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帖绣罗襦 | 馆藏清代汉族女性传统服饰赏析

10月17日,由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奥运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新帖绣罗襦——清代·民国汉族女性传统服饰馆藏展”于北京服装学院5号楼(综合楼)三层民族服饰博物馆展厅开幕。展览以女性服装为主线,以反映清代至民国不同时期服饰风格特点和时尚变迁为宗旨,分为“清代汉族女性传统服饰”、“民国女性服饰”、“清代至民国服饰配饰”三个单元,展出服饰三十余件,配饰百余件。

由于疫情防控,校园封闭管理,展览暂未对校外观众开放,本篇特梳理部分清代汉族女性服饰展览图文信息,并补充由于展厅面积有限,未能出展的精彩藏品图片。

馆藏清代汉族女性传统服饰赏析

“男耕女织”是中国重要的传统生活方式,女性主要负责家庭事务,照顾家人生活起居,还承担了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绣花等几乎所有服饰用品的生产与加工。爱美是人之天性,尤其对女性而言,而服饰又是彰显美的极重要方式。千百年来,各族女性都将这种追求美的心愿寄寓在飞针走线中,用美丽的服饰装扮自己。

清代是中国少数民族满族统治的多民族大融合的朝代,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初因“男从女不从”之故,汉族民间女装沿用明末旧制,基本保持了本民族服装特色:上衣主要穿袄、褂、衫等,衣衫身袖宽博、左右开衩、下长至膝、遮蔽形体;下装配裙,有百褶裙、阑干裙、凤尾裙等多种样式。富贵人家多穿丝绸料衣,普通百姓着布衣。

清中后期,汉满文化彼此碰撞、交融,女装流行上衣搭配大裆宽口长裤,衣缘及裤口注重花边装饰,并有“寻常一倾细衫子,只见花边不见绸”的说法,形成具有清代特征的、日趋华丽繁复的装饰特色和审美风格。清末,汉族女装逐渐演变为紧俏合体样式,年轻女性多穿裤装搭配合身的长衫,边饰也明显简化,裙子由围裹式的马面裙简化为筒裙。

● 石青缎三蓝绣花卉博古纹对襟女褂

褂,清代时特指对襟样式、罩在袍服之外的服饰,制有二式:下长至膝者称长褂,长仅至胯者称行褂,又称马褂,男女均可穿着。

馆藏这件女褂面料使用石青色素缎,里料用灰蓝色暗花绸,袖口加缝月白色素缎挽袖,挽袖背面五彩绣人物景致纹。衣身面料用三蓝绣、打籽绣、盘金绣、网绣等多种针法刺绣四季花卉纹、博古纹等吉祥纹样。领口、门襟、袖口装饰多层边饰,其工艺、配色与衣身相呼应。

三蓝绣是专门针对刺绣配色技法来命名的绣种,多见于清代传统服饰。一般是采用几种不同明度、纯度,但色调统一的蓝色绣线配色,刺绣针法不限,用平绣、打籽绣,辅以盘金绣等均可。三蓝绣的配色受青花瓷的影响,其“三”字只是象征性地表示数量,实际上常不止三种蓝色,有时甚至可达十几种。清晚期也有三蓝绣会搭配少量其他辅助的颜色,但是蓝色调始终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在鲜艳或深沉的底色上,三蓝绣都能表现出稳重、清雅的气质。

花青缎织金百子纹对襟女褂

百子纹即表现百名孩童戏耍的纹样,最早来自周文王生百子的典故,是古人非常喜爱的装饰题材,寓意百子千孙、人丁兴旺。百子纹与新婚之喜、祈子祝愿的关系密切相关,表达了男女成婚时的殷切期望。宋代辛弃疾有词云:“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百子纹也是明清时期婚嫁用具上约定俗成的装饰纹样。

这件女褂面料为花青色百子纹织金缎,里料为竹月色提花绸。通身织整一百名玩耍嬉戏的孩童纹样,孩童之间绣富贵牡丹、喜上眉梢、福禄南山等吉祥纹样,以衣中线左右对称布局。女褂面料中的纹饰用金线与金黄色丝线交替织就,袖口白缎挽袖刺绣仕女风景纹。

蓝地花蝶纹二色缎织成大袄

织成料是指按照服饰的具体样式、规格尺寸,在匹料的不同部位上设计出特定的纹样,依此织出的面料。只需按照既定的格式进行裁剪、缝制,便可完成一件式样完整的衣裳。织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织造前就要充分考虑好纹样布局与服装形制的匹配关系。清代汉族传统女装根据纹样的装饰部位不同,可以分为衣身装饰纹样和领、襟、袖口、底摆、开衩等边缘装饰纹样。

这件女袄形制为立领、大襟右衽、平阔袖,衣身两侧开衩至腋下,为典型的清代汉族女装样式。全身黄绿缎盘扣5组,缀铜镀金錾花扣5枚。领口、大襟、底摆及袖口处镶绲黑地织花细绦边、黄绿缎细绲边。面料为花蝶纹二色缎织成料,衣身及边饰的花蝶纹样均为面料织造时直接织上去的,纹样的布局、位置、尺寸在织造前都经过严谨的设计与计算,面料织好后,在裁剪、缝制时可以保证相邻衣片之间的纹样细节能够实现精准的对接。织成料的织造手法,除运用缂丝技法外,明清时期多使用妆花、妆金工艺,桑蚕丝材料织造,因用材讲究、费时费工,造价昂贵,主要供宫廷皇室等上层社会的人们使用。

蓝白条提花绸福寿纹盘带饰边女袄

盘带绣是以带为线的刺绣方法,所用带子多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数根丝线编织而成的窄条花带,花带既有单色的,也有复色带花纹的。制作盘带绣纹样时先将花带按要求盘绕出花型,再用针线钉缝固定;一种是使用上过浆的面料裁45度斜条,将斜条两侧边缘扣烫净后制成窄条盘带,以带为线灵活盘转出想要的图案,后用针线钉缝固定。盘带绣的纹样既可沿服饰边缘钉缝,起装饰和加固耐磨的作用,也可形成独立图案单独表现。这种装饰工艺在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服饰中广泛使用。

女袄以蓝白条提花绸为面,浅洋红素绸为里。衣身边缘用白、浅蓝地斜丝绺缎带,在黑缎地上灵活盘转出万福、万寿、盘长、圆钱等吉祥纹饰,并用同色丝线钉缝固定,起装饰和加固耐磨的作用。盘带在盘绕、缝合时既要考虑纹样布局的合理性,同时还要保证其在折角、转弯等处圆顺、平服,对制作工艺有较高的要求。

黑色团龙纹芝麻纱贴绣兰花边女褂

清末民初,因社会结构的改变,女性就业率增加,服装款式与清初有明显区别:耸立的元宝领、收紧的袖口、合体的衣身,裙子的褶裥也逐渐减少,流行简洁的筒裙,服饰上繁缛的刺绣花纹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简洁的机织花边装饰开始流行,新的服饰观念正在女性服装上慢慢展现。

女褂使用黑色团龙纹芝麻纱做面料,单褂无衬里。门襟前胸处垂剑带两条,领、襟、两侧开衩及底摆装饰有兰花纹样的花边。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兰花纹样是将粉色素缎粘衬到粉色薄毛毡上,然后裁剪成花瓣的形状,再钉缝到衣身上制成的。由于毛毡具有一定的厚度,使花瓣装饰呈现较好的立体感,素缎料花瓣的质感光滑,有光泽,与衣身黑芝麻纱料形成对比,装饰效果明显。

石青缎五彩绣折枝散花女袄

女袄以石青色素缎为面,驼色万字提花绸为里。衣身领口、袖口、门襟及底摆等边缘处饰宝蓝素缎镶边。面料彩绣各色折枝花卉纹样,造型灵动随意,色彩清新柔和,呈散点状装饰全身。

蓝缎饰平生富贵纹阑干马面裙

清代汉族女装以上衣下裙的搭配为主,裙的种类有阑干裙、百褶裙、凤尾裙等,装饰手法多样,在形制上有两片裙幅的在裙腰头部分用扣襻固定成一片裙的样式,后期以两片一腰的样式多见,穿着时用裙带缠绕、系结于腰间。女裙多用棉布做腰头,与丝绸面料相比,棉布腰头更加耐磨耐用,还可以增加裙在腰部围绕、系合时的摩擦力,更利于腰部固定。

馆藏这件裙面料为蓝色素缎,里料为蓝灰色棉布,裙身两侧分别用黑色的素缎条做五栏分隔,下摆堆绫 “平生富贵”纹装饰。花卉纹样先用衬纸的白素缎裁剪成花瓣形状,窝净毛边后再用彩色颜料渐变晕染,最后层叠缝缀于裙料上;叶脉、宝瓶纹样则直接用彩色丝绸料裁剪后钉缝固定,用各种刺绣工艺丰富纹样的细节和装饰效果。

五彩绸饰人物纹鱼鳞百褶马面裙

百褶裙,又称作“百叠裙”,“百裥裙”,通常用数幅布料拼缝制作,周身捏褶,每道褶裥宽窄相同,制作时固定在裙腰上。两褶之间多以丝线串联,用来固定褶裥造型,走路时裙胁的褶因拉力而呈鱼儿鳞片的形状,故称鱼鳞百褶裙。清代的《竹枝词》中有诗道:“凤尾如何久不闻,皮袄单夹弗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可见此种工艺在清代汉族女裙种尤为流行。

馆藏这件裙的裙身由近10种不同色彩的提花绸面料拼缝而成。裙内侧在马面处衬绸料,裙胁百褶处为单层无衬里,彩绸捏近百个0.8厘米宽鱼鳞褶,并用丝线1.5厘米针距钉缝,彩绸拼缝处镶如意头宝剑条,马面下部装饰为刺绣人物贴布。

五彩暗花绸鱼鳞百褶马面裙

裙用五色暗花绸拼缝做裙胁,本白色棉布腰头。裙胁捏1厘米宽鱼鳞细褶,用丝线1.5厘米针距钉缝。前后马面为紫色蝶恋花暗花绸做底,黑色素缎宽镶边,马面下半部装饰挖云蝶恋花纹样四组。

挖云,也叫“挖花衬里”,是我国汉族与少数民族服饰上均有使用的装饰手法。具体方法是将绣地剪出镂空的图案,毛边用极细的绲边或锁边压线等技法美化加固,形成边框,然后在绣地之下贴衬其他面料,并辅以刺绣等技法,由镂空的框内显至正面。因挖空绣地与毛边处理都要求较高水平的手艺,因此这一传统工艺技法并不多见。

● 由于疫情防控校园封闭管理,暂对校内人员开放,对外开放时间请关注民族服饰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官网通知公告,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0月。

推荐相关阅读:

新帖绣罗襦  | 民国旗袍掠影

新帖绣罗襦  | 民国传统服饰制作工具略览

新帖绣罗襦  | 清代·民国汉族女性传统服饰馆藏展”开幕

展览预告     | “新帖绣罗襦——清代·民国汉族女性传统服饰馆藏展”


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旨在服务社会,为教学、科研提供专业化资源,成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的丰富和厚重,成为中国服饰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台。

民族服饰博物馆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博物馆积极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从服饰文化研究,服饰设计研究,服饰技艺传习等方面,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文化方向硕士点,也是学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实践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民族服饰素材库网址:

http://www.biftmuseum.com/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综合楼A座3层

电   话:010-64288067/010-64288216

邮   件:bwg@bift.edu.cn

邮   编:100029

微信号:biftbwg

开放时间:

每周二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周四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周六 下午 : 13:30-16:30

(注:闭馆前30分钟停止入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闭馆)


民族服饰博物馆硕士点简介

民族服饰博物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致力于民族和传统服饰的收集、整理、研究,大量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参与到整个科研教学过程中,博物馆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目前博物馆设立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同时也是学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项目的实践基地,并建有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围绕教学科研需要与各大文博单位与研究机构合作进行古代出土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

开设研究生课程有《民族服饰创意设计研究》、《传统服饰修复与保护》、《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中国传统色彩研究》、《纺织品文物修复保护概论》、《中国民族服饰装饰研究》、《博物馆学概论》、《中国民族服饰工艺研究》、《中国古代织物研究》、《中国民族服饰造型研究》等。

基于馆藏实物测量,结合田野考察、实验考古等方式进行实证研究,统筹各种资源渠道展开教学,形成机制灵活、渠道互通、体系开放的培养体制,以传统服饰的材料、形制、结构、图案、色彩、工艺研究为切入点开展教学,让学生了解先人的造物思想和技艺,在传承中感悟民族服饰并寻求创新之道。

微信版权归属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