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改形势下地区供电公司服务模式与售电业务研究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山东欧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陈晨、董晓天等,在2017年第10期《电气技术》杂志上撰文指出,自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各类对售电商业模式的研究层出不穷,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电网企业经营的售电业务。
本文将在梳理国外售电公司商业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从本地化营销服务、客户关系管理、售电账单管理与售后营销以及电力用户大数据分析这四个方面探索地区供电公司提升服务的电力营销创新模式,并提出了增量配电网一体化、独立售电以及综合能源服务三种售电业务。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 9号)(以下简称9号文)发布,标志着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大幕开启。
新电改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随后相关配套文件和改革实施细则的下发,以及各个电力交易中心的陆续成立,标志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进入具体操作阶段。
截止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复10个售电侧改革试点,19个电改综合试点,4个电力体制改革试点,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已覆盖全国18个省级电网和1个区域电网,此外全国已成立2个国家级电力交易中心和32个省级电力交易中心。
本次电改的目标在于通过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建立完善的电力行业市场体制,努力降低电力成本、逐步打破垄断、有序开放竞争性业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最终实现电力行业的公平竞争和节能环保。
国家电网集团作为电改的重要参与者,是此轮电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地方供电公司深耕各地电力终端销售业务多年,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与经验,在电改之后依然是售电行业的有力竞争者。然而面对各类新兴售电公司的挑战,传统电网公司需要积极提升服务水平,探索新的售电业务模式,才能更好的利用本轮电网完成自身的升级和转型。
本轮电改启动以来,售电侧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类分析售电商业模式的文章与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大多数的研究对象都集中在社会资本成立的第三类售电公司,鲜有针对电网企业的售电业务探索,且部分研究结果一味强调国外经验,忽略我国国情。本文将在梳理国外电力体制改革发展以及售电公司商业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探索新电改形势下地区供电公司提升服务的创新模式,并为其售电业务的开展提出建议。
1国外售电市场发展
欧美各个国家的电力体制改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尽管各国之间改革进度不一,在电力公司组织结构、区域市场联合体结构上也有区别,但其共同特点是对垄断式的垂直一体化电力企业进行拆分。
通过发电、输电、配电、售电业务的分离,各国在发电市场和零售市场引入了竞争,建立电力交易市场,并通过完善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等方式引导市场进行高效、合理、健康的竞争,通过公平竞争的市场化手段优化电力产业资源的配置[1]。
同时,各国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输配电侧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管,以保证输电系统公平无歧视开放,输配电价公开透明。图1对比了各国电力市场竞争环境与监管环境情况。
图1 各国电力市场竞争环境与监管环境对比
1.1国外售电公司分类
各国电改之后售电公司的数量和来源都有较大的差别,其中一部分售电公司由市场改革前大型综合电力企业拆分售电业务而来。垄断式垂直一体化电力企业的业务拆分通常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信息拆分,发输配售不同业务在公司内部必须要在不同部门内运行,各个部门之间不能随意交换关键信息;第二层及为财务拆分,不同业务必须要在不同公司、不同账目下运行,以便于对违规行为从财务层面进行监控;第三层级为资本拆分,不同业务必须从产权方面进行剥离由不同利益相关方运行,冲突业务必须被强制拍卖[2]。
通过财务拆分和资本拆分成立的售电公司通常在市场开放初期占据多数。此外随着市场的成熟,相关信息和行业壁垒的破除,由各类资本参与成立的售电公司也逐渐成为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美各国电力工业和电力市场有其特殊性,电力体制改革目标、进度不同,由此在售电侧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商业模式。从资本来源与商业模式出发国外售电公司大致可分为六类[3]:
第一类是垂直一体化公司,某些国家虽然已经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开放发电侧和售电侧市场,但是输配电业务并未从原来垄断经营的垂直一体化公司拆分出来。例如在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和其他9个电力公司分别控制本区域内电力的发输配售业务和系统运行,在电力市场占据优势。
第二类是发配售或配售一体化公司。在未实行配售分开或配电业务剥离不完全的市场,发配售一体化公司通常是由电力市场化前垂直一体化的供电公司拆分输电业务而来,它们拥有发电资产并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持有配网资产。
此类大型电力集团如德国“四大”电力公司、英国能源供应公司等通常通过直接发展售电业务或通过全资子公司的方式售卖电力,在发电侧和售电侧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2014年德国售电市场份额情况中,德国“四大”电力公司(RWE AG、EnBW、 E.ON AG、Vattenfall Europe AG)所占的市场份额超过44%。
第三类是发售一体化公司。在实行配售分开,配电业务完全从母公司剥离,实施产权分离的国家或地区,原垂直一体化电力企业仅保留发电和售电业务,配电业务由配电公司专门运营。典型的发售一体化公司有澳大利亚AGL能源公司、新西兰大河电力等。发售一体化公司通常采用发电、售电一体化经营模式,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平衡公司内部盈亏。
第四类是所谓“购电公社”。主要是针对美国售电市场提出的,购电公社由地方政府主导,代表当地居民到电力批发市场购电,并销售给当地用户。购电公社不以营利为目的,通常还会购买当地新能源电力,为开发新能源电力出力。
第五类是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公司业务以电能、燃气、热力为核心,提供多项配套服务。例如德国各城市的公共事业服务公司,管理当地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服务,通常也拥有配网资产。日本东京天然气公司在售电侧开放后也涉猎售电市场,以捆绑销售方式售卖天然气和电力,积极争取不同领域的潜在客户。
第六类为独立售电公司。独立售电公司是在电力市场自由化改革后新引入的售电主体,由发电、输配电企业以外的社会资本组建,不拥有发电和配电资产,商业模式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其余类型售电公司相比,独立售电公司在传统的电力购售业务中处于劣势,它们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性的商业模式和增值服务。
1.2国外配售一体化售电公司商业模式
在欧美,尽管垂直一体化电力公司在电改中面临着业务拆分和破除垄断的要求,但是从各国电改的结果来看,原有的垂直一体化公司下属的售电企业依然占据售电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与独立售电公司相比配售一体化的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稳定和有价值的供电和售电服务,其主要优势在于:配网使得客户具有天然的黏性,配电区域内用户是稳定的客户资源;配网的计量信息能够为售电端所用,消除信息壁垒。配售一体化公司能方便的通过利用专业软件处理、分析收集的计量信息,了解用户用电特性;配电和售电相结合能够衍生出更加丰富的服务,使售电公司服务方案具有更大价值;除售电业务外,配售一体化公司可以继续拓展业务发展成为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提供更多种能源的供应服务。
此外,长期的本地化经营也为这类公司的营销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一些常见的营销模式有:
表1 国外售电公司营销模式
国外区域配售一体化公司基于以上的几类优势,在实际运营中有着以下的几条主要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
1)区域内配售一体化公司擅长于将电网运营与售电业务相互配合,利用配网内客户的天然粘性,提供更加贴近用户的本地化售电服务,优秀的售电方案反过来也能吸引客户入驻配电网区域;
2)通过配网电力计量,利用专业软件处理分析计量数据来了解客户负荷特性,将配网系统信息服务于售电营销:基于过去用户负荷曲线,专业的负荷预测软件能利用线性回归、人工神经元网络等方式对用户将来的负荷做出较精确的预测,以此优化公司购售电策略;
3)通过对配网计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配售电公司也能及时了解用户需求,按需运营和扩建电网系统;通过系统整体优化整合配电供电服务,能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国外配售一体化售电公司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客户需求,结合信息技术相继开发出基础业务外的增值业务与配套服务。
1)在技术与安全方面,公司提供用电安全检测、系统可靠性测试,用电体检、安全用电培训、设备操作培训,电力物业与运维等服务。通过用电监控、电力物业等服务增加用户黏性;
2)在节能与环保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通过提供能源审计、能源监控系统设计、能效评估与管理,节能服务、分布式能源投资与建设咨询,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帮助用户节能减排,售电公司与客户能实现双赢;
3)需量管理、需求侧管理等服务在为用户带来收益的同时还能够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专业电力经济软件提供的电力大数据分析配售电公司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电力营销、电网监控、运行诊断,为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
4)此外利用专业知识提供一对一咨询、售后定期回访与评估,用电行为分析、行业对标分析,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智慧能源、电动汽车等)也是增值服务的重点;
5)在各国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售电公司也积极响应用户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适时推出了各类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安装、维护,以及配套储能设施的运行控制服务。未来,售电公司与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多能互补等方面还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3国外售电市场核心指标对比
鉴于各国售电侧发展阶段与电力系统的历史变化有较大的差异,将售电公司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全面横向比较十分困难。但是从一些核心指标中,几个典型国家的售电公司之间也显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本文选取的几个核心评价指标有:售电公司购电成本,主要利润来源以及本国售电公司突出优势。
表2 各国售电公司核心数据对比
图2显示各国参与电力市场的售电公司数量情况,可以部分体现售电侧市场的竞争程度。
图2 各国售电公司数量(截止2015)
此外图3图4展示的各国终端电价走势以及图5各国批发电价走势反映了购售电价差和售电公司单位利润水平。
图3 各国居民终端电价走势图
图4 各国工业终端电价走势图
图5 各国批发电价(期货市场)走势图
通过以上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受各国售电侧市场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售电公司发展方向、盈利来源都有区别。实现完全竞争电力市场如德国、美国,售电公司的长期盈利水平和目标客户群体有很大的关系,并受到该国电价水平、不同类型客户占总用电用户比例的影响。
通常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提供的利润率要高于工业用户,原因是工业用户的电价较低,且许多大型工业用户自己也具备一定的议价能力,售电公司从中无法赚取高额的利润。短期盈利水平和市场形势有很大关系,由于购电成本是售电公司最大的成本来源,售电公司的盈利水平受到批发电价的直接影响。
在不同的电力市场中批发电价的波动无法被简单地归纳,长期合约受原料价格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售电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定价和利润;短期电力交易的结果受可再生能源预测误差、大型电站可用性、负荷侧波动等因素影响较大,并且最终由售电公司的竞价能力确定,国外售电公司通常利用电力批发交易软件通过安全高效的IT解决方案确保一个标准化和自动化的交易流程来减少电力批发成本。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除优化购电策略外,美国、德国售电公司通常通过提供多样化、定制性增值业务或创新型业务来增加用户黏性,并获得额外收入。在初期开放的电力市场如日本等,售电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购售电差以及客户资源,因而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尽量多的留住老客户并吸引新客户是公司盈利的重点。
2国内售电市场发展
售电侧改革是我国此次电改的重点之一。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下,售电侧参与竞争性售电业务的公司需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在国家推行“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的大浪潮中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化公司。
2015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我国售电公司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第二类是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拥有配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第三类是独立的售电公司,没有配网运营权,不承担保底供电服务。
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运营。针对配电网经营权,配售一体化售电公司除了进行工商注册,拥有与申请的售电规模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设备、经营场所、相关专职专业人员等,还需拥有配电网经营权的售电公司应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和《供电营业许可证》,其注册资本不低于其总资产的20%。
截止2017年1月全国已成立超过3000家售电公司,其中有674家售电公司已在各电力交易中心注册。各售电公司登记的业务范围除了电力销售外还有热能的购销;配电、运行维护服务;新能源技术研发;充电桩运行维护;电力项目投资管理;电力工程设计、施工;仪器仪表、电子产品、输配电设备销售;电力、热力、节能技术投资、开发和服务;用电、用热增值咨询服务;电力相关的数据库服务、数据库管理等等。
图6 已公示售电公司数量(截止2017年1月)
国内售电侧改革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但是各地也已出现了多种适应我国国情的商业模式,如电力运维托管、大用户直购代理、园区电力物业、合同能源管理等。目前大多数售电公司还在探索发展中,未来也将出现更多样化的服务。
3地区供电公司服务模式探索
以往国内电力市场是“卖方市场”,这也导致传统的电力企业的营销观念通常以生产为导向,对大量终端用户的特性缺乏分析,也未提供给较完整的电力售前、售后服务系统。在新形势下建立一个适应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的电力营销管理模式,对供电公司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售电客户管理系统是售电服务的基础,随着售电侧市场的开放,原先的供电市场垄断被打破,电力供应公司留住老客户,赢得新客户,保持与客户长期稳定有利的供需关系,将成为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
好的售电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服务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供电公司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公司在市场营销、销售和客户服务的效率,保持和增加长期的客户关系。通常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为:
1)通过收集客户资料(如年龄、家庭状况、用电需求、业余爱好、交易记录等)等方式,充分了解客户的特性;
2)根据客户特性以及对售电业务和增值服务需求,将客户分为不同的群体,按不同客户群体有针对性的提供不同的电力合同和增值服务
3)此外针对优质客户,电力公司可以为其量身打造电力合同和增值服务;
4)追踪客户反馈,挖掘用户需求。在适当的时机向客户推荐更新、更好、更有价值的电力合同或者其它的增值服务,以此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保有率,达成长期的客户关系[4]。
以用户需求为目的,以用户为中心提升供电公司电力售后服务是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健全电力营销的重要环节,在售电客户管理的基础上售电账单管理系统与售后营销,电力用户大数据分析与客户分类是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
3.1本地化营销服务
新电改六大关键性配套文件之一《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电网企业需承担其供电营业区保底供电服务;而电网企业投资成立的售电公司则可从事市场化售电业务。保底供电具有价格平稳,用电量大的特点,而市场化售电则更加灵活,有更大盈利空间。
地区供电公司作为本供电营业区内的保底供电商,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电力生产消费结构特性,在售电侧市场开放后需要尽可能的维持客户保有量,减少现有客户的流失,积极探索灵活的电价套餐和增值服务,满足增量用户和部分存量用户的需求。
根据地区电力用户用电特性,可以简单将电力用户分成工业用户、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三类。在有更详细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在三大群体中做出更细致的用户分类,例如根据年度用电量划分大工业用户和一般工业用户。
通过分析地区各个类别用户的产业结构、未来发展趋势和用户特性,可以对工业用户和商业用户分别采取本地化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合理配置资源,通过专业化营销降低业务成本,获取更高收益。
3.2售电账单管理与售后营销
对电力供应公司来说,电费账单管理不仅是必要的客户服务,也是其增强公司竞争优势,获得利润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套先进的、高效的、完善的个性化账单数据处理、设计、查询系统不但可以提高客户对公司的信赖,提高客户忠诚度,同时也是帮助公司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张典型的国外售电公司电费账单通常包括客户号码,计费时间段,用电量,电费组成,毛电费,净电费等,个性化的电费账单则包含更多详细用电信息。此外电费账单通常还会附有不同电力套餐产品的发电组成说明。账单管理,沉淀用户,目的是为了获取用户在更多维度上的经济行为数据,是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引潜在客户的工具。
通常来说获得一个新顾客比留住一个已有的顾客花费更大,优质售后服务就是留住已有客户重要的筹码。售后服务是指在合同签订后继续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各种服务,对客户负责到底,这通常也被当作营销重要一环,也称为服务营销。
售后服务通常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结合,CRM在客户服务方面的作用就是建立一个可以快速及时获得客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跟踪反馈记录的系统,针对CRM系统搜集的用户反馈,售后提供技术咨询、上门服务、报修管理、投诉管理等服务。对受理过问题的顾客,实行跟踪式服务,定期了解问题的改善状况,详细记录用户反馈的信息和意见。
售后服务也是用户极为关注的环节,优质的售后服务能增加用户忠诚度,在用户间好的名声也为供电公司提供新的营销渠道,这种口碑营销能达到很好的营销效果。
3.3电力用户大数据分析
客户的需求具有异质性,客户欲望、消费行为是多元的,用同一商品或服务会使满足客户需求效果呈现差异。另外公司的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市场中所有客户的需求,为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更好的服务最具吸引力的客户群,需要供电公司根据客户属性划分客户结合,根据顾客细分群体制定品牌推广战略和营销策略,集中本身资源制定科学参与市场竞争,这也是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工具。
电力用户特性、需求都隐藏在数据流信息中。供电公司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用电数据精确的为相应用户提供售电和用能服务。在此基础上,基于融合后的多源数据进行深入挖掘:通过自动计算搜集的用户数据,对用户、电表数据和负荷特性等进行分类识别,对用户电费账单进行预测,理解电表特性,从而进行用户观点调研分析、用户数据分析和电力公司视角的数据分析。然后针对每个用户分析出其个性、心理和行为特点,实现内容管理、用户分类和目标管理。电网公司是电力数据资源的管理者,收集的用户负荷数据信息使得公司在电力用户数据分析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4地区供电公司售电业务模式探索
4.1增量配电网配售一体化业务模式
经过十几年粗犷式的发展,传统的电网规划,无论是输电网还是配电网,通常不会考虑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电网冗余现象严重、设备负载率较低,特别是某些局部地区,这一现象更加明显。本轮电力体制改革,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增量配网作为此轮改革的亮点,其经济性示范作用将举足轻重。地区供电公司不仅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升级既有配网区域的业务,也能够通过与民营资本合作,成立配售一体化售电公司,通过增量配网项目拓展业务。社会资本的进入加上增量配电网放开带给电网企业的压力将加速配网建设的投资落地。
除了新增工业园区,新增旅游园区、新城区、新增产业园区、新增大型商业区块都将是未来增量配网的爆发点。地区供电公司作为当地优质、经验丰富的供电企业,能够弥补民营资本在技术上的短板,而民营资本的强大资本优势、较低的设备成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能够为供电公司带来项目的可观收益。
因此地区供电公司可以积极寻求与配电网设计和总包能力的配电网设备供应商、有用户服务基础的用电服务提供商合作,可以以合资的方式通过增量配网项目成立配售一体化售电公司。
4.2独立售电业务模式
独立售电通常被认为是没有任何资产的社会资本参与的售电模式,但是地区供电公司可以通过独立售电部门或者成立独立售电子公司的形式参与独立售电市场。通过独立的部门进行非保底售电,能够最大化的发挥供电公司的既有优势,保存大部分的客户。
独立售电不承担保底供电服务,因此可以与供电企业的保底供电业务形成互补。部分希望从保底供电中脱离出来,使用更加灵活的售电套餐的用户可以在供电公司框架下进行售电套餐的更换。地区供电公司也可以探索对应的售电套餐,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独立售电的基本业务是进行大批量的电力批发并将电力通过套餐销售给终端客户。电力批发可以通过与上游发电企业签署短期或者长期的电力购买协议、电力市场竞价来完成,最后通过与电力用户签署短期或者长期的电力销售协议来赢取中间利润。独立售电业务租用配电网公司的配电网络,按最大负荷和年使用电量的价格模式支付过网费,具体说起来,与大用户[5]有部分的相似性。
此外地区供电公司还可以选择通过建立全资或合资子公司的形式参与非保底供电,该公司与供电公司的保底供电业务以及配网运营业务相互独立,结合社会资本的资源和客户需求开展一系列的服务,例如个性化零售套餐定制服务,绿色售电,多能互换与电能替代,电力交易。但是地区供电公司在开展独立售电业务需要协调好与保底供电业务之间的关系,避免产生过度竞争影响两方收益。
4.3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模式
在可再生能源低发电成本的刺激下,未来的电网与热网、燃气管网、蒸汽管网之间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电改为电网企业提供了参与多能互补综合能源服务的新机会。
供电公司可以在新增配网区域与热电集团、燃气集团合作,提供综合能源服务,实现一纸能源账单包含所有能源的结算。在有条件的园区探索多能互补与转换的模式,充分利用储能设备提升能源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在园区内的用户可以与公司单独签订用电或是用气合同,公司也会提供综合能源套餐。
相对单独签订合同,同时与公司签订供电与供气合同能够得到更多的优惠,这也是这类公司吸引及留住客户的重要手段[6]。此外部分园区在规划的早期可以探索与园区管委会合作提供供热、供水、公共交通等服务,让客户能够更便捷的享受到各类公共基础设施。
在非新增配网区域内,供电公司可以探索电网与交通网络的耦合,提前布公司充电设施,提供电动车充电服务。
5结论
自《9号文》发布以来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随着一系列配套文件和细则的下发,电改已无政策风险。传统电网企业凭借自身对输配电与供电业务的积累,拥有大量的人才、技术、客户和市场资源,此外电网公司绝对控股各个电力交易中心,将直接参与电力交易的执行和结算服务,这为省内各地区的供电企业发展新型售电业务也提供了更多资源。
凭借这些市场开放早期的巨大优势,地区供电公司能立足区域,提前布局;拓展业务,配售一体;技术储备,提升服务,充分发挥地区供电公司的优势,实现传统供电企业到新型电力服务企业的成功转型。
立足区域,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供电公司的优势。供电公司可以利用地区既有配电网络、计量系统、营业网点等物理资源,融合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电力服务平台,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和多样化的服务。
提前布局,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提前布局居民用户的售电营销、联合各方资源构建电力服务产业平台,能够在延续供电公司的既有优势,更好的应对各方的挑战。
拓展业务,实现传统供电企业到新型电力服务企业的成功转型。供电公司可以根据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营销,通过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等方式结合需求侧管理提供各类增值服务。
配售一体,是现阶段开展售电业务的最佳切入点。可以以合资的方式通过增量配网项目成立配售一体化售电公司。在新增配电网区域内,可以尝试与热电集团、燃气集团合作,提供综合能源服务。在有条件的园区探索多能互补与转换的模式,充分利用储能设备提升能源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技术储备,是面对电改新形态的必经之路。供电公司可以提前储备电力交易、售电营销、负荷预测、售电业务、数据处理、风险管理等技术,并从管理流程层面实现对应技术储备到实际业务能力的转移。
提升服务,打造新形态下供电企业的品牌。供电服务以及未来的售电服务,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的重要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