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与四神丸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疗效观察(转)
【摘要】 慢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属多发病,其特点是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日久而损伤人体正气。中医认为其病因是由于正气内虚,饮食、情志、外邪等损伤脾胃所致,病机是脾虚、湿盛、气滞。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痛泻要方;四君子汤;四神丸
笔者在1993至2008年以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四神丸加减慢性结肠炎60例,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1978年中华医学会杭州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60例慢性结肠炎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5~35岁10例,36~45岁19例,46~55岁22例,56岁以上9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
1.2 治疗方法 方药:白术20 g,白芍15 g,陈皮12 g,防风 15 g,人参15 g,茯苓 15 g,炙甘草6 g。脾肾虚寒者加肉豆蔻12 g,补骨脂20 g,五味子12 g,吴茱萸10 g。热毒者加白头翁12 g,气滞者加木香10 g,槟榔 10 g;湿热者加黄芩10 g,黄连10 g;食滞者加山楂15 g,神曲15 g;便脓血者加地榆15 g。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二次服。10天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正常,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基本消失,纤维结肠镜复查好转,肠黏膜病变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纤维结肠镜复查无好转。
2.2 治疗结果 60例中痊愈45例,占75%,好转15例,占25%,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2岁,农民,2002年8月16日初诊。主诉:反复腹痛腹泻18年。病史:患者18年前开始经常腹痛、腹泻、泻后痛不减,发作期间大便每日3~4次,质稀,伴少量黏液,每遇劳累或生气后发作,或在晨起前腹痛欲便。曾在县级做纤维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早年曾服PPA等药有效,后渐效果不佳,多年来已习以为常,不做。此次乃为其母亲取药,中间谈及自己的腹泻而就诊。查体:左中下腹轻度压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在我院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慢性结肠炎(无溃疡)。辨证属肝气郁滞,脾肾虚寒。治法:泻肝补脾温肾。方药:陈皮12 g,白芍15 g,白术20 g,防风15 g,人参15 g,茯苓15 g,甘草6 g,补骨脂20 g,肉豆蔻12 g,五味子12 g,吴茱萸10 g,水煎分早晚二次分服。结果服上方10剂后明显减轻,再服10剂后腹痛腹泻消失,又巩固服三剂。1个月后结肠镜复查,肠黏膜恢复正常,随访5年无复发。
4 体会
慢性结肠炎临床症状以慢性腹泻、腹痛,排黏液便、血便为主,呈慢性反复性发作或持续性发作,中医辨病属泄泻、腹痛、痢疾等范畴。本病病程较长,多因长期饮食不慎、劳倦内伤,致脾胃虚弱[1]。《景岳全书》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极易耗损正气及影响情志,以致肝失疏泄,肝脾不和。清代叶天士“肝病必犯土,是侮之所胜也,土虚木乘脾受肝制,克脾则腹胀,便或溏或不爽”[2]。由此可见本病病机为脾虚肝郁,湿阻气滞,大肠通降功能失调,病久则致脾肾虚寒。痛泄要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四药相配,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四君子汤中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茯苓渗湿健脾,炙甘草干温调中;四神丸中诸药相配,具有温肾健脾、固肠止泻之功。临证时根据患者全身状况予以加减,每每收到良好功效。目前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中只有“溃疡性结肠炎”而没有“慢性结肠炎”病名,但临床实践表明很多慢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镜检并无溃疡和糜烂,在纤维结肠镜下的表现主要是肠段黏膜的充血、粗糙,血管模糊、偏粗,黏膜发红或因苍白而光亮,这部分患者不应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都是结肠的慢性炎症,慢性结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两者在病因上和治疗方法上都有区别。病因上,溃疡性结肠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细胞凋亡有关,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很少发生凋亡,受T细胞免疫反应影响,产生的细胞因子比例失衡,引起细胞凋亡,从而使上皮细胞构成的黏膜屏障破坏,导致结肠黏膜的损伤和溃疡。而慢性结肠炎大多是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疾病而来,与细菌、真菌和病毒有关。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准确制定疗效标准,确定和建立治疗方法,有必要将慢性结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区别对待,很多慢性腹泻患者,比如中医泄泻病中肾阳虚衰型的五更泻,就大多不是溃疡性结肠炎,而是慢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