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食于有丧者之侧(7-9)

孔子以其圣人的仁爱之心化为外在的言行举止,让世人深刻体会到学习圣贤的关键,不是简单地从事上入手,而是应该从心上着力。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释】
食:吃饭。
有丧者:有丧事的人或者家庭。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礼记∙檀弓上》有“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的记载,仅前面无一“子”字。“未尝”表明孔子一向如此,可以推断孔子此举是出于“礼”的考虑。“礼”关乎情即关系到同情之心,所以不能饱食。
古时丧事有丧礼。在农耕社会,当某个家庭出现丧事之后,左邻右舍都会前往帮忙执事,各司其职,以助顺利完成丧事。丧事主人待客必备之事,就是要招待前来帮忙的人吃饭。《何晏集解》云:“丧者哀戚,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也。”一个正在在办理丧事的家庭,全家上下乃至整个家族都为亲人逝去感到忧伤。这并非要求参加执事、吊唁的人“不能吃饭”,而是“不能饱食”,因为参加丧礼之人都会面带哀色,且怀有同情心,同情丧家的忧伤,所以也不忍心吃饱。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本来具有的良心。如果在丧者身边、丧事之家还能饱食,则是没有恻隐、慈悲之心,不会将心比心,不会换位思考,遇事只会想到自己,从来不会在意他人。推而广之,一个人一旦私欲过胜过旺,恻隐之心就会被掩盖。
孔子是圣人,仁心本在,仁融于礼,礼化于行,其“未尝饱也”不是刻意而为,而是自然而然之举。从孔子这一小小的举动,可以充分领悟到圣人内融入灵魂深处、外化为行动自觉的仁爱。所以,学古圣先贤不只是生硬地去记诵观点,关键是学习其修养,既从具体的事上去做,更要在灵魂深处去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