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刘松年等山水罗汉图绘画赏析
南
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待诏画院,历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1163—1224)为御前画师,宁宗时因进献《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擅画人物、山水,师从宋英宗女祁国长公主驸马张训礼(本名张敦礼),而名声盖师,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 松年也是位爱国画家,拥护抗金,反对投降,曾苦心孤诣画《便桥会盟图》,希望统治者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敌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还画《中兴四将图》,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伟绩。后人把他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刘松刘松年(约1131-1218),号清波,南宋时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四朝宫廷画家,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宅口人。祖父刘时官成忠郎绍兴二十五年(1155)五月逝世,父刘克勤为将仕郎,早年随父刘时隐居于初具鹿田书院邹形的金华市北山鹿田寺,鹿田寺正是婺州学派的发源地,朱熹、吕祖谦等曾在此讲学,故与文人名士多有交流,已诞生的刘松年自幼耳濡目染,作为爱国画家,其爱国主义思想或正源于此。刘松年的书画得益于家学启蒙,堂叔伯克宏,克敬具善书画,及长随父宦居钱塘清波门(由汤溪宅口出土的绍兴二十七年(1157)由杨湻所撰的《成忠郎辞》(即刘君成忠郎墓志铭)佐证《钱塘县志》将刘松年误记为钱塘人),在杭州师敦礼,为宫廷画师。
擅画人物、山水、界画,神气精妙,名过于师。曾为画院待诏。山水画笔墨精严,着色妍丽,多数画茂林修竹,山清水秀,青峦耸翠,云烟晻霭,多半是江南景色。技法是汲取淡墨轻岚的方法。画人物,神情生动,衣褶清劲。后人把他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家”。传世作品有:《罗汉图》三联幅;《醉僧图》轴;《四景山水》卷,现藏故宫博物院。
《四景山水图》 南宋 刘松年 绢本设色 共四段 每段均纵41.3厘米横69.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四景山水图》分四幅绘春、夏、秋、冬四景,第一幅,春景,堤边庄院,桃柳争妍。第二幅,夏景,柳岸虚堂。第三幅,秋景,老树经霜,青红如绣。第四幅,冬景,雪披高松,下荫深院。描绘了幽居于山湖楼阁中的大夫闲逸的生活。全卷书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树石笔法挺劲,笔墨苍逸劲健,界画工整,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可以看出与李唐的渊源关系,而秀润过之,四幅画面均无款印,但可信为刘松年真迹。后幅有明人李东阳题记。本幅分钤《春和园鉴藏》等印二十四方。
罗汉图像在中晚唐兴起,盛行于五代宋元,传承至明清时期,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罗汉图像在宋代盛极一时,不但文人、贵族喜欢欣赏,商人们勤于供养,而且画家们也乐意创作,因此从十六罗汉,到十八罗汉,到五百罗汉,均有诸多描绘。罗汉图像的鼎盛期以两宋最为突出,至今在日本还藏有许多宋代罗汉图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南宋刘松年所绘的《罗汉图》,此画为绢本设色,纵56厘米,横117.4厘米。
所绘罗汉具有头光,面相怪异,表情幽默。他身披袈裟,上面的纹饰被描绘得细致入微,其装饰样式与刘松年的另一幅罗汉画《猿猴献果图》如出一辙。罗汉双手持杖,惬意地坐于屏风前的藤墩之上。引人注意的是,他竟然光脚穿着一双“人字拖”。
人字拖,即平底人字拖鞋,也叫“夹趾拖鞋”,在当今十分流行。单听其踢踢踏踏的发音与节奏,就已传达了随意、轻松、自在与任性。当代,将人字拖发扬光大的要算日本和巴西了,因为日本有典型的木屐式人字拖,巴西则有舒适的胶质式人字拖,均名满天下。人字拖的结构虽简单,但有诸多设计与搭配的可能性,因此这种充满自由精神和随性感觉的鞋款受到设计师们的欢迎,被应用于各种时装表演中。人字拖还是当下最充满争议的话题之一:商家们倡导穿“人字拖”会让脚踝、小腿和大腿变得匀称,会对腿部健美起到妙不可言的作用;医生们则宣称穿“人字拖”有害健康,会引起关节疼痛、脚踝扭伤等一系列脚部问题。争论虽在,但未有定论,至今的时尚达人仍以穿人字拖为荣。例如当代歌坛天后王菲无论冬夏都爱穿人字拖,被人们称为传承人字拖时尚的明星。
罗汉图(国画) 117.4×56厘米 南宋 刘松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罗汉所穿的人字拖简洁精美,具有三根红色系带,其最高端嵌了一颗宝石,宝石周边镶有花边。人字拖的鞋底设计成多重弧形,十分合脚。它堪称史上最早的描绘精致细腻的人字拖图像。
罗汉面前绘有一位弯腰仰首的年轻僧人,手持经书,似乎在向罗汉请教,神态谦恭。而罗汉则在沉思,好像正在思考如何回答僧侣的问题。年轻人带袜穿着一双编织得较为精致的草鞋,这双草鞋与罗汉的人字拖构成鲜明的艺术对比。
刘松年《罗汉图》(见图)又名《猿猴献果图》,绢本设色,纵117.2厘米,横5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罗汉像多是耳戴金环,丰颐悬额,隆鼻深目,长眉密髯,服装与配饰具有异域色彩。五代之后,中国画家吸取我国传统人物画风格来画罗汉像,使具有宗教色彩的罗汉中国化。唐代禅宗兴起,主张顿悟,见性成佛,认为世间万物本身自有佛性。禅宗认为,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草木花鸟、风雨雷电和人世间百般实相都可以参禅,成为顿悟佛性的机缘。刘松年的这幅《罗汉图》(见图)又名《猿猴献果图》,绢本设色,纵117.2厘米,横5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他创作此幅《罗汉图》正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把佛教壁画中守护在菩萨身边的罗汉,变成游山玩水的世俗僧人。图中前面是一棵历尽沧桑的枯树,树干由下而上呈“s”型,枯树叶已脱尽,只剩下遍体的嶙峋与凌乱的树权。后面是一株枝叶茂盛的阔叶大树,两树中间夹着结满果实的小树。画中的罗汉双手相交,趴伏在一横斜树枝上,深情地注视着面前两只温顺的小鹿,表情亲切、温和,流露出世俗的欢乐。罗汉的头部造型准确,虽与全身相比略显大些,但五官刻画细致,具有神韵。树上的两只猿猴居高临下,形态生动、活泼,正在摘熟透的果子。树下一清秀文雅的小和尚双袖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一只小鹿仰头观望。这种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亲密关系,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
下图是南宋李嵩罗汉图藏台湾故宫博物院
下图是南宋陆信忠十六罗汉降龙藏日本相国寺
下图是南宋陆信忠十六罗汉伏虎藏日本相国寺
下图是南宋周李常、林庭珪五百罗汉丘壑聚义藏日本大德寺
下图下图是南宋周李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升腾顾瑞藏日本大德寺
下图是南宋周李常、林庭珪五百罗汉云中士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下图是南宋周李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僧俗供飬藏日本大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