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湄脞録︱打秋风
颍湄脞録 引言
颍水之湄的皖北颍上县,临淮跨颍。古往今来的颍上人,在这一片“胜似江南”的沃土上,繁衍生息,创造文化。特辟颍湄脞録,专门整理这一方水土上的各式民间小典故。
打秋风,多多少少含有那么点儿贬义。
网上搜索,它给出的答案是,用各种关系假借名义向有钱的人索取财物,意谓“因人丰富而抽索之”,故也叫“打抽丰”。它还给出了两个贬义色彩浓厚的近义词:吃蹭饭,敲竹杠。
一般意义上,它就不是个好词。
颍上地面上,也有个打秋风的风俗。只不过,在清颍长淮的滋养中,打秋风的贬义色彩,早已消失殆尽了。剩下来的,是朴素,是厚道。
我老家颍河岸边的池家岗南侧,有两个地方:宛家岗和三道冲。那里分别有一个渡口。小时候,我跟着长辈坐船,到颍河那边的牛犊湾走亲戚。宛家岗和三道冲的渡船,经常坐。
印象中,那坐船都是免费的。颇有点儿古代义渡的情调。从河这边摆到河那边,下午再摆回来,一分钱都不要掏。摆渡的人,不过问一问那个庄的,姓啥名谁,然后一走了之。
是不是就纯粹免费的义渡呢?也不是。往往到了秋后,农闲时候,摆渡的人才挨着庄的“起”点儿报酬——可以是现金,三毛五毛,块儿八毛;也可以是实物,小麦大豆都可以,斤把二斤也不论。谁家觉得自己一年中坐的多了,就多给一点;谁家认为一次都没坐,“白皮(一个子儿不给)”人家也不怪。
——这就是从前颍上乡间的打秋风。
在颍上,不只是乡间的渡口。还有农人剃头(理发),基本上走的也是打秋风的路子。
剃头师傅挑着剃头担子,隔一阵就到村子里来一趟。男的推头,女的剪头。完事了,走人。没人提给钱的事。也是在秋后的农闲,他才来挨家挨户地“起”钱。同样的,给多给少,无所谓。当然了,没有谁能一年到头不剃头。尽管剃头师傅手里没有个账本,乡人也没有装孬(耍赖)不给一个豆的。如果真有这样的人,一个庄上的人都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
——这也是颍上乡间典型的打秋风。
看出来了吧。从前颍上人所谓的打秋风,与异乡人的打秋风,有着本质的不同。
颍上的打秋风,人一般说成“打秋荒”,或者“打秋访”。总之不是打秋风的音。我一直不知道它该怎么写。好多年了,我向本地一位民间学者冯传礼老先生请教。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写。
后来,冯老先生又向耿棚中学退休教师燕传祺请教。据冯老先生的描述,他在电话里一说出“打秋荒”,燕老师就在电话那头说出来:就是打秋风啊。
冯老先生,是颍上县管谷村农民,专门研究管鲍文化的草根专家。燕老师,是民国时期南京金陵大学的毕业生,传统文化、英语、数理化之类,样样精通。2018年底,他以九旬以上的高龄离世。他们都是今天颍上人中文化底子深厚的不多见的老学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