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27年火车的老司机,经历被拍成了电视剧!

央视曾经播出过一部

展现铁路人精神风貌的电视剧

《劳模邵大车》

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这部电视剧的原型就是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

临河机务段

机车乘务员邵玉镇

邵玉镇于1964年参加工作,驾驶机车27年,安全行车120万公里,防止事故150多起。

火车司机责任重大

他一次次化险为夷

1971年,邵玉镇成为一名机车司炉。走上新的岗位后,他苦练基本功,苦读专业技术书籍,仅用四五年时间,就完成了司炉到司机的“三级跳”。尽管肩上的担子重了,但邵玉镇的干劲却更足了,常常早出晚归,工作起来如同上了发条,有使不完的劲。

“火车司机责任重大,手中的闸把关系着旅客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相比之下,个人的安危得失又能算得了什么。”怀揣着这样的责任感,邵玉镇无怨无悔付出,悉心摸索行车安全规律,总结归纳出“三勤、两多、六个心中有数”安全工作法,成为火车司机们确保行车安全的宝典。

1982年3月的一天,邵玉镇值乘1315次货车,行至补隆淖至黄土档间的一个道口时,一驾装满废钢料的马车突然从前方驶上路基,废钢料一下子翻落在线路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邵玉镇及时发现险情,果断采取制动措施,在距离马车只有几米时将机车停稳,防止了一起重大行车事故。

1994年6月的一天,邵玉镇在担当一趟旅客列车值乘任务时遭遇沙尘暴,一时间狂风大作,黄沙漫天,能见度很低。他发现前方有一辆四轮车行驶在线路上,危及行车安全。紧急关头,他果断制动,使列车在距离四轮车10米远的地方停住,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

主动请缨挑重担

实现百趟安全正点目标

当时,6737机车组是有名的“老大难”班组,邵玉镇主动请缨挑起重担,决心要带领班组打个翻身仗。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邵玉镇每天第一个钻烟筒、下地沟,精心整修,时常累得汗流浃背,让职工们打心眼里佩服。同时,他对职工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努力提高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靠着邵玉镇的以身作则和严管厚爱,6737机车组彻底改变了过去的面貌,每名职工都实现了百趟安全正点目标,成为全段有名的党员安全红旗责任区。

上世纪90年代末,邵玉镇一面向单位提出了“为青工学技术营造传帮带的环境、健全配套激励机制”的建议,一面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不仅把自己的工作经验编印成小册子,发给新职司机,还主动和一些青工结成帮扶对子,手把手地教,先后带出了8名优秀管理人员和一大批技术过硬的机车乘务员。

与不法分子搏斗

保护集体利益

邵玉镇把集体的利益看得无比重要,只要有利于集体的事情,再小也要做,危害集体的事情再小也要管。

一次,邵玉镇和同事牵引列车在乌海站上水时,发现两名不法分子爬上列车往下扔钢管,火冒三丈的他立刻上前制止。结果,两名不法分子对邵玉镇一通拳打脚踢。等同事冲过来时,不法分子已经夺路而逃。邵玉镇脸被打肿了还流着血,同事坚持送他去医院,可他却说没事,直到退乘后才去医院进行治疗。

为了集体的利益和财产,邵玉镇从来不讲条件。担任6737机车组司机长后,他累计捡拾废旧棉丝1000多公斤;从铁路上回收散煤近百吨,节煤2500吨;他坚持开展修旧利废,节约各种材料费13000多元;他还积极为节支降耗建言献策,提出的“机车厂架修随行人员差旅费承包”合理化建议实施后,每年可为单位节支12万元。

邵玉镇在火车司机岗位上一干就是27个年头,领导几次想把他调到别的岗位,都被他一一谢绝。他说:“我是党员,机车需要我,我也舍不得搁下手中的闸把,能在一线跑车,是我最大的幸福和乐趣。”邵玉镇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及火车头奖章等众多荣誉,曾受到中央领导接见,名声响彻草原。

如今,已经退休在家的邵玉镇仍然心系铁路,时刻关注着铁路的发展变化,他常常对家人说:“我见证了铁路的飞速发展,能够开一辈子火车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一家走出两个劳模

距离父亲的标准还远着呢

在邵玉镇的言传身教下,女儿邵润琦接过父辈的旗帜,传承弘扬劳模精神。无论在哪个岗位,邵润琦总是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当客运员,她勤学习、善钻研,总结出“十心”“三勤”服务法,让南来北往的旅客宾至如归;当值班员,她抓培训、带队伍,每月评比“服务之星”,让班组职工个个精明能干。

工作以来,邵润琦把最好的服务献给了旅客。她曾为救助突发疾病的旅客,毫不犹豫地垫付上千元医疗费;也曾为照顾精神失常的旅客,连续48小时寸步不离。37岁时,她荣获火车头奖章。

谈起父亲,邵润琦的眼神中饱含着敬佩之情;谈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她内心涌动着对铁路客运工作的热爱;谈到所获得的荣誉,她只是笑笑说“距离父亲的标准还远着呢”。邵润琦明白:劳模不仅是一份荣誉,而且是一种力量。

邵润琦说,她要让劳模力量变成燎原之火,带着“润琦服务组”努力践行服务旅客“最后一公里”的承诺,让“润琦服务组”成为草原铁路上最亮丽的名片。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记者站(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薛艳伟

图片:包头西机务段

编辑:苏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