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的话里头藏了多少秘密?贾府家破人亡后,惜春的画哪里去了

  题:刘姥姥的话里头藏了多少秘密?贾府家破人亡后,惜春的画哪里去了?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刘姥姥说大观园的景色宜人,比他们农村里看到的年画上画的景色还好,贾母便说她的孙女贾惜春会画画,并催着她画《大观园行乐图》,又称《携蝗大嚼图》。

  黛玉笑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黛玉一面笑的两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

  《红楼梦》故事里,刘姥姥人物虽俗,说的话却大有玄机,这村妇的假语村言的笑话里头,处处都是谶语与谜底,只是世人看不见罢了。那么,刘姥姥都替作者道出了哪些秘密?

  其一、大观园之谜。“省亲别墅”真个是庙,不是和尚之庙,而是以“大观”应“天下”的“玉皇宝殿”,是为“庙堂”。

  一时来至"省亲别墅"的牌坊底下,刘姥姥道:“嗳呀!这里还有个大庙呢。”说着,便爬下磕头.众人笑弯了腰.刘姥姥道:“笑什么?这牌楼上字我都认得.我们那里这样的庙宇最多,都是这样的牌坊,那字就是庙的名字。”众人笑道:“你认得这是什么庙?"刘姥姥便抬头指那字道:“这不是`玉皇宝殿'四字?"

  其二、茗玉小姐之谜。有人猜测茗玉小姐是林黛玉,也有人说大雪地抽柴草的女孩儿是薛宝钗。

  那原是我们庄北沿地埂子上有一个小祠堂里供的,不是神佛,当先有个什么老爷。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下文,非常重要。整个故事唤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又唤作“东邻窥宋玉之金镶玉”,是“王莽篡汉”故事,是写老鼠精变香芋,二宝合传取代二玉合传,荣源宁演,舆图换稿。

  宝玉忙道:“可有庙了?"茗烟笑道:“爷听的不明白,叫我好找.那地名座落不似爷说的一样,所以找了一日,找到东北上田埂子上才有一个破庙。那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其三、画之谜。常有人疑惑:贾府家破人亡后,惜春画的那幅大观园哪里去了?其实,你们都看见了,只是没看懂,惜春的那幅《大观园》便是这部《红楼梦》,作者好苦心思!

  刘姥姥:“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时常闲了,大家都说,怎么得也到画儿上去逛逛。想着那个画儿也不过是假的,那里有这个真地方呢。谁知我今儿进这园里一瞧,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怎么得有人也照着这个园子画一张,我带了家去,给他们见见,死了也得好处。”

  《红楼梦》故事里,刘姥姥当真到画儿上去逛了,这画是真的,这篇故事也是真的,真相比故事里还真十倍,看懂的人,死了也得好处,因为这幅画还有一个名字,唤作《风月宝鉴》,有济世保生之功。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说毕,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杰俊,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

  红楼一梦,人人的曲子都写的是个人一生的命运,只有贾惜春的曲子,写的却是众人的大结局,你道是为何?因为“三春去后诸芳尽”,情已冷,大势已去,汉人政权,再也不会有第四春了。四姑娘只得舍得入画,已然出画,人人都是四姑娘画中之人,贾惜春却是那个画画的人。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红楼梦》故事里,贾惜春不是害怕被连累,早早出家,只图自保,而是她早已经家破人亡。何为惜春?惜者,息也!再无春事!何为三春?第一春,元春,崇祯时期;第二春、迎春,南明时期;第三春、探春,九州之外,仇十洲的《双艳图》,明郑时期。

  天上桃已夭,是写桃花社终结,黛玉上吊,崇祯亡国,二房阵营;云中杏蕊多,是写杏花村里的李纨,大顺政权,三房阵营。三春事业付东风,亦是付秋芳,薛宝钗便是傅秋芳,是更助秋情的蘅芜苑的东风,亦是窥宋玉的东邻。朱明与大顺政权最终都被清朝取代,正所谓:“谁把秋捱过?”

  挨不过的秋冬,是末世里躲不过的白骨如山忘姓氏,林家枫叶似血红,呜咽是谁人?作者作为朱明后裔,本性怯寒,自愧无力补天,不敢比松柏,只好自比野坟圈子里长的几十年的一棵老杨树,这颗大笨树,在寒风中写下这部怀金悼玉之书,不过是试图发出些声响,为那忠义之士呐喊几声罢了!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0)

相关推荐