不知进步变通。

而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杨振宁先生,也是一位对易经持质疑态度的批判者,不仅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批判其中的内容,还认为其“毫无逻辑可言”。

而其批判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一、《易经》的影响力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使得近代科学无法在华夏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对易经产生兴趣的原因正是如此。

二、汉语同样受到影响,这是其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

三、中华文化千年来的审美观念,也与其息息相关。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思维形式越发开放,越来越多的传统观念被摒弃,很多古人推崇的思想观念同样被鄙夷,而玄而又玄的《易》便是遭到质疑的头号对象,甚至很多科学家也对其不屑一顾,认为内容缺乏科学根据。

2004年10月,清华大学举办了文化高峰论坛,国学家季羡林、物理学家杨振宁、哲学家任继超、文学家王蒙等人悉数出席,就“全球化与中华文化”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探究与分析。

而杨振宁先生,便在此次会议上发表了自己对易经的看法。他认为《易经》注重浓缩化、分类化、抽象化、精简化、符号化,通俗来说便是偏向归纳总结,而近代科学的生根发芽需要具备严肃的推演逻辑,《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起源,显然不具备这种逻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人的思维方式,因此近代科学未能领先西方,甚至无法萌芽。

中国古代发展确实偏向归纳总结,对于推演逻辑则相对漠视,技术发明更是被视为“奇淫巧技”,科学成就大多是总结前人的积累,加之不注重过程的先后次序,将世间万物变化与发展归纳总结于一,因此对思想启蒙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以古时那一套早已不适用现代科学,要是想要走的更远,必须舍弃一些不利的东西。

支持者摇旗呐喊,认为杨振宁发言非常有道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沉湎于数千年前的思想,要懂得顺应发展推崇如今的科学研究成果,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不再被西方所甩开。

反对者却认为杨振宁先生的发言不负责任,片面的将近代科学滞后的原因归咎与易,忽略了其可取之处,以至于发表出这些“隔行如隔山”的言论。

国学大师曾仕强先生曾说:“《易经》不仅仅是五经之首,还是群经之始。它是天地人合一的学问,是宇宙人生所有的奥秘学说,还是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的经典。”其实,《易经》是非常科学的,只不过它并没有事实来证明它的科学性,它包罗万象,概括万事万物。

支持者有支持的理由,反对者有反对的原因,两种看法并没有孰对孰错之分,有的只是不同观念不同立场,究其根本都是为了传承与发展。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在研究过后,将这个问题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对于《易经》是否具有科学性,中国近代科学为何趋于停滞,在学术界一直被称为“李约瑟难题”,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作品《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这个问题后,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答案。

众口难调的争论依旧存在,而杨振宁先生作为早已声明显赫的物理学大家,还能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毫不吝啬的将其分享出来,这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尽管将中国近代科学停滞不前的原因归咎于易经偏激了稍许。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天圆地方到球形,不管前人多么确信,如今却早被人推翻,按照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谁也不敢确信何种研究是“真正的真理”,人类对宇宙的探寻不足沧海一粟,如果我们的某些研究答案,只在特定环境下正确呢?这谁也不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