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鉴定“古玉受沁”的真伪

古玉之所以“能动人之心”,就是因为它在地下沉睡几百年、几千年之后,因为受地下各种物质的影响会发生一些色变与质变。

比如氧化白班(俗称灰皮),钙化、瓷化、晶状物析出,次生物出现等。

不同物质沁入玉器里面,就给玉器带来各种各样的颜色,从而产生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色彩、与质地的变化。

这种自然产生的的质变到色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沁色’。

对古玉的‘鉴定’,必须用‘感观’与‘微观’的证据说话;通过对玉器的老化受沁方面对比,能够科学地揭示真伪。

‘古玉’的鉴定要从材料、造型、工艺、腐蚀、沁色、伤残、纹饰图案、时代风格、艺术表现形式、年代、以及视觉效果上全面地综合判断。

一、要科学地认识到,古玉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地下埋藏,会造成玉器逐渐老化受沁的基本原理。

外来物质向玉器的内部一点一点渗透,慢慢地进入肌理,这一逐渐渗透、慢慢扩散的“沁痕”,即“走色”。

‘走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上的变化,更体现出一种过程上的渐变,它向我们展示了沁色“变化”的层次感。

或曰“沁变”的历史,越靠近边缘处,沁色越老旧,由边缘向中间,沁色在逐渐渗透。

二、玉在受沁部位的硬度和密度,随时间的久远会变得越来越低的特性。

明清时期入土的玉器,无论地下环境多么恶劣,埋藏环境多么不好,其浸蚀和受沁相对是比较轻微的。

主要表现在器物的边、棱、角出现轻微的残痕以及微黄、微黑色受沁。

赝品伪造轻微残痕时,采用利器撞击的方法,这种伪造的残痕部位,显现的是锋利的棱角。

由于玉石材料的硬度、密度较高,而且明清玉器入土时间相对较短,因此渗透受沁比较轻微。

一般黑沁色或黄色沁只是在表面,器物如果存在着明显的裂纹,会形成黑黄色线,并且向纵深渗透过渡。

三、由于古玉在地下埋藏,长期处于不同环境下的温度、湿度、地下水的浸泡,都会使玉器形成不同的受沁。

只要经过上千年埋藏的古玉,一般都会使玉器的受沁颜色和透明度产生变化,红色受沁的初期特征,是从浅红色逐渐向深红色过渡。

然后从深红色慢慢过渡到棕红色,直至又变回棕黄色沁,这个时候,受沁严重的部位开始出现钙化现象,同时,玉器受沁以后,原本半透明状态的玉器,逐渐演变为微透明。

随着红沁颜色越来越深,使玉器微透明度慢慢又演变成完全不透明,同时玉器的腐蚀老化受沁,也造成玉石硬度和密度慢慢降低。

虽然赝品也伪造这种红色受沁,但是用化工染料加工,颜色与真品有明显的色差,造假沁的颜色是从红到棕黑色。

这种从红到焦黑是烧烤染色造成的,赝品不但透度没有变化,硬度也没有变化,通过真伪的对比还能够找到赝品的很多造假证据。

真品的黑色沁,是由数条极细微黑色线条组成的,玉器受沁初期出现黑线条,随着受沁的加重,使黑线越来越密集,直到演变为全黑色。

赝品采用碳素物质烧烤染色,或者用带黑皮料的进行仿冒,真与假的黑色结构、亮度、硬度都不一样。

4.要认识到,玉石材料具有对水气的吸附和渗透的材料特性。

一般来说玉器受沁部位的硬度、密度较低很容易受沁,或者含有杂质的材料、有裂缝的材料。

当玉器受地下水的浸泡、受酸碱土质的浸蚀、受地热的熏蒸、接触不同的陪葬物品等。

都会造成玉器的某个部位首先被浸蚀,首先形成沁点、水是载体,使外界致色物质进入玉里而出现受沁,这是玉器老化演变过程的规律。

5.玉石材料存在着硬度、密度、净度的不均匀性,以及应力造成的裂纹。

玉石材料都存在着一些裂纹(绺裂),年代越久远,绺裂部位的腐蚀受沁会越严重,而且裂缝边缘出现锯齿形残痕。

一般刚出土的生坑玉器,裂缝内都附着牢固的沉积物,沉积物是铲不掉的,裂缝的受沁色向周围扩散,形成从深至浅的渗透过渡。

赝品伪造这种裂缝的受沁,采用的是高温高压的强化染色技术,这种强化染色的线条,显现的是一条红线。

没有向纵深渗透的颜色过渡,裂缝没有腐蚀形成的锯齿形残痕,特别是裂缝中没有牢固的沉积物。

了解和认识玉石材料的基本特性以后,便不难理解玉石的腐蚀受沁的形成,以及应该从哪些方面掌握真品老化特征的“标准”和“证据”。

以上典型有代表性的“证据”能够启发我们,鉴定真与假,一定要用“证据”说话。

当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掌握了真品的“标准”和“证据”以后,便给我们提供了科学鉴定的方法和路径……

(0)

相关推荐

  • 血玉收藏有哪些好方法

    玉器被埋入土中会受到多种化学元素及温湿度的影响,显露出多种蚀变和染色现象.沁色是出土玉器的常见外部特征,也是鉴定古玉真伪的重要依据.通过现代的检测和试验,大多尸体下葬后很快就会分解,血在地下很快就会碳 ...

  • 最实用的高古玉鉴定方法

    随着高古玉市场的回暖,在很多古玉收藏家喜欢收藏汉代以现上的高古玉器. 由此带动高古玉市场也开始复苏,市场上收藏和把玩高古玉的越来越多,同时,市场上这类高古玉器的新仿品也出现很多. 高古玉的整体美感和协 ...

  • 古玉受沁浅析:玉花与饭糁,玉质通透的立体现象,年糕或果冻现象

    来源:中国古玩网 玉器受沁的原因 玉器之所以受沁,实质上受自然环境下的风化作用与浸蚀作用所致,通常需百年以上方能受沁(海边盐质土壤中例外): 一.玉花(白玉中的豆花现象)与饭糁(玉质中有白斑,呈饭粒未 ...

  • 一招学会通过沁色来鉴定古玉真伪

    看到网络上大部分写古玉沁色文章,基本都是在研究,怎么沁进去的,以及沁色的分类,什么通过微量元素与土壤相互作用,什么红白黄绿黑沁,甚至还有血沁,人亡后血液早就凝固了,没多久就只剩骨头了,稍加思考就知道这 ...

  • 古玉界:高古玉的沁色之美(一)

    虎纹玉璧 西周 直径16.1.孔径5.9.厚4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绿色,局部有白色和褐色沁斑.体扁平,玉料边缘有残缺口,呈不规则圆形,但在纹饰设计时巧妙避开.器两面纹饰相同,内外沿有一宽边, ...

  • 古玉朱砂沁之美,销魂诱惑!

    一.朱砂概述 朱砂主含硫化汞(HgS),其含量在95%以上.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我国朱砂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 ...

  • 300件绝美古玉——欣赏沁变之妙 | 万坑万相

    古玉之美,贵在有沁.沁乃自然之恩赐,亦是岁月之见证.浅薄深厚之间,总是让人意外连连:浓凝淡匀之下,又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恩怨.玩古不玩沁,犹如雨过天晴无彩虹,虽给人以清新,却少了绚丽与惊喜. 沁生色,色 ...

  • 古玉有沁,方有灵魂!

    古玉之美,贵在有沁.沁乃自然之恩赐,亦是岁月之见证.浅薄深厚之间,总是让人意外连连:浓凝淡匀之下,又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恩怨.玩古不玩沁,犹如雨过天晴无彩虹,虽给人以清新,却少了绚丽与惊喜.切莫以沁玉为 ...

  • 古玉界:古玉朱砂沁 ,解析“古玉挂红”和“葬玉涂朱” !

    精美绝伦的中国古代玉器是八千年中华文明的载体和实证,且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比如说古玉的沁色,本来是周围环境介质对玉器的浸润和污染,而实际上却反过来增加了玉器的沧桑感,丰富了玉器的色彩美,以至于无数 ...

  • 如何鉴定古玉真伪:高人给您支几招

    山西博物馆藏春秋时期龙形玉佩 玉器作为一项主流收藏品种,历来为收藏爱好者青睐有加. 在古代玉器收藏过程中,真伪鉴定始终是无法回避的重要环节. 如何掌握古代玉器的鉴定方法,是每个玉器收藏爱好者的必修课题 ...

  • 怎么鉴定古玉?二十三个诀窍教你辨真假

    导读:沁是辨玉开门与否的首选标志,沁种开门古玉开门便八九不离十了.但是沁种五花八门,古玉受沁的名称也很多,这里搜集了古玉中相对权威的34大沁种.特征.产生年代等,大体整理如下. 一.玻璃光 玻璃光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