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究竟是不是孔子所讲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呢?

有学者统计,在春秋时期二百四十二年之中,诸侯国间进行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共有四百八十三次,朝聘会盟共有四百五十次。进入春秋后,周室衰落,不能节制诸侯,齐桓、晋文等实力强大的诸侯,充当霸主,号令诸侯。
春秋时期大国征伐无度,而小国对于大国,尤其是霸主国,可以说“无岁不聘,无役不从”。大的诸侯国发动战争其根本目标是掠夺土地、财富和人民,兼并小国,扩张势力范围。而小的诸侯国为了自身安全,只能依附大国,听从他们的差遣,还要为他们提供一定数额的贡赋。所以,春秋时代的战争与会盟,实际上也是大国对小国的掠夺。
然而,在争霸战争中苦难最深重的还广大下层民众。他们不仅要满足本国贵族的各种贪欲,还要担负霸主国对各小国家的各种掠夺与剥削。他们终日劳动在田地里,却难得饱暖,还要服兵役及各种名目的徭役,财产与生命得不到任何保障。先进的知识分子同情广大民众的灾难,设计各种施行仁义的政治构想。
春秋时代,不仅国际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内部的也不断有乱事发生。进入春秋中末期,各国氏室日益强盛,公室的权力则日益衰落,大夫执政成为历史潮流。氏室与氏室之间,则以兼并为务,常常处于动乱之中。
春秋初期,鲁国由公族执政,私家势力的代表是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公元前562年,三卿三分公室。公元前537年,他们再次瓜分公室。三家之中,以季氏最有权势。公元前517年,鲁昭公讨伐季氏,却被三家联合起来赶出鲁国,最后死在齐国。公元前468年,鲁哀公又想利用越国助其除去三家,结果还是被三家逐出鲁国。而季氏的权力又被其家臣阳虎篡夺,控制鲁国达三年之久。
春秋初期,齐国执政的卿大夫主要出自国氏、高氏等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本是公族的一部分。春秋中期以后,异姓贵族田氏崛起,取代公族而执国政,最后夺取了齐国政权,变姜氏齐国为田氏齐国。
晋国的公族在春秋初期已退出政坛,晋献公诛夷宗室,公族消灭殆尽。执政的卿大夫多是异姓贵族。春秋中后期以后,军政大权逐渐转移到这些异姓大夫手中。晋悼公时,韩、赵、魏、知、范、中行六氏,共掌国政。晋定公时,韩、赵、魏、知氏四家奉命讨伐范、中行二家,四分范、中行之地,知氏所得最多,但仍不满足。多次向韩、赵、魏三家要地,但赵氏不肯。知氏欲联韩、魏伐赵,而韩、魏两家却联合赵氏夹击知氏,灭其族,三分其地。
晋幽公时,晋公室仅保有绛和曲沃两地,其余土地皆为韩、赵、魏三家所有。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升三家大夫为侯。公元前376年,三家又将晋室仅有两地瓜分,自此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史称三家分晋。此外,郑国的国政被号称七穆的七个卿大夫控制,宋国的政事则被 戴氏家庭控制。
大夫执政成为历史的必然,是因为各国的执政大夫与民众接近,能看到百姓的困苦,所以在政治上倾向民众,注意争取民心。孙武就认为,晋国六卿中韩、赵、魏三家的亩制大,租税轻,能获得穷苦百姓的支持。晏子说,齐国陈氏借给百姓粮食用大量器,收回时却用小量器,所以能争取到民心。
按照周礼卿大夫家中只能用十六人表演乐舞,而当卿大夫们的权势超过公室而实掌国政时,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六十四人的乐舞了。比如,鲁国季氏权势稳固后就享用六十四人的乐舞。孔子知道后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在孔子的眼中,春秋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私室篡逆公室是道德衰落的表现,所谓“世风不古,人心日下”。所以,孔子对于春秋时代的大变革作了如下评价:“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虽然可以说,春秋无义战,但春秋时代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客观上加快了古代中国统一进程,加速了中原文化与蛮夷文化的融合脚步,逐步催生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制度,产生了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结果。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