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与悟,一念之间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于时,
庭树鸦鸣。
公(相国杜鸿渐)问:
“师闻否?”
师(保唐无住禅师)曰:
“闻。”
鸦去已。
又问:
“师闻否?”
师曰:
“闻。”
公问:
“鸦去无声,云何言闻?”
师曰:
“闻无有闻,非关闻性;
本来不生,何曾有灭?
有声之时,是声尘自生;
无声之时,是声尘自灭。
而此闻性,不随声生,不随声灭。
悟此闻性,则免声尘之所转。
当知闻无生灭,闻无去来。“
平常,
人们的心都跟着外境在走,随波逐浪,
又有谁懂得回过头来认识自心?
外境,就如这乌鸦的叫声,
有生就有灭,
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本质,
或者说本质就是空性。
不能认识这个空性,
反倒认假作真,即是迷;
能够认识这个空性,
不被外境所转,即是悟。
迷与悟,
一个向外,一个向内,一念之间。
谁能认识这个空性?
当然是我们的心,
它具备与生俱来的智慧(自性)。
庄子曰: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故能胜万物而不伤。“
佛陀曰: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镜子能照物,
来了即照,去了不留影。
镜子还是镜子,
此乃不生不灭也。
镜子能照物,
不因照的是花,镜子就变香;
不因照的是屎,镜子就变臭。
镜子还是镜子,
此乃不垢不净也。
镜子能照物,
不因照的是黄金,镜子就重一分;
不因照的是灰尘,镜子就轻一毫;
镜子还是镜子,
此乃不增不减也。
佛陀所谓自性,
在庄子那里称为天性,
在老子那里称为自然,
在慧能那里称为本来面目,
是一个人内心潜藏的真正的自己。
用心若镜,
则活泼泼平常自在,
不为外境所转,不被外物所累,
一切所见所闻皆真如自然。
《悟与迷》......弟子规
智者知离幻,
愚者幻为真。
智者向内求,
愚者要求人。
智者知放下,
愚者存妄心。
智者常自胜,
愚者思胜人!
陈真人2014/6/16号晚上,写于鹅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