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捡互联网烟蒂,打断你腿
©读懂财经·互联网组原创/出品
作者 | 杨扬
编辑 | 武亚玲
如果有人跟你说,只要能跑到百米9.58秒的速度,就能拿世界冠军,走上人生巅峰。
你大概率会觉得,这人不是疯就是傻。谁会去建议普通人跑百米?因为这听起来就很难。
就像投资,很多人喜欢低估值策略,因为这看上去非常简单。而且,这还是被股神证明过的投资方法。老巴爱上可口可乐之前,非常热衷捡烟蒂,买便宜货,这也曾创造了他最高的年化收益。
但在互联网领域,一向有不捡烟蒂的说法,即不投陷入困境的公司。因为相比传统行业,互联网公司一旦陷入困境、增长停滞,往往就无力回天,甚至成为价值毁灭者。
究其原因,过大的业务半径,使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打的都是全国性战争,一旦打败,失去的就不是部分市场,而是整个市场,其业务也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崩盘,桑田变沧海。加上互联网公司提供的都是同质化服务,在业绩下滑之际,公司也很难找到差异化服务“填坑”。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是典型的赢家通吃市场,资源会向头部集聚,头部公司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强者越强,同行弱者除非有革命性创新,几乎无生存的空间。
这与传统行业差别非常大。比如,线下零售业,即使巨头林立,仍然给大大小小的品牌、功能、地域细分商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实际上,互联网公司一旦增长停滞,退出舞台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这样的公司,与其说是烟蒂,不如说是飞刀。
/ 01 /
互联网烟蒂股就是价值陷阱
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都喜欢捡烟蒂,烟蒂股也确实给他们带来了丰厚回报。
1956-1969年,巴菲特的主要投资策略就是捡烟蒂,这十几年也是股神年化收益率最高的时候,达到29%。
尽管后来他公开承认,自己有过不少买便宜货的愚蠢行为,遇到芒格后,便不再纠缠低价烟蒂股,而是选择优质、有稳定成长性的好公司、以合理的价格去投资。但此后,其收益率再没有超过29%。
捡烟蒂能创造超额收益,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一旦有业绩反转的迹象,市值往往在业绩增长与投资人预期的双向带动上获得较大的涨幅。
但前提是要区分清楚:哪些是真正的低估,哪些只是看上去估值很低?
低估值的公司大概有两类,一类是低增长低估值,比如钢铁、煤炭、有色、航运等周期行业,大部分人博的是周期反转;还有一类是增长停滞的传统及互联网行业,博的是业绩反转。
相较而言,互联网烟蒂股大都是,看上去估值很低。原因在于,与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公司一旦陷入困境,往往再无业绩反转的可能。
传统公司,即使多年原地踏步,一旦抓住新机会依然有机会咸鱼翻身。2010年-2013年,比亚迪业务相继受困,收入徘徊不前、净利润迅速下滑,2012年甚至达到亏损的边缘。
投资人也开始用脚投票,3年间比亚迪股价最高跌幅超过80%。但之后比亚迪抓住新能源汽车的风口,打造出新的增长引擎,2014年-2019年收入CAGR为17%。叠加投资人预期,其股价2014年至今涨幅289%。
类似比亚迪困境反转的例子在传统行业并不少见,零售超市红旗连锁、服饰商波司登、李宁,空调供应商格力等等。
但反观互联网行业,不用说几年的停滞,即使1个季度停滞,公司都有可能沉入下行通道,并且越沉越快。2019年Q1,蘑菇街出现2.9%的季度收入下滑,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到2020年三季度,公司收入降幅已经达到45%。
蘑菇街是互联网烟蒂股的缩影。以中概股为例,烟蒂股市值大多低于10亿美金,这些公司的平均营收规模不断下降,从2016年的4.2亿下降到2019年的3.8亿。
不要以为只是小市值公司遇到困境后,很难在重回增长,即使稳居第二梯队的互联网公司陷入困境,也会遭遇滑铁卢。
微博用户增长遇到瓶颈,2020年三季度用户仅增长2.7%,这使本就不擅长商业化的微博雪上加霜。在抖音、快手的冲击下,微博收入连续四个季度下滑,市场对微博的悲观预期也反应在估值上,其股价较高点已经腰斩。
当然微博算是好的,毕竟多少有些社交属性带来强关系连接,比其它互联网公司有更长缓冲期。因此即使其股价腰斩,PE也还有30倍。但没有社交属性的公司一旦遇到困境,就没有这么幸运。目前已经有52家中概股公司跌破净资产,几乎占到了中概股的1/4。
从上述角度看,如果互联网烟蒂股,不能在业绩上取得突破,投资人预期也会调低,戴维斯双击也将变成戴维斯双杀。这也使互联网烟蒂股往往成为价值毁灭者。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业绩不能像传统公司一样反转呢?
/ 02 /
业务半径大+同质化竞争,
互联网公司难反转
巴菲特投资过很多公司,但他有个“洁癖”,不投资互联网公司。一个原因是,互联网的变化太快了,今天看起来还很好的公司,可能明天就不在了。
这其实是,互联网公司业绩很难反转的体现。
究其原因,过大的业务半径使互联网公司业务一旦受挫,就是整个市场的崩盘,而同质化竞争,又限制了互联公司的腾挪空间。
从供需的辐射范围看,传统行业的供需半径有限,企业之间是打巷战,在这个商圈获胜,不一定在其它商圈获胜。打巷战给了传统企业很长的缓冲期,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内被颠覆。强如沃尔玛,颠覆凯马特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
但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供需关系的辐射半径是全国,打的都是全国性的战争,一旦失败,失去的不是部分市场,而是整个市场,其业务往往也会在短时间内崩盘。
而且在业务快速崩盘的过程中,互联网公司还不能像传统行业一样,通过差异化产品/服务实现反转。
传统行业供给的产品足够差异化,而互联网供给大多同质化。背后是由供给的边际成本决定的,传统行业过去讲聚焦,并不是没有能力扩张,而是扩张边际成本高,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投入产出比不一定不合适,由此,传统行业大多专注,市场也就形成了差异化服务。
这种差异化,给了传统公司更多的试错空间。比如李宁,高端化失败后,紧抓时尚潮牌定位,也能焕发出第二春。
但互联网由于扩张边际成本低,大部分领域最终都会走向同质化。比如,外卖一开始是有高端和低端之分的,但商家拓展的成本很低,最终走向了比拼价格、速度的同质化服务。
这种同质化,造成的结果是互联网企业受挫后,很难通过差异化的服务,重回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行业的生产要素,也加速了同质化战争的结束。传统行业与用户没有生产关系,商家卖给用户产品,用户拿回家用,对其它产品、用户很难产生影响。
但用户是互联网的生产要素,公司只搭框架,里面的数据、关系、内容均由用户创造,用户越多产品越强大。这意味着,互联网公司失去一个客户,不仅是市场份额的损失,也是其产品竞争力的下降。这让本就没有缓冲期的互联网公司雪上加霜。
说白了,互联网公司一旦陷入困境,增长停滞,往往就无力回天。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是典型的赢家通吃市场,这是那些增长停滞公司最大的恶梦。
/ 03 /
网络效应,
互联网烟蒂股的恶梦
捡烟蒂要想成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前提,第一,市场犯错了;第二,市场会纠正这个错误。在互联网领域,这几乎不可能。
首先,市场长期而言很少犯错。毕竟,市场参与者千千万,好公司大家基本上都能看到,所以就有了股市里常看到的现象:好的公司不便宜,便宜的公司有问题。
其次,对互联网公司来说,便宜绝对不是买入的理由。这是由其行业特性决定的。
传统行业,即使市场成熟,资源不断向头部聚集,大公司的市占率也是有限的。百年沃尔玛发展至今,在美国零售行业的市占率依然不足30%。
究其原因,传统行业的扩张与营收增长是线性关系,即使规模再大,其收入与成本的增长也几乎是平行的。像沃尔玛,每开一家商场都要投入相应的地产、物业、人员,这让它很难获得垄断市场的优势。
即使沃尔玛有采购规模优势,价格更便宜,但其它超市完全可以凭借更好的位置,或者模式创新招揽顾客,比如好市多。
但凡开门做生意,就一定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而需要支出的成本很多情况下却又是确定性的。因此,传统行业很容易出现规模越大越不赚钱的增长陷阱。
互联网行业则不同,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巨头可以实现赢家通吃。
互联网公司的商业价值是指数型增长,其收入与成本是交叉线,一旦规模到了一个临界点,就可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比如微信,几百和几亿用户,公司付出的成本差距相对有限,但几亿用户为公司创造的收入远超几百用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网络效应对互联网烟蒂股带来的影响呢?网络效应是巨头最喜欢的,但却是烟蒂股最大的恶梦。
其实在互联网之前,传统行业也不是没有网络效应。比如铁路和通信行业,这两个行业的扩张,本质上是依靠铁路线、电话线带来的网络连接完成的,最终也都形成了赢家通吃的市场。
相比铁路、通信等传统行业,互联网的网络效应更强。铁路和通信由于物理属性的限制,很难跨界扩张,而互联网却可以。跨界扩张也是互联网公司增强网络效应的方式。
按照按照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对网络效应的思考: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内容(业务),可以增加网络效应中连接点的数量,使用户与内容的连接频率上升,最终提升其网络效应的强度。
因此,巨头们更容易通过业务扩张,实现强者恒强,赢家通吃的循环。比如,携程可以由票务像OTA市场延伸,成为OTA领域王者。当携程一统OTA后,小型票务平台就没什么机会了,最好的归宿就是被携程收购。
正如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所说,赢家通吃行业的小公司很容易产生价值陷阱。
原因也很简单,在赢家通吃市场,资源会向头部集聚,头部公司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小公司基本没有发展空间。这也意味着,互联网烟蒂股一旦掉队,退出舞台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早已看穿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