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晋中”之---资圣寺
【资圣寺】
--- 首见晋中一带寺庙中的石质内柱 ---
在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高壁村西的土坡上,残存着一座小庙叫“资圣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公布的县(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1月去寻访之前,我并不知道她的具体情况,只是按照计划的顺序作“例行”访问,后来我才得到了《中国(山西)文物地图册(电子版)》,在“地图册”中她被列为一座普通的清代建筑,但是我访问中得出的结论却与“地图册”不符,从而再次证明:《中国文物地图册》中关于文物年代,特别是木结构古建筑年代的判断可靠性很差。如果有条件的话,按照那本地图册提供的具体地址,把(至少晋国的)这些木结构古建筑挨个考察一番的话,我觉得肯定会有新的更大的发现,可惜我没有这个条件。
现存资圣寺座北面南为一进四合院,布局基本为沿中轴线完全对称的方形,步量庙院边长约30余步;山门兼天王殿北对正殿,均为单檐悬山顶;左右两侧为配殿,均为硬山顶;正殿左右的跺殿尚在,而山门两侧的钟鼓楼已毁;山门前即为断崖而且无踏跺遗址的痕迹,虽然断崖不算高,但不知道当初如何进入寺庙。
我去时,因为的哥是本地人,车直接就从村里穿过,开到了寺庙右侧的小门前,小庙门紧锁,但是明显有人出入过。然后一眼就看到东配殿已经塌毁,而残墙不高,所以我们既没有进村找人,也没有四周转看,直接就从断墙上爬进了庙院里,结果又搞了一次“大汗”--- 山门洞开(上图)......
【天王殿·讹角方形石柱】
资圣寺山门和正殿外观形制完全一样--- 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外檐构造也基本一样--- 四铺作单杪假枊,明间补两朵,次间补一朵;内部梁架稍有差别--- 正殿为四椽栿通搭,山门为四椽栿对后劄牵用三柱。从这些木结构形制上判断,这两座建筑应当都是明代的构造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山门的内柱是晋中一带极其少见的瓜棱型砂石柱(上图),这也是我见过的晋中一带的第一例石质内柱,与寿阳福田寺正殿的檐柱基本相仿。稍有不同之处在于--- 此处两条内柱相对的一面被斫成了平面,可能是两柱之间曾建有神坛。而其砂石质高足素覆盆柱础,八棱础足高约30cm,奇特的形制为他处所未见。所以从外观上看,此石柱和柱础的形制绝非明清之物,可能与福田寺石柱同时代。
与山门和正殿形制基本相同一样,对称的东西配殿的外观也基本相同--- 三开间进深四椽加硬山顶。但是东西配殿的构架则不同:东配殿的构架和正殿相同,为四椽栿通搭,外檐枓栱四铺作单杪刻假枊,明间补两朵而此间补一朵(上图)。而西配殿的构架是与山门相同,三椽栿对前劄牵。
但是西配殿的梁架要比其他三座建筑早一些,最明显的特征有两条:(1)西配殿外檐的柱头铺作与其他三座殿一样,补间只各出一朵,其中明间是补一朵斜栱;而且四铺作补间的后尾均增加到三跳,还使用了“挑斡”;“挑斡”的后尾穿过襻间枋和顺身串之间直接挑斡襻间枋,但“挑斡”下却承托一条搯瓣驼峰加一条令栱(下图)。此种形制与地理上的晋中一带常见的明代“挑斡”形制明显不同,但是好像也不能确定她就肯定比明代早。
(2)西配殿内柱头使用了讹角枓,由于讹角很大,使得方枓变成了八瓣枓。并且与之相联系的还有内柱身内的压跳,外侧为蝉肚纹而内侧为绰幕型。此二者均较为奇特。
殿内木结构的其他部分看上去没有什么异常。如果联系到其他三殿的平梁头均未进行加工,而西配殿的平梁头则被砍剉成蚂蚱型耍头的形制来看,很可能西配殿的构架要比明代早,比如元代。但是很明显,西配殿和山门均经过了与正殿和东配殿手法完全相同的统一改造。
【明间补间里转正视】
庙院内杂草茂盛,古柏盎然,显然早已无人管问了,但是我去时,正殿内正在塑造新的神像,而且工程正在进行中。虽然殿宇本身都还是残破的样子,但是很可能在塑像完成之后就动工修缮。
以上情况说明,资圣寺的四座殿宇中,很明显存在早期的构架痕迹,尤其是山门的内柱和西配殿的木结构都有明显的早期特征,只是经过了后期的重大改造,现在主要特征应当是明代较多。不过,清代维修的痕迹是很明显的,特别是那亮闪闪的清代褐色琉璃鸱吻依然完好保留着,甚是美观。
其实在山门内残留着六块碑碣(上图),基本完好无损,但由于我太过大意,主观主义在头脑中严重横行,一贯对明清等晚期碑碣不屑一顾,竟然一块也没有拍细部,也许这些碑碣上有点有价值的记载。
【螭吻】
【回望资圣寺】
之前,资圣寺曾被村里占用多年,庙院内的布局有些改动,但是寺庙外观保存基本完整,除东配殿塌毁一半以外,其他殿宇甚至不漏雨,部分装修也保存较好,和殿顶的砖瓦部分一样,均为清代所修。如今,可能村里弄到了几个钱,或者有善人信士发心资助,所以开始了修缮,但愿他们不要任性随意而为,塑几尊像倒也罢了,切不可胡乱改动大木结构的原装。不过,我这个担心也许没必要了,因为事情已经过去快两年了,也许资圣寺早就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