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灵璧游集镇那条运料河的传说
游集镇运料河
文/游传化
在灵璧北部游集镇境内有一条古老的河流---运料河。运料河亦称运粮河是元代至明清时期灵邑北连江苏徐州及山东南接泗洪和苏南的主要运输河道。现在虽然时过境迁但这条古老的河流仍然是灵璧北部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的重要河道。近日借着灵璧县地名普查的机会有幸走近这条几百年来肩负着灵北地区漕运的运料河。面对这饱经沧桑的历史遗迹,不仅引发我的怀古幽情。
站在运料河边使我不由想到碧波浩荡,苍烟渺茫,帆樯片片,往来摇曳的历史画面。运料河,源于江苏省铜山,向东南流经安徽界经陈潭入灵璧县下楼镇境内,途经游集镇不足10公里向南经朱集乡的刘南塘 、朱集东、岳巷、有沫泥沟东来汇入,至开合山南注入拖尾河。全长43.13公里,流域面积344.9平方公里。县境内长31.1公里,流域面积184.6平方公里。就是在游集镇境内这不足10公里的流域上谱写了游集漕运的历史篇章。
运料河是游集镇境内最早的漕运河流,几百年来始终在家乡的土地上流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河两岸的家乡人,可以称得上是游集的“母亲河"。
据说明末清初今游集镇九集村练河原是运料河边的一片高滩,过往渔民需要晾晒渔网,于是便选择这里这栖息晾网始称“晾网滩”,后被误称为“练网滩”也就是今天的练滩子亦叫练河。后来过往船只越来越多,渔民和客商便在这片高滩上开始交易,逐渐形成了码头和集市,为了便于新鲜鱼虾当天交易便天天逢集开市,买卖兴隆热闹非凡。于是便有外来客商开货栈店铺,小商小贩,摆摊设点、肩挑叫卖,市场活跃。据传乡绅王明堂经运料河漕运从东海盐场运来食盐和粮米在此开办盐行、米行,生意十分兴隆。
个人曾发行纸币可以流通北起双沟南达小蚌埠(今蚌埠淮河以北),由此便知当年的练河码头集市繁华程度可见一斑。据村民王勇说,庄南的三岔河和运料河的交汇处至今仍有碗口粗的楠木桅杆和船只淤积在泥土中,确系古时沉船遗留。据现年81岁的练河村民闫瑞金老人说,他们村庄祖上全是渔民,都会驶船和捕鱼,直到解放后仍然可以出100多张渔网撒鱼。后来因为黄河淤积河水变浅,渔船和商船无法通过又加陆路交通兴起这里便逐渐衰落。
顺河南下10里便是游集镇的王巷庄,据说明清时期这里的运料河上漕船、商舟日夜不息,几十里都没有桥,往来的乡民客商全靠摆渡。明嘉靖5年,王巷乡绅王文恭便斥巨资在河上修了一座五孔石桥,据说中间一孔可以过往帆船。因王文恭捐资建桥的善举感动了两岸百姓,被乡民尊称为“王善人”,后来的榆(鱼)上桥桥上榆(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到了清代因为这里交通便利,逐渐成为了水旱码头,于是便开始繁荣起来,车船轿马川流不息。南北货物纷运于此,有北方的土产杂货,日用物品。南方来的大米白面、丝绸布匹、烟草瓷器等都要在此卸载转运,于是这里也成为灵邑南粮北调的必经之地,所以又被习惯称之为“运粮河”。最为热闹的是渔船每到春夏季节,船舟云集,撒网捕鱼就此交易,一派繁荣。于是王巷庄的先民们便用芦苇竹篾编起了虾笼(一种捕捉鱼虾的工具)在此出售。直到清末因上游河道淤积这里生意才漫漫萧条。
几百年过去了如今运料河早已逝去往日的漕运繁华,但是解放后经过大规模的清淤治理和扩宽,仍然发挥着排涝灌溉的作用。河中不仅孕育了鱼、虾、龟、蛙和众多的浮游生物,还润泽着两岸的草木和庄稼。也是众多鸟类的栖息、繁衍之地;同时还发挥着调节两岸气候的功能。今天两岸绿树成荫,早已成为“鱼米之乡”百姓安居乐业。
(本文作者系灵璧红杏诗书画院秘书长、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游传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