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艺术离不开心学
艺术离不开心学
刘晓林
我常常这样想:随着人类的发展,心学会变得越来越稀缺。时至今日,我的这一主观之见似乎在不断被证实着。我们对聪明的重视超出了智慧,对技法的重视超过了法理,对外在表象的重视超过了内在蕴藏——总之,中得心源已蜕化为空洞的口号。
心实则是人脑,它思考万物的地方。脑之所以被称之为心,这实在是反映了人类对宇宙认识时的偏颇,同时也印证了我们的认识也无法跳出阶段性的制约。“心”(人脑、思维)的存在使得人更加象人,时刻在与自然发生着密切的联系。道以或模糊或精确的各类方式通过“心”传递给你我。心学是什么?无论是孟子还是“二程”,无论是陆九渊还是“朱王”,它们的本质无不在强调我们生命本体潜能的高度挖掘而已。
人类的所有学问离开了心学将无所依附,艺术作“感性”学问的代表更是如此。“吾心即是宇宙”显然是偏颇之词,但它确实道出了人之为人的独立性。而作为人这一活物而言,它又是最大限度与宇宙“对话”的重要方式。心学会使得你我的灵魂深出对生命的本质无限深化。
中国艺术界大多持或继承或创新的非此即彼式的固执的割裂之论,事实上呢?继承很重要,但你我要明白为什么继承?因为齐白石老人、徐悲鸿先生这样画,你我就这样画吗?林散之、于右任先生这样写,你我就这样写吗?他们的表达根源在哪?这是我们需要弄懂的关键所在!
创新也很重要,但更多的时候你我将创新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来看更为可取。创新在一切领域会变得越来越难,因为人的思维演化决定了人创造的事物日趋完备;包括创新再内的事物无不受制于“道”,任何大化之境无不是带着脚镣跳舞的结果——或紧或松罢了!
各个领域的出类拔萃者都是思想的活跃者,离开了思想的艺术将是再现的、精细的描摹、荒率的发泄而已。思想从何而来?心!独一无二、千奇百怪、感性与理性共存的心。艺术离不开心学,之如我们自身没有了心(大脑)就不能称之为人一样。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