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名校背景,没有人脉加持,普通的我们该如何突围?

讲思想人文故事,说青年爱听道理

全       文       约 6531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你好,李焕英》红透了朋友圈,我突然想起家人和我说过的那部热播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

在这个被誉为真人版《律政俏佳人》里面,有一个名叫“何运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图片来自网络)

追剧的妻子曾难掩激动地告诉我,这位男生集智慧、情商、颜值于一身,关键是他的本科竟然是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

通过这么一件小事,妻子甚至对鄙人的单位发生了颠覆性认识:

工科大学也能培养出如此素质全面的学生,与剧中其他7位毕业于一流名校的学生相比,何运晨更显得成熟睿智、淡定从容。

对此,我倒没有意外,向来认为很多看似平淡无奇、默默无声的风景里,有的是鲜有人知的“姹紫嫣红”。

(图片来自网络)

现实生活中,平台低、人脉浅、资源少,起点没有超过水平面的人,最后成功屌丝逆袭、华丽转身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告别“原始标签”,或是拒绝“平庸”。

1

1380多年前的一个春日,浙江义乌城北,一群刚放学的孩子正在池塘边欢快地嬉戏。

他们有的玩泥巴,有的打水漂,还有孩子伸手抓鱼的。唯独,有一个安静的男孩坐在池塘边发呆。

这时,水面上游来一群白鹅,欢叫声阵阵,水波潋滟。男孩若有所思,摇头晃脑地从嘴里脱口而出: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一幕刚好被路过的教书先生看到,他径直走向小孩,激动地说道:同学,恭喜你!你这是要上我们大唐热搜的节奏啊。

这个七岁的小男生,就是后来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图片来自网络)

一首《咏鹅》,让年少的骆宾王被冠以“神童”的美誉,从此走出义乌和浙江,红遍了大江南北。

而骆宾王的一生,也恰似他所咏的这白鹅:

有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不甘平庸,脚踏清波任我行的不羁和率性。

骆宾王的父亲曾经做过县令,但不幸在其任上去世了。从此家道中落,渐入贫寒。

因此,年轻时的骆宾王,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可以依靠,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选择不走寻常路,终能青史留名。

唐高宗永徽年间,骆宾王应聘来到道王李元庆府上做事,所求岗位相当于现在的机要秘书。

王府里当差,政审是缺不了的。

道王吩咐下来,让应聘者每人写一份简历,也好摸摸每个人的才华与底细。

这就好比今天你说自己是某985高校毕业的,那也得让东家知道你大学里干过什么学生干部,在哪家500强企业做过,对吧?

可骆宾王一听懵了,自己写自己?那不是自我吹捧、瞎编乱造吗,这种风气不能助长啊。

所以,当别人奋笔疾书时,骆宾王大笔一扔,留下豪言:

“说己之长,言身之善。腼容冒进,贪禄要君。上以紊国家之大猷,下以渎狷介之高洁。此凶人以为耻,况吉士之为荣乎?”

你说他愣头青也好,不懂世故、情商太低也罢,但换个角度去看,你还真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和原则。

要是他稍微应付下,把自己七岁写《咏鹅》,从小是神童的履历写出来,立马就能让道王刮目相看,坐等飞黄腾达。

可骆宾王没有这样做,当然也就失去了这份工作。

(义乌骆宾王公园,图片来自网络)

做不成王府里的秘书,那就投笔从戎吧。

去当一名关山飞渡的戍边勇士,大漠戈壁,拜将封侯,岂不美哉。

此时的大唐帝国,开疆拓土,名将辈出,正是国力日渐昌盛的奔腾年代,有的是年轻人建功立业的机会。

看着城里星夜开拔的部队,骆宾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还没等天亮就骑上一匹快马应征入伍去了。

唐代青年的家国情怀还是不错的,国家有召唤,立马就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西域大漠,骆宾王从基层干起,奋斗了多年却没有得到半点战功,倒是写了不少诗作。

就冲着能写,最后被调到了姚州大总管李义的幕府中,做了机要秘书。

过了几年,因为文采出众,骆宾王被调回长安,担任了侍御史。

唐代侍御史是从六品,相当于如今中纪委里面的一个副局级干部,负责监督、弹劾百官,维护官场纪律。

别人做侍御史,大都是难得糊涂地做点场面文章,为日后升迁搞好关系、经营人脉。

(图片来自网络)

可这却不是骆宾王的人生追求和行事风格。

当是时,唐高宗李治多病,大事小事都交给了皇后武则天(那时还不是此称呼),一来二去,皇后就成了朝廷的实际掌权者。

时间一长,有些大臣看不下去了:

皇后这样长期越俎代庖也不是个事,后宫不能干政啊,是不是可以把活交给太子?

你知道的,发类似牢骚的人基本没有什么好下场。

骆宾王呢正愁没什么工作亮点,想着要整就整个大的。别人盯着百官看,他却偏偏把放大镜对准了武则天。

可惜,还没等皇后知道有人参她,骆宾王就已经被人丢进了大牢。

蚂蚁撼树,这不是自不量力嘛。

在狱中,骆宾王以诗言志,留下了一首名作《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骆宾王的运气不错,一年后他遇到大赦,得以重获自由。

之后又辗转到了浙江临海做了七品县令,也算是荣归故里了。

公元684年,武则天取儿子李旦而代之,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消息传来,这简直超乎骆宾王的想象啊,本就看不惯女人干政,今天这个女人竟然还登基做皇帝了,他更是从内心无法接受。

正在这时,传来了徐敬业在扬州举兵准备讨伐武则天的消息。

骆宾王兴奋得连夜丢下县令大印,水陆并进,直奔扬州去了。

在徐敬业的部队里,骆宾王依旧干他的老本行:秘书。这次的秘书经历让他真正扬名立万、震铄古今了。

一般来说,起兵造反除了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清君侧”这样的广告词,还得有一篇慷慨激昂的檄文来笼络人心、激励三军。

骆宾王自告奋勇地接下了这个硬活。历史证明,他确实敏锐地把握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没多久,一篇名为《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长篇网文刷爆了大唐朋友圈,推送一个小时不到,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

很快,文章传到了长安城。

朝堂上,武则天正与文武大臣商议兴兵讨伐事宜。在皇帝的要求下,一名官员大声朗读起了那篇檄文: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虺蜴为心,豺狼为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骆宾王出品,确实厉害,这真是字字诛心,把武则天不光彩的发家史基本揭露得一丝不挂了。

(图片来自网络)

也就是说像这种人神共愤的统治者,天下臣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造她反呢?蛊惑性太强了。

“因天下之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连。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号召全天下的百姓团结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什么都没有的也可以出口水,打到长安去,肯定是能势如破竹。

官员读得战战兢兢,其他人听的也是面面相觑,每个人都在等皇帝咆哮发飙,可武则天气定神闲的样子让人摸不着头脑。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

这一句刚读完,只听到武则天竟然从宝座上站了起来,连击三掌说道:好!好!好!“宰相安得失此人?”

一篇把自己骂的狗血喷头的檄文,武则天听到最后竟然表扬起来,还埋怨宰相的人才工作没做好,让这么优秀的人跑到敌营里去了。

这时的武则天肯定心想:高手在民间啊。

可檄文虽好,最终还是得靠枪杆子。

很快,在官军的镇压下,徐敬业兵败如山倒,没过几月就在乱军中掉了项上人头。

骆宾王在混乱中不知所踪。

有的说是被官军杀了,有的说他幸运地逃脱,最终看破红尘遁入了空门。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不得不说,侠骨柔情的骆宾王在他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活出了特立独行的自我。

正如孔子说的那样,“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这就是一生坚持心中道义,不走寻常路的骆宾王。

2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苦学十年本领,早就想痛快地挥舞出来,可始终无处施展。干净利落的几句把作者的心境冲口而出,无一丝遮掩。

你很难想象,这出自贾岛之手,如此刚劲有力,快人快语,与我们曾经对这个和尚诗人的印象相去甚远。

在大多数人眼里,贾岛更多的是“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样的朦胧意境。

(图片来自网络)

这位和尚诗人的故事,确实远不止这样简单。

贾岛,字阆仙,唐河北道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生于公元779年,也就是唐代宗大历十四年,与元稹同岁。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吃不饱肚子的他选择了出家当和尚。毕竟,寺院里的大锅饭总还是要比贫苦人家的冷灶来的强。

遁入空门的贾岛给自己取了个法号叫“无本”,自号碣石山人。

古代僧人经常云游四方,四海为家。19岁那年,贾岛云游来到京城长安,遇到了他的伯乐:韩愈。

关于贾岛和韩愈的相识,有两个广为流传的版本。

一种说法是,当时在长安城有个很奇特的规定:和尚在午后禁止外出。

生性张扬的贾岛肯定是不乐意了,这时哪门子的规矩啊。

他立马写了几首诗歌进行了讽刺,传来传去就传到了长安市长韩愈的耳朵里:

这么有才当和尚太可惜了,应该还俗,为国效力啊。

正愁才华没有地方施展的贾岛,听了当今文坛领袖的一阵鼓动,顿时热血沸腾,随即就抛弃了佛祖,还真还俗了。

这个在《新唐书·韩愈传》上是有明确记载的:

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

这里记载贾岛还俗后中了进士,但也有一种说法是他屡考不中,最后仅仅是勉强做了微末小吏。

贾韩相识的另一个版本,就是众所周知的“推敲”典故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一日,贾岛去长安城郊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山路崎岖,长途跋涉好不容易到了朋友家,却扑了个空。

此时已是夜深人静,皓月当空。没有见到朋友,心中不免遗憾,那就给朋友留个纸条吧。

就这样,一首《题李凝幽居》诞生了: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创作完诗句,天色已晚。

贾岛于是就在山上人家留宿一夜,次日清晨骑了一头毛驴返程了。

走着走着,贾岛觉得昨晚写的那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似乎还可以更好。如果换成“敲”呢?会不会更好?

他一边琢磨,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这时,韩愈一行正在大街上行进,一个和尚骑着毛驴直愣愣冲进了市长的仪仗队,难道想行刺不成?

官兵直接把贾岛带到了韩愈跟前。

听了贾岛的解释后,韩愈顿时来了兴趣,两个文学爱好者,当街讨论起诗句的用词来。

韩愈经过反复思考后,认真地告诉贾岛:我以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名义担保,你这句还是用“推”好。

于是两人就此结识,韩愈成功将贾岛“策反”到了红尘中。

(图片来自网络)

两个版本的典故,都反映出贾岛那有些自由不羁,但又追求极致、敢于坚持的性格脾气。

也正因为这点,重入红尘后的贾岛,在科举之路上几经坎坷。虽然也曾厚着脸皮到处找人自荐,但终究没有盼来出头之日。

作为伯乐的韩愈自己宦海沉浮,对贾岛也是力不从心。再加上官场风气腐败,出身贫寒、身无分文的贾岛根本没有“打点”的资本。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贾岛自恃才高过人,过于自负而直率,他根本就无法心甘情愿地融入“圈子”。

“以八百举子所业,悉不如己,自是往往独语,旁若无人。或闹市高吟,或长衢啸傲。”

——后蜀何光远《鉴戒录》

贾岛太高调了,自视清高,口出狂言,觉得所有的考生境界没有自己高,活脱脱的唐代版“非主流”。

而且,他还时不时发各种牢骚,在作品中极尽讽刺之能: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在这首《病蝉》中,贾岛把自喻为想要振翅高飞的病蝉,但却因为灰尘蒙蔽了眼睛,无法实现理想。

作品到了别人手中,那就变成了赤裸裸地讽刺权贵公卿,被认为是用黄雀来进行指桑骂槐,进行言语攻击。

这样做的结局,自然是得罪了一大帮人。

贾岛最终竟被永久逐出考场,再也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了。

(图片来自网络)

在京城混了20多年,一事无成的贾岛最后被迫离开长安。

后来先后在地方做过一些主簿、参军这样的小官,于843年去世。

贾岛的这份执拗,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则转化成了“重视炼意、炼句、炼字”,他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

那些经过反复修改后的作品,却又人看不出一丝修改的痕迹和做作,完全是一种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模样。

贾岛在世时,勉强跻身大唐二、三流诗人。

可去世多年后,在晚唐尤其在五代时期,竟粉丝陡增,一下成为文坛红人,流量明星。

乃至于后来与孟郊一起,被称为“郊寒岛瘦”,在文坛留下了灿烂一笔。

3

都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是赛道有异、速度不同而已。

如果说,骆宾王当年骑着快马飞奔的目的是为了去大漠从军的话,那么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城里痴行,则就是为了爱好。

两人都是为了实现各自心中的理想,艰难地在残酷的现实大道上奋力突围人生的局限。

骆宾王在世时誉满天下,连武则天都惊叹他的才华;

而贾岛的魅力,却要在他死后很久世人才认识到他的价值。

两人在性格上颇有相似之处:

从不随波逐流,都有那么一点恃才狂傲,但凡遇事总能力竭,追求极致,不甘平庸。

正因为如此,贫寒出身、没有雄厚资源加持的两人,历经坎坷,终成在诗坛上承前启后、开创一派的先锋人物。

骆宾王和贾岛,是否也能代表当今很多人的真实境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