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叭(pá)”的吃相

叭,工具书上说是象声词。表声音。有“ba”的音,也有“pa”的音。这跟皖北人说的“”,似乎是吻合的。我且借来一用。

这个“叭(pá)”的音,在不少皖北村人的嘴边,是个专门用语,场合场景,基本固定。就是在饭桌上吃饭,某个人的吃相——

你看,他真“叭(pá)”。或者干脆就是:你好“叭(pá)”

听话听音。异乡人听起来,应该能够听出来一种贬义,一种蔑视,甚至还有着厌恶的成分来。但,究竟何为“叭(pá)”?怎么样才是个“叭(pá)”?似乎还很茫然。而且那个“叭(pá)”字,明面儿是轻轻向上一抬的二声,但听起来,却是语气很重,有点儿重重的四声的意思。

总体上说,“叭(pá)”是皖北村人对吃相的描述。这个吃相,大概的意思就是:在饭桌子上无视别人的感受,旁若无人,自顾自,一个劲地吃下去。上了一碗好菜,他顺手就端到自己脸面前,对别人投来不满的目光,装作没看见。

皖北村人厚道,朴实。体现在饭桌上,就是客客气气。尤其是在招待客人的场合,更是“让(rǎng)”字不绝于耳。小了说,那是习惯;大了说,那是礼貌。而对自顾自的人,他们就送他一个“叭(pá)”字。当面说说,还是轻的。有些人“叭(pá)”得出了名,人也在背后这样说他,几成“横号(外号)”了。

跟很多土语一样,皖北人的“叭(pá)”字,也带有鲜明但时代特征。从前的穷苦年代,“叭(pá)”的人,可能多一些。因为“三月不知肉味”,是过日子的常态。偶遇一回好吃的,自然就会“叭(pá)”起来。饿着的肚子当了家,顾不得礼貌了。我以为,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事物的常理。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放眼皖北大地,还有“叭(pá)”的人吗?这几十年以来,以我个人的体验,“叭(pá)”的人的数量,呈现较快的递减状。到今天,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末尾,那样的人几近绝迹了。我敢说,打着灯笼,也很难找到一个。就连这个“叭(pá)”字,也淹没在了时代的洪流之中,渐行渐弱,渐行渐远。

有时候,在饭桌上,偶尔还能听得到。但其中的意思,几乎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叭(pá)”字说出来,听出来,都无非是插科打趣,嘻嘻哈哈的玩笑。原有的贬义和厌恶,早已经在岁月的洗涤中,荡然无存。

2018年下半年,我在沿淮的余庄村蹲点。挨家挨户走访过程中,中午饭时,在某户农家,听到过一回。那就是开玩笑场合下的玩笑话。而且从当时的情景看,那个“叭(pá)”的人,他的人缘极好,一圈子的人都乐意跟他开这样的玩笑;他也乐得接受这样的玩笑。你看,哪还有一丁点儿“叭(pá)”的原意呢?

(0)

相关推荐

  • 安徽冷知识,一点都不冷

    安徽冷知识,一点都不冷

  • 村庄物语︱听“候(hóu)”的尴尬

    这是 村庄物语 第204篇原创推送 候,这个字跟时间有关.所以有时候,也有等候之意.等候,其实就是候着. 皖北乡间的一个典型场景是,较为隆重的请客饭桌上,端杯喝酒,拿筷子夹菜,主人家和陪客人,都是要& ...

  • 村庄物语︱听“局(jǖ)”的面子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7篇原创推送 从前的皖北村人,尤其是老辈人,对"局"很敏感,也很看重,且更加在乎.这从他们常说的一个词那里,能够得到印证.那个词是:"做局" ...

  • 村庄物语︱听“攚(wěng)”的决心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2篇原创推送 攚,我查到的是,唤牛声.但我好像觉得,这个解释,至少在皖北村人那里,是不确的.我自小听过唤牛,但没听过这样唤牛的. 皖北村人说"攚",其实就是推 ...

  • 村庄物语︱听“串(chuàn)”的本事

    这是 村庄物语 第190篇原创推送 很长时间了.我在串,窜,蹿,几个字之间纠结.皖北村人说的那个"chuàn",该写成哪个? 这个也会意,那个也有道理.最后我选的是"串& ...

  • 村庄物语︱听“歪(wǎi)”的小憩

    意大利有个著名的比萨斜塔.它有多著名?不知道它所在的地方,可以:不知道比萨斜塔,则不可以.因为伽利略在它上面,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 我查到的资料说,倾斜角度3.99度 ...

  • 村庄物语︱听“馕(nang)”的过量

    馕,从食.望字生义,该与吃饭有关.嗯.这已经贴边了. 皖北村人说的馕,一般有两个音调:náng,nǎng.我且逐一说说. 孩子挑食,可能是一种常见现象.挑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一些, ...

  • 村庄物语︱听“搲(wá)”的抓紧

    这几天已是中伏了.热浪扑面. 我想起来,刚入伏的那几天,天气并不热.单位的王磊,还问过我:这都入伏了,还是这样的天气,说好的伏天呢?我当时说的是:别急,在路上. 这不是嘛.说来就来了,而且来势凶猛. ...

  • 村庄物语︱听“拌(bán)”的舍弃

    时间真"潲"! 2019年的这个时候,那个叫"贾君鹏"的少年,以一种偶然的姿态,从线上风靡到线下.10年过去,他已经长大了. 谁叫"贾君鹏" ...

  • 村庄物语︱听“泡(pǎo)”的虚空

    那天,我在PC端操作.在后台,有一位@王允的网友,点关注了.还给我发来了"您好!"的消息,又提了一个建议.我得赶紧接茬啊.要知道,这个,涉及到--粘性. 第二天,我又在后台给TA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