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仁远乎哉(7-30)

孔子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为仁全靠自身努力,而不是依靠外界力量。一切仁德的养成,都是依靠一种道德自觉,只要坚持不懈,就有可能达到仁的境界。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实现仁,仁就来了。”
孔子此章论仁之易求,强调仁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朱熹《论语集注》云:“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仁德和知识完全不一样。知识在外,靠“学而时习之”才能逐步积累;仁德在内,是中心之德,本来就在人的心中。如果不主动努力去追求,就会觉得仁离我们很远;真正去追求仁德的时候,才发现他一直存在我们心中,仁德是人天生的本性。
“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还有一层我欲仁、则仁至的意思,这是一种关于“仁”的顿悟。一些学者认为,这种顿悟只有具备天赋的生而知之者才能做到,一般人则只能是渐悟,先从基础知识学来,再在实践中慢慢提升,然后逐步达到仁的境界。其实不然,孔子的顿悟也是在渐悟的基础之上,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逐步修养仁德而成。当具备仁德之后,才突然发现这些仁德本来就在自己心中,所以才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顿悟。
颜回每每听到孔子所言“不违如愚”就是顿悟。孔子对颜回从早到晚都给予教诲,颜回从不提出异议,而是静静领受、照单全收、依教奉行,看上去没什么反应,表面上像个愚人,到底听懂了没有?孔子通过观察发现“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接物已经学得孔子心法,能够发明孔子的意思,准确落实圣贤之道,真正进入圣贤境界,所以回也不愚。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也是一种顿悟。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知”和“行”并非二事,而是同一事的两面。真知即真行,真行即真知,两者分说但实为一体,且统摄于一心。“知”是能够知善知恶的良知。良知人人都有,人与其他动物的显著区别就是人能够意识并判断自己的行为,不会只依靠本能作出判断或为外物操纵驱使,而是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选择,这便是“仁”,与其本名“守仁”也是一种契合。
现实生活中成“仁”的关键有二:一是有志于仁,二是持之以恒。仁德并不遥远,也并非高深莫测。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向“善”之德,只是很容易被后天环境所影响,或为利所诱,或为威所屈,或畏难而退,渐渐对善恶是非变得麻木,如同镜上蒙尘而不能照物。修养仁德实际上就是除去蒙蔽“善”的尘埃,让“善”重新显发出来。人只要不失本心,立志求仁,从身边事做起,按照仁德的要求去身体力行,一点一滴、一天一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通过长期积累,仁德自然就会不断得到充实、充盈。
孔子坚持正面鼓励,传授弟子求仁之法,以自己求圣成贤的坚定意愿,激励弟子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信心,在循序渐进中提升悟性、成就仁德。这也是孔子高超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