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芮:儿时的记忆——选花生

儿时的记忆——选花生
文/丁子芮

儿时的记忆,怎也忘不了,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但开心快乐的事儿也不少,最欢喜的劳动己成陈年旧事,排行第一的要数选“标准花生”。

曾记得,每逢寒暑假期,“南华宫”(粮站)里人声鼎沸,一群象喜鹊,高低错落,穿着补疤疤的孩子们,天刚亮就嘈杂起来排队,干嘛呢?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穿一身蓝布“卡基”服,戴蓝布“解放冒”的“管库员”,他拿着一串钥匙,一摇一摆地走到排好队的孩子前面,钥匙随他的步伐碰撞出金属声响,给寂静的古寺增添了一丝乐感,孩子们己习惯了这种场合,瞬间全老实了许多。

管床员一如既往地交待了相关事项后,把门打开,孩子们很规矩地依次进入仓库,但前脚刚迈进门槛,后脚就不听使唤地蹬蹬往前冲了起来,个子高大的冲在最前面,虽然仓库的灯象红萝卜(瓦数低),但孩子们眼晴会发光,专挑那些较“标准”的花生使劲地刨进蔴袋里,然后拖到“台秤”边,依次秤重量,并目不转睛地盯住秤上的刻度及管库员本子,记下自己的号码和重量,以便在下午交回仓库时要将斤两“碰”一致,一般都是只许多不许少。

一切就绪后,孩子们便在自己的“地盘”里劳动了起来。一般以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为一组,自己找好自己较为满意的地方挑选花生,暑假里多在走廊、阴凉和通风口为佳,寒假则选择暖和背风处。孩子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瞟一眼就会迅速地双手动起来,母指和食指象“钳子”一样,准确地将“标准花生”挑选出来。

刚来的孩子,要想挑选出“标准花生”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在众多的花生中挑选出“二鸡公”(两颗粒)要求还蛮多的,比如:颗粒挺拨直立,皮无破损,颜色亮丽,且应挑尽挑,挑选出来的,里面不能有不标准的,挑剩下的里面不能有标准的。即便是“老手”,到了下午收仓时,个个都是小手捏着一把汗,弄不好就竹蓝打水一场空,工钱拿不到,一天的劳动也白干了,第二天还得返工,这是所有人都不情愿的事情,我家哥哥姐姐从来不准我和妹妹去挑选,只让我们送送饭。

每天中午送饭到仓库里,是件快乐的差事。爸妈把饭菜做好后,用“冰铁盒子”(饭盒)盛满饭菜,他们总是装很多,但我和妹妹总是叫父母少装一些,经常是提去的饭菜又原封不动地提回来,父母问原因,我才很不情愿地告诉了他们。

原来,在选花生时,一般自然脱离了壳的花生米,都被选花生的孩子顺手悄悄的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半天下来,小肚皮早己被填满,下午的半天就藏进自己的衣服小口袋里。刚来者怕收仓时秤斤撞不起(吻合),后来才知道,仓库里的花生是干透了的“响籽”,出仓后经一天露着挑造后增加了水份,正好抵消掉损耗,所以,“偷吃”花生,便成了孩子们的劳动报酬之一,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各家的弟妹们送饭来时,大家都一阵吆喝“潲到,到潲”(意思是喂猪的食“猪潲”),也谐音“倒掉”,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原因,但还是要故意装糊涂,现在才知晓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深刻含义所在。

选了几年几载的“标准花生”,但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吃上一颗,只知道是选出来后运到成都的“天府花生”厂,再制作成“标准花生”,拿去出口换外汇,剩下的次品花生,则供应给“吃国家精”的纯居民,包括我家,每逢年过节,能吃上正宗的“天府花生”(剩下的)。真正吃到正宗的“天府(标准)花生”,是大哥从部队复原回家的那年,他们离开部队时,部队赠品之一里有两袋“天府花生”,大哥舍不得吃,非要从宁夏带回来给我们吃,也品尝品尝大家选出来的“标准花生”。果真非常标准,味道好极了。

兄弟姐妹们吃着美味的“标准花生”,情不自禁地又吆喝吆喝起——“潲到、到潲”,香在嘴里,美在心头。

审稿:智者无疆

作者简介

丁卫,字维诗,笔名:丁子芮、丁维诗。四川省内江隆昌市人,内江市作协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隆昌市作协副秘书长。其许多文学作品在省内外报刋杂志上发表。

桃花源文轩编委会

主编:宋晓虹

主审:乐婆婆 初妆 念奴娇

漢晋齋 兔爷老赵  雨墨

微风拂过(康) 劉孟林 汉唐客

智者无疆 小草 空谷幽兰

播音员:落日 风华正茂 雪峰

红叶 浣溪沙 云飘飘

小云 阳关故人 竹子

编审:小玥儿 李根

总编微信:shuixianzi66

投稿邮箱:1299982214@qq.com

温馨提示

(0)

相关推荐

  • 散文|丁子芮、诸葛、青青原上草、安玉欣、量子星语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黄宇韬,山东人.11岁,五年级小学生.有文发表在<青城霞光><当代亚洲文学><诗月亮>平台上. 一只蛀虫的自述 文/黄宇韬 大家好!我是一只蛀虫.有一天 ...

  • 诗配图||丁卫美图美文请您欣赏

    [主编直通车] 作者简介 ★丁卫,字维诗,笔名:丁子芮.四川省内江隆昌市人,内江市作协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隆昌市作协副秘书长.其许多文学作品在省内外报刋杂志上发表. 诗配图 雨荷 丁子芮诗 ...

  • 花生及制品参考标准

    花生及制品参考标准

  • 赤峰记忆——哈达街发电厂创始人丁子清

    赤峰记忆--哈达街发电厂创始人丁子清                        羁文 丁子清(1861~1931),又名文选.树森,生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丁子清清光绪二十年(1 ...

  • 【灵璧记忆】童年的记忆——糖花生

    童年里的奢侈品――糖花生 文/欣雅 我是生在80年代尾巴里的孩子,家里虽算不上非常贫穷,但也算得上是贫穷了,父亲不惑的年纪才有的我,我的上面有六岁的阿姊,三岁的哥哥.童年的记忆里有太多有趣的事情,我不 ...

  • 张从振:记忆中的禾场|散文

    方长荣:老家生小孩的风俗|散文 文/张从振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家老屋后面不远处是生产队的仓库,青砖红瓦,现在看起来虽不十分显眼,但在那时家家户户都是土砖草盖的农村,倒显得高大,轩昂,甚至有点鹤 ...

  • 仓库张贴仓库6S标准检查表

    仓库张贴仓库6S标准检查表

  • 丁子芮:儿时的记忆——松林坡

     儿时的记忆--松林坡  文/丁子芮 我出生在成都简阳市,一个"五马归巢"的地方,一座"马蹄型"的"馒头山"山腰,一间土墙茅草房屋里,一同跟 ...

  • “儿时的记忆”:柳罐斗子怕漏

    柳罐斗子  柳罐斗子怕漏 我记得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里,柳罐是用来从带辘轳把的土井里往上打水的工具,它是用细柳条编织而成的. 在过去那个特殊的时代,木桶不抗摔,容易破碎,铁桶当时还是很珍贵的, ...

  • 吃了子会长树,一个儿时的记忆—《子儿吐吐》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121号吃了子会长树,一个儿时的记忆-<子儿吐吐>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你可以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 ...

  • 五台故事 | 儿时的记忆 扑捞树叶~ 刨茬子

     作者简介:缘又园 出生五台 儿时的记忆 一一扑捞树叶-刨茬子 每到秋天,冷空气过后,城市的树林.公园都会堆积一些凋零的落叶,每当看到这满地金黄的落叶,被环卫工人倒入垃圾车后,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

  •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老广儿时的记忆 门前的黄皮树

  • 美食故事(音频)丨汪会芝:儿时的记忆-摊煎饼(山东平邑话)

    后来, 吃过很多美食, 可记忆中的味道, 总是无可替代的 提起山东的特色吃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煎饼卷大葱.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山东人都爱吃煎饼,也不是山东所有的地方都爱吃煎饼.但是,巧了,俺们就是那部 ...

  • 刘子久精品国画山水选

    笔墨丹青新视角2018-08-19 05:54:00

  • 寒丁子简介·栽培要则·「附图」

    寒丁子·别称:蟹眼.波互尔第.龙胆目.茜草科.寒丁子属·四季常绿小灌木. 花顶生于树梢,花色有红.白.粉等,清晰而略显华丽,花小,观赏性高.花期从仲夏至初冬.特别是白花,常用于婚礼花束.无论是盆栽还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