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轧棉花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以前农村的轧棉花机子,既不用电动机也不用柴油机带动,完全是一种人力机械。轧棉花机子是生铁铸造的,大约有七十厘米高、五十厘米宽。上面是一个向机子里喂籽棉的平台,下面有一块大约一米长、二十厘米宽、十厘米厚的柳木踏板,并且在屋粱上拴上几根绳头。操作时,一人负责向机子里喂籽棉,几个人站在他身后踩踏板。每个人向上伸一肢胳膊用手拽住一根绳头,另一肢胳膊把掐着腰,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踩踏板。如果用左手拽绳头,就用右脚踩踏板,反之也行。总之几个人要步调一致合力踩踏板,有节奏的上下运动,带动轧棉花机子上的齿轮运动,将棉花种子与棉花分离开来,棉花种子落在机子下面,棉花落在前面的箱子里。这种人力轧棉花机子,每小时大约能轧三十斤籽棉。每三斤籽棉可以分离成一斤皮棉、二斤棉花种子,也就是每小时能轧出来十斤皮棉。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生产队生产的粮食、棉花、油料、生猪都有上缴任务。早秋收获的质量好的籽棉先上缴给国家;晚秋收获的质量差一些的籽棉分配给社员。农户再拿到有轧棉花机子的生产队去轧。生产队轧棉花只落棉籽不再收加工费,农户只落皮棉。我们生产队里有一台轧棉花机子,每年冬天生产队里就会安排几个人专门轧棉花。
1968年冬天,我们生产队里有四名回乡知识青年。分别是从九顶区卫生学校毕业的马香迎,渔沟中学毕业的马香纯,朝阳农业中学毕业的马香玉和从高楼中学毕业的我。我们四人在一个长辈马传芝(我喊他大爷,有的喊他叔)的带领下轧棉花。任何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开始四个人踩踏板老是不协调,用力量也不均匀,人干一会儿就累了不说,机子还容易毁。好像学骑自行车,熟练了就好了,每天干七八个小时也不觉得怎么累了。有时候,农户送来的籽棉多(我们庄子大,有二百多户人家),我们还得加夜班干。我们很乐意加夜班,加夜班能吃夜餐,吃上香喷喷的羊肉面条,浑身暖乎乎的再回家睡觉。
记得有一天下午,大队民兵营长带来了两个穿军装的人(其中一个是公社武装部长,另一个是接兵的军官),看到我们几个小青年踩轧棉花机子干得欢快,他们几个人连连夸奖。由于我们四名回乡知识青年脚踏实地的参加生产队劳动,虚心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来都有了好的前程:一个人当上了令人羡慕的赤脚医生;一个人上了宿县地区师范学校;一个人上了安徽农学院;一个人上了合肥工业大学。实践证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马香俊;灵璧县科学技术协会退休干部;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资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